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外语学术文库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晓慧著
  • 出 版 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598446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研究》理论建构方面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阅读认知过程相关研究做出了重要补充,全面描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理解文本时的认知过程以及在理解文本中解决困难时的认知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了不同水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从而丰富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阅读认知过程的相关研究;本书为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过程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书所构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模型清晰全面地展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

1.3 研究意义 3

1.4 核心概念界定 4

2 文献综述 7

2.1 阅读的概念 7

2.2 阅读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 9

2.2.1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9

2.2.2 信息加工理论 10

2.2.3 语言加工的心理结构 11

2.2.3.1 词语认知的模型 12

2.2.3.2 词语阅读的模型 12

2.2.3.3 语法分析的模型 13

2.2.3.4 文章理解的模型 14

2.3 第二语言习得阅读过程研究 14

2.3.1 第二语言阅读过程模式研究 15

2.3.2 第二语言阅读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16

2.3.3 第二语言阅读过程的元认知研究 17

2.4 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研究 18

2.5 第二语言阅读的认知过程研究 20

2.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1

2.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研究 24

2.8 本章小结 26

3 研究设计 29

3.1 研究问题 29

3.2 研究方法 30

3.2.1 研究参与者 30

3.2.2 研究者个人情况 33

3.2.2.1 研究者的个人身份 33

3.2.2.2 研究者的个人倾向 34

3.2.3 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34

3.2.4 研究工具 36

3.2.4.1 阅读材料和阅读任务 36

3.2.4.2 深度访谈 37

3.2.4.3 有声思维报告和反省报告 38

3.2.4.4 实地观察、研究日志和实物资料 38

3.2.5 研究步骤 39

3.2.5.1 深度访谈试测与正式访谈 39

3.2.5.2 有声思维报告培训、有声思维报告试测和反省报告试测 40

3.2.5.3 正式的有声思维报告和反省报告 41

3.2.5.4 实地观察、记录研究日志和收集实物资料 41

3.2.6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方式 42

3.2.7 研究的伦理性与可信度 47

3.2.7.1 研究的伦理性 48

3.2.7.2 研究的可信度 49

3.3 本章小结 50

4 研究结果 51

4.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理解文本的认知过程 51

4.1.1 记忆 51

4.1.1.1 识别 52

4.1.1.2 回忆 55

4.1.2 理解 57

4.1.2.1 解释 58

4.1.2.2 总结 62

4.1.2.3 推断 63

4.1.2.4 比较 65

4.1.3 分析 67

4.1.3.1 区别 67

4.1.3.2 归因 70

4.1.4 评价 71

4.1.4.1 检查 71

4.1.4.2 评论 73

4.1.5 小结 75

4.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解决困难的阅读行为及认知过程 75

4.2.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解决困难的阅读行为 75

4.2.1.1 回避 76

4.2.1.2 猜测 80

4.2.1.3 再读 88

4.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解决困难的认知过程 91

4.2.2.1 记忆 92

4.2.2.2 理解 98

4.2.2.3 分析 101

4.2.2.4 评价 104

4.2.3 小结 105

5 讨论 107

5.1 不同水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 107

5.1.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初级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 107

5.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中高级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 109

5.1.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初级与中高级学习者阅读认知过程的对比 109

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模型 111

5.3 图式和联想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114

5.4 汉语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行为的对比 117

6 结论 119

6.1 研究发现 119

6.2 研究创新和贡献 121

6.3 研究启示 122

6.4 研究局限性 123

参考文献 125

附录 137

附录1 研究参与者同意书 137

附录2 阅读材料 139

附录3 深度访谈提纲 145

附录4 深度访谈样本 147

附录5 有声思维报告样本 151

附录6 反省报告样本 157

附录7 实物资料样本 161

后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