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脾脏象术语概述 1
第一节 术语学理论研究 1
一、术语的基本概念 1
二、名词术语 2
三、术语的结构与类型 3
四、术语的特征 5
五、术语学 5
第二节 中医学术语体系的构成及特点 6
一、中医学术语体系的构成 6
二、中医学术语的特点 7
三、中医学术语的发展源流 8
第三节 脾脏象理论术语体系 9
一、脾脏象理论的基本结构 9
二、脾脏象理论的哲学思想 10
三、脾气、脾阳、脾阴是脾主运化、统血的基础 11
四、官窍外荣系统建立了脾脏象的外在联系 12
五、脾藏营、营舍意是形神合一的具体表现 12
六、脾的病机术语奠定了脾病辨证系统 13
第四节 脾脏象理论术语结构 14
一、脾脏象理论的逻辑结构 14
二、脾脏象理论术语分类及层级 15
第二章 脾脏象术语规范化研究 17
第一节 术语的选择 17
一、术语的选择原则 17
二、根据中医学术语特点选择术语 18
第二节 术语标准化、规范化 19
一、术语标准 20
二、标准化与规范化 20
三、术语的标准化、规范化过程 20
四、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关系 22
第三节 脾脏象理论术语规范化工作方案与代表性成果 23
一、确定研究资料 23
二、基本步骤与措施 24
三、代表性成果举例 25
第三章 脾脏象生理功能类术语 28
第一节 脾与阴阳五行 28
第二节 脾的概念及形态 31
第三节 脾的生理功能 34
第四节 脾的生理特性 37
第五节 脾的系统联系 38
第六节 脾与精气、血、津液 40
第七节 五脏相关 42
第八节 五脏通用 44
第四章 脾病的病因类术语 54
第一节 外感病因 54
第二节 内伤病因 56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58
第五章 脾病的病机类术语 60
第一节 主证病机 60
第二节 兼证病机 65
第三节 基础病机 66
第六章 脾病相关症状体征类术语 74
第一节 望诊 74
第二节 闻诊 86
第三节 问诊 86
第四节 切诊 87
第七章 脾病的证候类术语 92
第一节 脾病主证 92
第二节 脾病兼证 101
第三节 基础证候 105
第八章 脾的经络腧穴类术语 107
第一节 脾的经络 107
第二节 脾经腧穴 108
第三节 相关经络腧穴 112
第九章 脾与养生防治类术语 118
第一节 脾与养生 118
第二节 脾病防治 121
第十章 脾病相关中药方剂类术语 142
第一节 中药 142
一、补虚药 142
二、温里药 149
三、理气药 152
四、化湿药 157
五、利水渗湿药 158
六、祛风湿药 160
七、消食药 163
八、清热药 165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173
十、活血化瘀药 175
十一、止血药 177
十二、泻下药 180
十三、安神药 181
十四、平肝息风药 182
十五、开窍药 182
十六、解表药 183
十七、收涩药 184
十八、驱虫药 186
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 187
第二节 方剂 188
一、健脾益气 188
二、健脾理气 201
三、健脾摄血 209
四、运脾养血 209
五、温补脾阳 212
六、滋补脾胃 223
七、调脾安神 225
八、调和脏腑 226
九、运脾化滞 229
十、清脾胃热 234
十一、清热利湿 238
十二、利湿化痰 239
十三、祛寒除湿 248
十四、息风止痉 250
第十一章 脾脏象理论相关医书及医家 251
第一节 医书 251
第二节 医家 259
一、古代医家 259
二、近现代医家 265
三、当代医家 267
第十二章 其他 271
第一节 五运六气 271
第二节 体质 275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