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我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化培训迫在眉睫 1
第一单元 家庭教育学 16
第一节 家庭教育学概述 16
一、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6
二、家庭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8
三、家庭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0
四、家庭教育学的发展前景 22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25
一、家庭教育的发生 25
二、家庭教育的概念 26
三、家庭教育的性质 27
四、家庭教育的特点 28
五、家庭教育的类型 30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历史发展 32
一、传统社会的家庭教育 32
二、近代社会家庭教育 34
三、现代社会家庭教育 36
四、中国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 39
第四节 家庭教育功能 41
一、家庭教育功能的概念 41
二、家庭教育的个体功能 42
三、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 43
四、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 45
第五节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 48
一、家庭教育过程的建立 48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父母 49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受教者:儿童 51
四、家庭教育的中介:家庭环境 53
第六节 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56
一、现代儿童观的确立 56
二、家庭教育的理念 57
三、家庭教育的目标 59
四、家庭教育的内容 61
第七节 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64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64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66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 69
第八节 大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 71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石 71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72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76
第九节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 80
一、核心家庭的教育 80
二、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 82
三、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 84
四、单亲家庭的教育 86
本单元推荐书目 89
第二单元 家庭教育指导概论 90
第一节 家庭教育指导概述 90
一、“指导”概念辨析 90
二、家庭教育指导概念辨析 93
第二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功能 97
一、功能概述 97
二、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99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01
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要素 103
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 103
二、家庭教育指导对象 105
三、家庭教育指导措施 107
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目的与目标 110
一、家庭教育指导目的的价值取向 110
二、家庭教育指导的目标分类与分层 111
三、确定家庭教育指导目标的主要依据 113
第五节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115
一、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115
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 116
三、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来源与编排 118
第六节 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121
一、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内涵 121
二、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特征 122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类型 124
第七节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概述 127
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概念内涵 127
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性质 129
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过程体系 132
第八节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体 136
一、政府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6
二、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6
三、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7
四、媒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7
五、非营利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8
六、营利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8
七、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39
第九节 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素质 139
一、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素质概述 139
二、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伦理 140
三、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知识 141
四、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能力 142
本单元推荐书目 144
第三单元 家庭教育社会学 146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 146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 146
二、社会学与家庭教育 147
三、家庭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参考理论 149
四、家庭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框架 152
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 154
一、社会化的内涵 154
二、家庭的社会教化责任 155
三、社会化的内在动因 157
四、反向社会化及其对父辈的意义 158
第三节 家庭中的儿童权利 160
一、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160
二、漠视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162
三、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父母的义务 163
第四节 父母角色履行: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166
一、父母角色的特点和规范 166
二、父母角色的内在要素 168
三、父亲、母亲角色的差异和作用 169
四、父母的角色差距与角色学习 171
第五节 家庭特质及其教育要素 173
一、家庭的本质和特点 173
二、家庭功能满足人的多种需要 175
三、不同结构家庭的教育特征 176
四、家庭关系的特点及作用 178
第六节 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 180
一、家庭生活方式及其教育意义 180
二、家庭生活环境的教育因素 181
三、家庭生活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资源 182
第七节 学校是家庭履行教育职能的“同盟军” 185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 185
二、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187
三、家长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参与者 188
四、减轻学习负担的家庭责任 189
第八节 社区的教育功能及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90
一、社区功能强化对家庭的积极作用 190
二、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优势 191
三、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开发 193
第九节 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与面临的新挑战 194
一、大众传媒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194
二、新媒体时代家长的地位和作用 196
三、提升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197
第十节 家庭教育研究中的社会调查方法 199
一、社会调查方法在家庭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99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形式和原则 200
三、问卷调查在家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201
本单元推荐书目 206
第四单元 家庭教育心理学 208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活动现象 208
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活动 209
二、儿童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活动 210
三、父母与儿童在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211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理论 212
一、精神分析理论 212
二、行为主义理论 214
三、社会认知理论 214
四、认知发展理论 215
五、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16
六、人本主义理论 216
第三节 儿童心智发展的基本规律 217
一、儿童发展是全方位的 217
二、脑发育关键期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218
三、脑的可塑性与教育、经验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219
四、遗传、环境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发展的共同作用 219
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220
第四节 各年龄阶段儿童心智发展的基本特征 221
一、儿童早期(0~3岁)的心智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221
二、学前阶段(3~6岁)的心智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224
三、小学阶段(6~12岁)的心智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226
四、中学阶段(12~18岁)的心智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228
第五节 儿童的学习特点与家庭学习环境的创设 230
一、儿童学习与发展 230
二、0~3岁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230
三、3~6岁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231
四、6~15岁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232
五、家庭有效学习环境的创设 232
第六节 认识与干预儿童发展性障碍 234
一、儿童主要的发展性障碍 234
二、家庭对儿童发展性障碍的应对 237
第七节 不同群体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教育 238
一、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教育 238
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 239
三、离异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239
四、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教育 240
五、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教育 241
六、家庭贫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 242
第八节 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3
一、依恋的建立与维持 243
二、儿童的亲子关系 244
三、儿童与祖父母的关系 245
四、儿童的同胞关系 246
五、儿童的同伴关系 246
六、儿童的师生关系 247
第九节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248
一、建立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 249
二、建立完善的家庭规则 249
三、形成良好的家庭管理模式 250
四、充分利用各类家庭教育资源 250
第十节 父母的教育观与儿童发展 251
一、父母教育观念的内涵 251
二、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 252
三、父母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253
第十一节 父母的教育行为与儿童发展 254
一、父母教育行为的特点 254
二、父母教育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255
三、父母教育行为的代际传递 256
四、父母教育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56
第十二节 父母的抚育支持与心理健康 258
一、初为父母的心理特点与支持需要 258
二、父母抚育孩子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259
三、孩子抚育过程中的夫妻关系 260
四、对父母抚育孩子的社会支持 260
本单元推荐书目 262
第五单元 家庭教育健康学概要 263
第一节 儿童健康与家庭教育健康学 263
一、健康与健康学 263
二、家庭教育健康学及其特点 265
三、家庭教育健康学的任务 266
四、家庭教育健康学的意义 267
第二节 儿童生理发展与家庭健康教育 268
一、儿童生理发展的概念与特点 268
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269
三、儿童生理发展的内容 270
四、家庭教育对儿童生理发展的意义 274
第三节 合理营养奠定儿童健康的物质基础 276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77
二、儿童营养失衡的评价和主要原因 277
三、因营养失衡导致的疾病 279
四、保障儿童营养平衡的要领 282
第四节 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的家庭责任 284
一、健康生活习惯对儿童的意义 285
二、儿童健康生活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 286
三、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内容和养成方法 286
第五节 家庭性健康教育 292
一、儿童性生理发展及其特点 292
二、家长在儿童性健康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294
三、正确实施性健康教育 296
第六节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的家庭教育 298
一、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特点 298
二、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的家庭环境 299
三、常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防治 300
第七节 儿童精神障碍的家庭教育 306
一、儿童精神障碍的特点 306
二、儿童精神障碍与心理障碍的区别 306
三、常见儿童精神障碍的防治 307
第八节 家庭养育中儿童常见病的防治 314
一、儿童一般常见病 314
二、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 315
三、儿童常见寄生虫病 317
本单元推荐书目 319
第六单元 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工作 321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社会工作 321
一、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321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学科特点 323
三、社会工作的家庭教育功能 325
第二节 家庭教育领域中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327
一、理念与目标 327
二、基本原则 328
三、行动纲领 329
四、行动策略 330
第三节 社会工作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运用 332
一、范畴与理念 332
二、主要内容 334
三、核心理论与方法 335
第四节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及其运用 337
一、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337
二、实务辅导流程 339
三、家庭教育通过家庭系统发挥作用 341
第五节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运用 342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342
二、实务辅导流程 344
三、重视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与指引 347
第六节 女性主义理论及其运用 349
一、女性主义理论 349
二、实务辅导流程 350
三、纳入性别视角和重塑性别角色 352
第七节 认知行为理论及其运用 354
一、认知行为理论 354
二、实务辅导流程 355
三、兼顾孩子认知和行为的双重改变 358
第八节 人本主义理论及其运用 360
一、人本主义理论 360
二、实务辅导流程 361
三、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受教育者为中心” 363
第九节 结构家庭辅导模式及其运用 365
一、结构家庭辅导模式理论介绍 365
二、实务辅导流程 367
三、注重对结构不完整家庭的关注 369
第十节 联合家庭辅导模式及其运用 370
一、联合家庭辅导模式 370
二、实务辅导流程 373
三、强调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转 375
本单元推荐书目 376
附录一: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文件 378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378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387
附录二:相关文件链接 392
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