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关于论题的预备性说明:狄尔泰哲学有无整体?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8
一、狄尔泰著作编辑出版情况 8
二、与本书论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10
第三节 本书的论证思路与纲目提要 29
第一章 哲学史背景与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本面貌 31
第一节 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的状况及其原因 31
一、存在论问题的演化 33
二、黑格尔之后哲学困境的实质 43
第二节 狄尔泰的哲学动机 54
第三节 狄尔泰生命释义学观念的基本轮廓 59
第二章 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础 70
第一节 狄尔泰之前德国哲学对生命概念的看法 70
第二节 历史性思想的出现 80
第三节 历史性渗透在生命活动性之中 88
第三章 狄尔泰对生命经验的描述 104
第一节 体验概念的重要意义 106
一、狄尔泰体验概念的定位与哲学史来源 106
二、内知觉与体验概念 112
三、与胡塞尔的意向性体验的区别 116
四、由“现象性原理”反观体验概念 119
第二节 作为体验之占有的觉察 129
第三节 通向生命关联整体的道路 142
一、对生命关联整体的两种外在的描述 142
二、“生命的节奏” 145
三、生命的范畴 148
第四章 意义理解作为生命的具体实施 153
第一节 狄尔泰的意义概念 154
一、意义、意蕴、含义 154
二、与胡塞尔早期意义概念相对照 157
三、生命关涉作为生命意义的具体作用 160
四、意义世界 164
第二节 时间性问题 168
第三节 体验—表达—理解的三联体 175
一、体验与表达 176
二、体验与理解 180
第五章 对生命释义学的回应 191
第一节 客观精神作为生命释义学最后的归宿? 191
第二节 早期海德格尔的回应:从生命到此在 200
一、1919年至1925年的学期讲座课程中对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回应 201
二、1925年“卡塞尔演讲”中对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回应 205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回应:生命释义学仍是“传统的”释义学 214
结论 220
参考文献 224
一、原著 224
(一)狄尔泰本人著作及通信 224
(二)其他相关原著 225
二、相关研究文献 226
(一)外文文献 226
(二)中文文献 238
致谢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