1绪论 1
知识要求 1
能力要求 1
1.1 交通运输体系及道路运输的特点 2
1.1.1 交通运输的概念 2
1.1.2 交通运输的作用 2
1.1.3 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 2
1.1.4 道路运输的特点 2
1.2 我国道路建设成就与发展规划 3
1.2.1 我国道路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 3
1.2.2 道路现状评价 4
1.2.3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规划 4
1.3 道路基本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 5
1.3.1 道路基本建设程序 5
1.3.2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5
1.3.3 设计计划任务书 6
1.3.4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 7
1.3.5 设计文件编制 7
1.4 道路的分类、分级与主要技术指标 8
1.4.1 道路的分类 8
1.4.2 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要求 8
1.4.3 城市道路分级与主要技术要求 9
1.5 道路的基本组成 10
1.5.1 道路的线形组成 10
1.5.2 公路的结构组成 10
1.5.3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10
1.6 道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 11
1.6.1 设计车辆 11
1.6.2 设计速度 11
1.6.3 交通量 12
1.6.4 通行能力 13
1.7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及其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13
1.7.1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13
1.7.2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13
本章小结 14
思考题 14
2平面设计 15
知识要求 15
能力要求 15
2.1 概述 16
2.1.1 道路平面的基本线形 16
2.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7
2.1.3 平面设计的内容 18
2.2 直线设计 18
2.2.1 直线的特点 18
2.2.2 直线的运用 19
2.2.3 直线的长度要求 19
2.3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设计 20
2.3.1 圆曲线 20
2.3.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21
2.3.3 圆曲线半径 23
2.3.4 圆曲线的运用 26
2.4 缓和曲线设计 26
2.4.1 缓和曲线的作用与线形特征 26
2.4.2 缓和曲线的形式 27
2.4.3 缓和曲线设计 28
2.4.4 缓和曲线的运用 33
2.5 行车视距 34
2.5.1 视距的概念及种类 34
2.5.2 视距的确定与运用 34
2.5.3 道路对视距的要求 37
2.6 平面线形设计 38
2.6.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38
2.6.2 平面线形的组合设计 40
2.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44
2.7.1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44
2.7.2 逐桩坐标表 44
2.7.3 道路路线平面设计图 48
本章小结 51
思考题 51
练习题 51
3纵断面设计 52
知识要求 52
能力要求 52
3.1 概述 53
3.1.1 道路纵断面图的组成 53
3.1.2 纵断面设计中的几点规定 54
3.1.3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54
3.2 汽车行驶纵向稳定性 54
3.2.1 纵向倾覆稳定性分析 54
3.2.2 纵向滑移稳定性分析 55
3.2.3 纵向稳定性的保证 56
3.3 纵坡设计 56
3.3.1 最大纵坡 56
3.3.2 高原纵坡折减 57
3.3.3 最小纵坡 57
3.3.4 合成坡度 58
3.3.5 坡长设计 58
3.3.6 平均纵坡 60
3.3.7 公路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60
3.4 竖曲线设计 61
3.4.1 竖曲线的计算 62
3.4.2 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 64
3.4.3 竖曲线设计标准 65
3.4.4 竖曲线设计 71
3.5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71
3.5.1 视觉分析 72
3.5.2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72
3.5.3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74
3.5.4 道路线形与景观的协调配合 76
3.6 纵断面设计要点与方法 77
3.6.1 纵断面设计要点 77
3.6.2 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78
3.7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和锯齿形街沟设计 81
3.7.1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81
3.7.2 锯齿形街沟设计 82
3.8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 84
3.8.1 公路纵断面图 84
3.8.2 城市道路纵断面图 84
本章小结 87
思考题 87
练习题 88
4横断面设计 89
知识要求 89
能力要求 89
4.1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 89
4.1.1 道路建筑限界 89
4.1.2 道路用地范围 92
4.2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93
4.2.1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93
4.2.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94
4.3 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97
4.3.1 行车道 97
4.3.2 路肩 100
4.3.3 分隔带 102
4.3.4 城市道路路侧带 105
4.3.5 路缘石 106
4.3.6 紧急停车带 106
4.3.7 变速车道、错车道 107
4.3.8 公路路基宽度 108
4.3.9 道路路拱 109
4.4 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 110
4.4.1 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110
4.4.2 爬坡车道的设计 111
4.4.3 避险车道的设计 112
4.5 平曲线加宽设计 114
4.5.1 加宽值计算 114
4.5.2 加宽的过渡 116
4.5.3 加宽过渡段的长度 117
4.6 平曲线超高设计 118
4.6.1 超高的定义及作用 118
4.6.2 超高过渡方式 118
4.6.3 超高过渡段长度 119
4.6.4 超高值计算 120
4.6.5 超高设计图 125
4.7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127
4.7.1 横断面面积计算 127
4.7.2 土石方体积计算 128
4.7.3 土石方调配 128
4.8 横断面设计的步骤与成果 131
4.8.1 横断面设计的步骤 131
4.8.2 公路横断面设计的成果 132
4.8.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36
本章小结 137
思考题 137
5道路选线 138
知识要求 138
能力要求 138
5.1 概述 138
5.1.1 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138
5.1.2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39
5.1.3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40
5.2 路线方案选择 141
5.2.1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41
5.2.2 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144
5.3 平原区选线 145
5.3.1 平原区路线特点 145
5.3.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146
5.4 山岭区选线 148
5.4.1 沿河(溪)线 148
5.4.2 越岭线 156
5.4.3 山脊线 163
5.5 丘陵区选线 165
5.5.1 路线布设方式 166
5.5.2 选线的步骤和示例 167
5.5.3 平、纵线形及其配合 169
本章小结 170
思考题 170
6道路定线 171
知识要求 171
能力要求 171
6.1 概述 171
6.2 纸上定线 172
6.2.1 定导向线 172
6.2.2 修正导向线 173
6.2.3 定线 174
6.2.4 纸上定线常用的方法 175
6.3 实地放线 175
6.3.1 穿线交点法 175
6.3.2 拨角法 177
6.3.3 直接定交点法 177
6.3.4 坐标法 178
6.4 实地定线 179
6.4.1 一般情况下(自由坡度地段)的定线 179
6.4.2 地面较陡的路段定线 180
6.4.3 曲线插设方法 182
6.4.4 纵断面设计 185
本章小结 186
思考题 186
练习题 186
7新建公路勘测 188
知识要求 188
能力要求 188
7.1 概述 188
7.1.1 道路勘测的基本要求 188
7.1.2 测量标志要求 189
7.1.3 测量记录要求 190
7.2 初步测量 190
7.2.1 目的与任务 190
7.2.2 前期工作 191
7.2.3 道路初测要点 191
7.3 定线测量 193
7.3.1 概述 193
7.3.2 选线组 194
7.3.3 测角组 194
7.3.4 中桩组 196
7.3.5 水平组 198
7.3.6 横断面组 199
7.3.7 桥涵组 200
7.3.8 调查组 202
7.3.9 内业组 204
本章小结 206
思考题 207
8道路交叉设计 208
知识要求 208
能力要求 208
8.1 概述 208
8.1.1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208
8.1.2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210
8.2 道路平面交叉 210
8.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10
8.2.2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依据 212
8.2.3 平面交叉口的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213
8.2.4 平面交叉口的视距 216
8.2.5 环形交叉口设计 217
8.2.6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222
8.3 道路立体交叉 231
8.3.1 立体交叉的组成 231
8.3.2 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 231
8.3.3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232
8.3.4 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 237
本章小结 238
思考题 238
练习题 238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