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蓝藻水华及胞外聚合物 1
1.1 湖泊蓝藻水华 1
1.1.1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1
1.1.2 蓝藻水华对水环境系统的危害 3
1.2 水华蓝藻胞外聚合物(EPS) 4
1.2.1 EPS组成、来源及性质 5
1.2.2 EPS对水环境效应影响 7
参考文献 8
第2章 水华蓝藻EPS时空分布及提取 11
2.1 蓝藻水华过程中EPS时空分布特征 13
2.2 不同提取方法对EPS提取效率的影响 16
2.3 不同提取方法对EPS结构组成的影响 18
参考文献 19
第3章 蓝藻EPS形成过程及特征 24
3.1 EPS组分光谱分析方法 24
3.1.1 EPS光谱分析方法概述 24
3.1.2 平行因子分析方法 25
3.2 不同营养条件下蓝藻EPS含量和组分比较 26
3.3 基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的EPS组分分析 28
3.4 EPS与蓝藻生物量生长关联性 31
参考文献 33
第4章 EPS的降解特征及环境行为 36
4.1 蓝藻EPS的光化学降解 37
4.1.1 光化学过程对EPS絮体降解效率的影响 37
4.1.2 基于EEM-PARAFAC解析的EPS组分变化特征 38
4.1.3 二维相关光谱 41
4.1.4 光化学降解机理 45
4.2 蓝藻EPS的微生物降解特征 46
4.2.1 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对EPS降解的效率及特征 46
4.2.2 微生物降解过程中EPS光谱性质变化 47
4.2.3 多糖浓度的变化 49
4.2.4 荧光组分变化 50
4.3 蓝藻EPS分散/团聚环境行为 53
4.3.1 环境电解质作用下EPS絮体粒径及电位变化 54
4.3.2 不同电解质条件下EPS絮体各组分和官能团变化 56
4.3.3 蓝藻EPS絮体团聚行为原位观察 61
参考文献 62
第5章 EPS促进蓝藻水华形成的热力学和能量机制 67
5.1 微生物颗粒表面热力学分析及界面自由能 67
5.1.1 表面热力学分析 67
5.1.2 扩展DLVO理论 69
5.2 EPS提取操作对蓝藻颗粒聚集性能变化的影响 70
5.2.1 不同生境条件下蓝藻EPS含量和组成比较 70
5.2.2 EPS提取操作对蓝藻颗粒聚集性能的影响 72
5.3 基于DLVO解析的EPS对蓝藻水华形成的促进作用 73
5.3.1 EPS提取前后颗粒表面热力学变化 73
5.3.2 EPS提取前后颗粒界面能量变化 74
5.3.3 机理解析 75
参考文献 79
第6章 EPS与金属污染物的络合过程及特征 82
6.1 EPS荧光组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特征 83
6.1.1 EPS中有机质和金属离子的分布特征 83
6.1.2 基于EEM-PARAFAC解析的水华蓝藻EPS组分分析 84
6.1.3 金属滴定过程中荧光组分变化特征 87
6.1.4 金属离子与EPS络合的条件稳定常数 89
6.2 EPS非荧光组分对重金属络合的重要性 91
6.2.1 EPS中荧光和非荧光组分分析 91
6.2.2 荧光组分的金属离子滴定特征 92
6.2.3 非荧光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95
6.2.4 EPS中荧光及非荧光物质的重金属络合性能比较 97
参考文献 98
第7章 EPS对胶体颗粒的稳定效应及机理 102
7.1 浅水湖泊胶体颗粒 102
7.1.1 胶体颗粒来源 102
7.1.2 胶体颗粒危害 103
7.2 水华蓝藻EPS与胶体颗粒界面作用特征 104
7.2.1 吸附实验 104
7.2.2 水华蓝藻EPS与胶体颗粒的吸附特征 106
7.3 EPS对胶体颗粒环境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 116
7.3.1 胶体颗粒分散/团聚行为的影响因素 116
7.3.2 胶体颗粒分散/团聚行为的理论基础 118
7.3.3 EPS对胶体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特征 120
参考文献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