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24044571
  • 页数:870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编 建置 121

第一章 区域位置 121

第一节 区域现状 121

第二节 区域变迁 121

第二章 历史沿革 123

第一节 沿革综述 123

第二节 地名考释 130

第三节 仇池史略 132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35

第一节 明清行政区划 135

第二节 民国行政区划 138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145

第四章 县城乡镇 149

第一节 县城 149

第二节 乡镇 153

第二编 地理 203

第一章 地形地质 203

第一节 地形 203

第二节 地质 204

第二章 山脉水系 208

第一节 山脉 208

第二节 水系 211

第三章 土壤 216

第一节 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216

第二节 土地级别与养分 225

第四章 气候物候 227

第一节 气候 227

第二节 物候 235

第五章 自然资源 238

第一节 植物 238

第二节 动物 246

第三节 矿物 24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250

第一节 水旱灾害 250

第二节 地震灾异 255

第三节 其它灾害 257

第七章 人口民族 258

第一节 历代人口 258

第二节 人口变迁 260

第三节 人口分布 263

第四节 人口构成 268

第五节 民族 姓氏 271

第六节 计划生育 272

第七节 婚姻家庭 277

第三编 经济 281

第一章 农业 281

第一节 土地制度 281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81

第三节 组织形式 28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84

第五节 作物布局 285

第六节 耕地演变 287

第七节 农业科技 288

第八节 粮食产量 296

第二章 林业 305

第一节 森林概况 305

第二节 森林管护 308

第三节 造林采伐 310

第四节 林业科技 313

第五节 购销经营 314

第六节 “长防林”工程建设 314

第三章 水利 316

第一节 概况 316

第二节 灌溉工程 317

第三节 河道治理 320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 323

第五节 水土保持 325

第四章 养殖 328

第一节 畜牧业 328

第二节 畜禽疾病防治 333

第三节 渔业 334

第五章 土特产 335

第一节 农副产品 335

第二节 手工艺品 339

第六章 工业 34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40

第二节 国有工业 343

第三节 二轻集体工业 346

第四节 个体工业 348

第七章 乡镇企业 3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0

第二节 发展概况 350

第三节 骨干企业 353

第四节 行业及主要产品产量 354

第八章 扶贫 356

第一节 扶贫概况 356

第二节 机构 356

第三节 扶贫开发“五部曲” 357

第四节 扶贫资金 361

第五节 “一二七”扶贫攻坚计划 361

第九章 电力 36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62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 362

第三节 管理与经营 365

第四节 小水电 368

第十章 交通运输 369

第一节 古道 栈道 古桥 369

第二节 公路 371

第三节 运输 382

第十一章 邮电通信 384

第一节 概况 384

第二节 邮政 386

第三节 电信 387

第十二章 商业 389

第一节 经济成份 390

第二节 经济网点 399

第三节 商品购销 401

第四节 物资 402

第十三章 粮油购销 40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03

第二节 购销 404

第三节 加工 412

第四节 储运 413

第十四章 财政税务 416

第一节 财政 416

第二节 税务 426

第十五章 金融 43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31

第二节 货币 432

第三节 存款 434

第四节 信贷 435

第五节 保险 436

第十六章 经济管理 437

第一节 经济计划 437

第二节 统计 438

第三节 审计 441

第四节 物价 443

第五节 计量 447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1

第七节 土地管理 458

第八节 经济协作 459

第十七章 城乡建设 460

第一节 机构 460

第二节 城乡规划 461

第三节 城乡建设 462

第四节 建筑业 468

第五节 房屋管理 469

第六节 城区园林绿化 470

第七节 环境保护 470

第八节 抗震防灾 471

第四编 政治 47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75

第一节 中共西和地下党的活动 47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西和县委员会 476

第三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478

第四节 组织建设 483

第五节 宣传工作 485

第六节 纪律检查 486

第七节 统战工作 488

第八节 党员教育 488

第九节 党史资料征集 489

第十节 人民来信来访 49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青年团 493

第一节 国民党西和县党部 493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和县分团部 495

第三章 权力机构 496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9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49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02

第四节 参议会 505

第四章 政府机构 506

第一节 人民政府 506

第二节 历代行政机关 514

第三节 历代州郡行政机关 521

第四节 历代诸行政机构及官制 524

第五章 政协 528

第一节 组织沿革 528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议 529

第三节 政协工作简述 531

第六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合会 531

第一节 民主同盟 531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532

第七章 群众团体 532

第一节 工会 532

第二节 青年团 535

第三节 妇联 538

第八章 司法 5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40

第二节 案件审理 542

第三节 人民调解 543

第四节 治保工作 543

第五节 四类分子的教育改造 544

第六节 复查“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544

第七节 检察工作 545

第八节 法律顾问和公证 545

第九节 法制宣传 546

第九章 民政 547

第一节 民主建政 547

第二节 历届普选 547

第三节 社会福利 549

第四节 救灾救济 550

第五节 优抚工作 553

第六节 扶残助残 554

第十章 劳动人事 554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54

第二节 干部队伍 555

第三节 劳动工资 556

第四节 就业安置 558

第五节 职工干部离退休 559

第十一章 军事 559

第一节 军事建置 560

第二节 兵役 民兵 562

第三节 驻军布防 566

第四节 战事记略 567

附:历代镇将一览表 577

第五编 文化 581

第一章 教育 58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81

第二节 学校管理 581

第三节 经费与建设 582

第四节 儒学 书院 私塾 585

第五节 学堂 学校 586

第六节 幼儿教育 590

第七节 小学教育 591

第八节 中学教育 594

第九节 职业教育 598

第十节 成人教育 599

第十一节 督导与教研 601

第十二节 教师队伍 602

第二章 科学技术 603

第一节 科研机构 604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04

第三节 科研成果 606

第四节 科普活动 609

第三章 文化 611

第一节 群文机构 611

第二节 文艺创作 614

第三节 文艺活动 616

第四节 新闻 广播 电视 618

第五节 电影 622

第六节 图书发行 624

第七节 档案 625

第四章 卫生 626

第一节 医疗 626

第二节 医药 628

第三节 防疫 629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632

第五节 地方病防治 633

第六节 妇幼保健 634

第七节 农村医疗卫生 635

第八节 医学教育及科研 636

第五章 体育 637

第一节 体育队伍 637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38

第三节 群众体育 639

第四节 体育场地 642

第六章 文物 古迹 643

第一节 石窟 644

第二节 石刻 645

第三节 古遗址 645

第四节 古城堡 646

第五节 古营墩 649

第六节 古墓葬 649

第七节 器饰 649

第八节 革命文物 651

第九节 古建筑 652

第十节 名胜 653

第七章 艺文 656

第一节 民歌 656

第二节 文萃 675

第六编 社会 695

第一章 风俗 695

第一节 节日 695

第二节 婚嫁 699

第三节 丧礼 700

第四节 生产风俗 700

第五节 其它风俗 701

第六节 迷信与禁忌 702

第二章 社区生活 704

第一节 服饰 704

第二节 饮食 705

第三章 方言 707

第一节 语音 708

第二节 词汇 719

第三节 语法 725

第四节 谚语 726

第五节 歇后语 729

第四章 宗教 730

第一节 道教 730

第二节 佛教 732

第三节 天主教 735

第四节 基督教 736

第五节 伊斯兰教 736

第五章 帮会 738

第一节 红帮 738

第二节 一贯道 739

第三节 三宝门 740

第四节 瑶池道 740

第五节 同善社 741

第六章 民间传说 742

第七章 轶闻逸事 749

第七编 人物 75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757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57

第二节 仇池人物 770

第三节 近现代人物 777

第二章 近现代名人选介 791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800

1.抗日战争阵亡将士名录 800

2.抗美援朝烈士名录 802

3.建国后因公牺牲人名录 805

第四章 人物表 806

1.本县籍历代职官学位表 806

2.失散红军战士表 821

3.建国后受省级以上表彰的人物表 821

4.本县籍副县(团)级以上人员表 825

5.本县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表 830

6.在本县工作的外地籍副县(团)级以上和副高级职称人员表 832

第八编 附录 835

第一章 目录 835

第一节 历代地方志目录 835

第二节 金石目录 835

第二章 文选辑存 839

第一节 金石 839

第二节 文选 858

第三章 各部旧志简介 865

编后记 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