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戏谑·魔鬼 1
写作与飞翔——读林白的小说 8
抗拒遗忘 23
80年代与“主体问题” 28
童真·隐喻·内心生活 34
纸上的王国——关于格非的小说 37
反抗与悲剧——读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44
文学史:核心概念的发现 56
优美与危险——朱苏进论 62
饶舌与缄默:生活在自身之外——李洱论 79
神话与城市 87
中心价值的阙如 93
历史的遗照——读张力的小说 100
文明的悖论——读韩少功的《暗示》 105
小说和历史的紧张——读李洱的《花腔》 113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读柯平的《阴阳脸》 121
日常的奇异与奇异的日常——评北北近来的小说 129
分裂不可弥合——读林白的《万物花开》 137
叙述与经验的形成 144
笑声与阴影里的情节——读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 154
底层经验:表述与被表述 161
底层问题、学院及其他 167
找不到历史——《秦腔》阅读札记 175
底层与大众文化 183
快与慢,轻与重——读铁凝的《笨花》 188
传统与本土经验 196
丰富的“看”——王安忆论 205
美学意象与历史的幻象——读阿来的《空山》 211
回忆的文本——评《致一九七五》 217
良知与无知——读范小青的《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 222
深刻的转向 231
80年代:多义的启蒙 241
天姿卓绝 248
文学史的刻度与坐标 256
我们这一代的表述 264
“跨界”的半径与圆心——序鲁枢元先生《文学的跨界研究》 269
经验、理论谱系与新型的可能 279
剩余的细节——读贾平凹的《古炉》 294
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 313
梦想、历史的主角与局外人 328
文学、家族与革命 336
当代文学、革命与日常生活 356
魔幻与现实的寓言——莫言论 368
异常的傻瓜 376
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 393
“寻根文学”的理论后缀 412
“水”与《老生》的叙事学 423
先锋文学的多重影像 431
敞开与呼应:文学形式、审美、历史 442
痛苦的复活——读王安忆的《匿名》 451
乡土的持久煎熬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