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物化学检验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和任务 1
二、生物化学检验发展简史 1
三、生物化学检验的现状及趋势 3
四、本书主要内容与使用方法 5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知识 7
第一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项目与检验报告单的发放 8
一、生物化学检验的项目 8
二、生物化学检验报告单的发放 9
第二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 10
一、标本的采集 11
二、标本的收检 16
三、标本的处理 17
第三节 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8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18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19
第四节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20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 20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与维护 22
第三章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24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24
一、吸收光谱分析法 24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 26
三、散射光谱分析法 27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28
一、电位分析法 28
二、电导分析法 30
三、电容量分析法 31
第三节 干化学分析技术 31
一、干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31
二、干化学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33
三、干化学分析技术的影响因素 35
第四节 电泳分析技术 35
一、电泳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36
二、常用电泳分析技术及应用 38
三、自动电泳分析技术及应用 39
第五节 基因扩增技术 40
一、PCR反应基本原理 40
二、荧光定量PCR基本原理 43
三、PCR反应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44
第四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47
第一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 47
一、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47
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8
第二节 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与校准 48
一、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 48
二、生化分析仪的校准 51
第三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规范 51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及使用前准备 51
二、基本操作步骤 52
三、主要维护保养 52
第四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检定与评价 53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检定 53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54
第五章 酶学分析技术 58
第一节 酶学分析技术基本知识 58
一、酶的基础知识 58
二、酶含量的表示方法 59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 61
四、酶促反应进程 62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方法 63
一、定时法 63
二、连续监测法 63
第三节 代谢物酶学分析技术 66
一、单酶反应测定技术 66
二、酶偶联反应测定技术 66
三、酶循环反应测定技术 69
第四节 同工酶分析 69
一、同工酶产生的机制 70
二、同工酶分析技术 70
第五节 酶学分析技术的影响因素 71
一、标本因素的影响 71
二、测定条件的影响 72
三、方法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73
四、酶学分析技术最适条件的选择与确定 74
第六节 诊断酶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76
一、血液中酶的来源 76
二、血液中酶浓度的变化机制 77
三、临床常用的几种血清酶简介 78
第六章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检测系统的评价验证 81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选择 81
一、实验方法的分级 81
二、实验方法选择的目的 82
三、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 83
四、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 83
第二节 试剂盒的选择 85
一、试剂盒的类型 85
二、试剂盒的选购 85
三、试剂盒的使用 86
第三节 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87
一、精密度评价 87
二、正确度评价 90
三、可报告范围评价 94
四、检出限的验证 96
五、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 97
第四节 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和确认 98
一、量值溯源的基本原理 98
二、检测系统性能的验证和确认 99
三、临床实验室的应用范围 99
第五节 检测系统的持续有效性 100
一、检测系统运行环境的要求 100
二、检测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 100
第七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104
第一节 全过程质量控制 104
一、检验前过程的质量管理 104
二、检验过程质量管理 106
三、检验后过程的质量管理 108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 109
一、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110
二、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与任务 113
三、Levey-Jennings室内质量控制法 113
四、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法 120
五、Levey-Jennings与Westgard两种质控方法的比较 125
六、失控后原因分析及处理 125
七、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管理 127
八、室内质量控制的局限性及患者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128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 129
一、室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129
二、室间质量评价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130
三、室间质量评价的实施与改进 130
第四节 实验室内部比对与室间比对 133
一、实验室内部比对 133
二、实验室间比对 135
第二篇 临床常用代谢物检验 139
第八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 139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概述 139
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及分类 139
二、血浆中几种主要的蛋白质 141
三、疾病时血浆蛋白质的变化 147
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检验 149
一、血清蛋白质测定 149
二、尿液蛋白质测定 151
三、脑脊液蛋白质测定 152
四、体液蛋白质电泳分析 153
第九章 糖代谢紊乱检验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157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160
三、低血糖症 162
四、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 162
第二节 葡萄糖及其代谢相关物质的检验 163
一、血清(浆)葡萄糖测定 163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65
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167
四、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168
五、胰岛素测定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169
六、C-肽测定及C-肽释放试验 170
七、尿液葡萄糖测定 171
八、脑脊液葡萄糖测定 171
九、酮体的测定 172
十、血液乳酸的测定 173
第十章 脂代谢紊乱检验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178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83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188
一、血脂标本的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 188
二、血清(浆)静置试验 189
三、血清(浆)总胆固醇测定 189
四、血清(浆)甘油三酯测定 191
五、血清(浆)脂蛋白测定 193
六、血清载脂蛋白测定 195
第十一章 体液电解质与微量元素检验 199
第一节 钠、钾、氯代谢与检验 199
一、体液中水、电解质分布及功能 199
二、钠、钾、氯代谢及平衡紊乱 201
三、钠、钾、氯离子的测定 202
第二节 钙、磷、镁的代谢与检验 204
一、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205
二、钙、磷、镁的测定 207
第三节 微量元素代谢与检验 211
一、微量元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211
二、微量元素代谢与疾病 212
三、血清铁、铜、锌和全血铅的检测 215
第十二章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 221
第一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21
一、氧的运输 221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223
第二节 血气分析的方法 223
一、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224
二、样本的测定 225
三、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225
第三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常用的指标与参数 226
一、酸碱度 226
二、氧分压 226
三、二氧化碳分压 227
四、二氧化碳总量 227
五、实际碳酸氢盐与标准碳酸氢盐 227
六、缓冲碱 227
七、碱剩余 228
八、阴离子间隙 228
九、潜在碳酸氢根 228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与判断 228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229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 232
第三篇 器官组织疾病的检验 237
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检验 237
第一节 概述 237
一、肝脏的组织结构特点 237
二、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变化 238
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 246
一、血清(浆)蛋白质测定 246
二、血清酶活性测定 247
三、血清胆红素测定 251
四、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252
五、血氨测定 253
第三节 肝功能试验的选择与评价 254
一、肝功能试验的组合原则 254
二、肝功能试验应用评价 255
三、肝功能综合测定 255
第十四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检验 260
第一节 概述 260
一、肾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60
二、肾疾病时功能变化特点 263
第二节 肾功能常用检验 263
一、血清肌酐测定 263
二、血清尿酸测定 264
三、血清尿素测定 266
第三节 早期肾损伤检验 267
一、尿微量清蛋白测定 268
二、α1-微球蛋白测定 268
三、β2-微球蛋白测定 269
第四节 肾功能特殊试验 270
一、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 270
二、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试验 272
三、尿蛋白电泳 273
第五节 肾功能综合分析 273
一、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273
二、常见肾疾病的检验结果分析 273
第十五章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278
第一节 概述 278
一、心脏组织结构特点 278
二、心肌损伤与常见心脏疾病 278
三、心脏疾病时的生化改变 279
第二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 280
一、蛋白类标志物 280
二、酶类标志物 284
第三节 心力衰竭标志物 288
一、脑钠肽 288
二、心钠素 289
第四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选择和应用评价 289
一、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选择原则 289
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评价 290
第十六章 胰腺疾病检验 295
第一节 概述 295
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295
二、胰腺疾病的生化改变 298
第二节 胰腺疾病检验 300
一、血、尿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测定 300
二、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 303
三、血清、尿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304
第三节 胰腺疾病实验室评价 305
一、血清胰腺酶的测定 305
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306
第十七章 内分泌疾病检验 309
第一节 概述 309
一、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制 309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 310
三、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生化诊断方法 310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测定 311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 311
二、甲状腺功能紊乱 313
三、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314
四、其他指标 316
五、甲状腺分泌调节功能测定 316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测定 317
一、肾上腺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 317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 320
三、肾上腺髓质功能测定 322
第四节 性激素的测定 323
一、性激素的代谢与分泌调节 323
二、性激素的测定 324
第十八章 骨骼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328
第一节 骨的生物化学 328
一、骨的代谢 328
二、骨疾病的代谢变化 329
第二节 骨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330
一、骨形成标志物检验 330
二、骨吸收标志物检验 332
三、骨矿物生物化学的测定 334
四、骨代谢调节激素的测定 334
第十九章 妊娠和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 339
第一节 妊娠的生物化学 339
一、妊娠期生物化学特征 339
二、妊娠期内分泌特点 341
三、妊娠期相关疾病 343
四、妊娠的生物化学检验 344
第二节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 347
一、新生儿代谢性疾病概述 347
二、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筛选 348
第二十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354
第一节 概述 354
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354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356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 357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范围 357
二、治疗药物监测与药动学 359
三、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标本的采集 361
四、药物浓度监测的常用方法 362
五、治疗药物监测的质量控制 363
附录 367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参考区间 367
参考文献 37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