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宇,赵树宽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7794306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研究在中国技术创新现实情境下,剖析多层视角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技术轨道跃迁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技术轨道跃迁的关键因素,并揭示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对创新根本性、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能力、网络关系强度、环境关注、创造性积累式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轨道跃迁等变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影响技术轨道跃迁及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揭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应用调查问卷来获取调研数据,以检验相关假设,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4

1.3 研究内容 5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6

1.4.1 研究方法 6

1.4.2 技术路线 7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8

2.1 中国情境的内涵及特征 8

2.1.1 中国情境的内涵 8

2.1.2 中国情境的特征 8

2.2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11

2.2.1 技术创新的内涵 11

2.2.2 技术创新的分类 13

2.2.3 技术创新战略 38

2.3 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创新研究 40

2.3.1 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系统研究 41

2.3.2 基于中国情境的产业升级研究 41

2.3.3 中国情境下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43

2.4 技术轨道相关研究 48

2.4.1 技术轨道及相关概念 49

2.4.2 多重视角下的技术轨道研究 53

2.5 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轨道研究 59

2.6 本章小结 62

第3章 技术轨道跃迁的方式分析 63

3.1 技术轨道跃迁的内涵及意义 63

3.1.1 技术轨道跃迁的内涵 63

3.1.2 技术轨道跃迁的意义 63

3.2 本体论与技术轨道跃迁 64

3.3 技术轨道的演化机制 87

3.4 技术轨道跃迁的两种方式 90

3.4.1 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 90

3.4.2 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 96

3.5 本章小结 99

第4章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机理研究 100

4.1 不同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过程 100

4.1.1 多层视角 100

4.1.2 创新系统视角 119

4.1.3 演化视角 138

4.1.4 可持续发展视角 141

4.2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机理模型 147

4.2.1 基于多层视角的分析 148

4.2.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 151

4.2.3 基于双重视角的整合研究模型 159

4.3 技术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61

4.3.1 基于多层视角的分析 162

4.3.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 164

4.4 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66

4.4.1 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66

4.4.2 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66

4.5 本章小结 167

第5章 实证设计 169

5.1 变量测量 169

5.2 问卷设计 174

5.2.1 问卷基本内容 174

5.2.2 问卷设计过程 175

5.3 数据收集及统计 176

5.3.1 数据收集过程 176

5.3.2 样本统计结果 177

5.4 实证研究方法 180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0

5.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180

5.4.3 结构方程模型 181

5.5 本章小结 183

第6章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影响的实证分析 184

6.1 描述性统计 184

6.2 相关分析 188

6.3 信度与效度检验 190

6.3.1 信度检验 190

6.3.2 效度检验 192

6.4 模型拟合及检验 202

6.4.1 变量因子结构 202

6.4.2 结构方程模型 205

6.4.3 模型拟合检验 207

6.5 本章小结 209

第7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启示 210

7.1 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讨论 210

7.1.1 基于多层视角的讨论 210

7.1.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讨论 212

7.2 技术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215

7.2.1 基于多层视角的讨论 215

7.3.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讨论 216

7.3 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218

7.4 技术创新、技术轨道跃迁及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讨论 219

7.5 管理启示 222

7.6 本章小结 227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229

8.1 结论 229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231

8.3 未来研究展望 232

参考文献 233

附录一 273

附录二 277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79

致谢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