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新安医学概论 5
第一节 新安医学学术历程 6
一、肇启于晋唐 6
二、形成于宋元 7
三、鼎盛于明清 12
四、流传至当代 22
第二节 新安医学研究回顾 23
一、明代对新安医学的关注 23
二、清初对新安医家医著的系统记述 23
三、20世纪文献整理奠定基础 25
四、21世纪医教研全面推进 28
第三节 “新安医学”概念争鸣 30
一、“新安医学”的提出 30
二、“新安医学”的内涵 31
三、“新安医学”的外延 33
四、“新安医学”的定义 38
第二章 新安医学名家名著 39
第一节 代表性新安医家 40
一、宋元时期 41
二、明代 41
三、明末清初 46
四、清代 49
五、近现代 56
第二节 代表性新安医著 58
一、医经和学术理论类 59
二、伤寒类 63
三、临床综合类 65
四、临床专科类 70
五、诊法类 75
五、本草方书类 76
六、针灸类 81
七、养生类 82
八、全书类(含丛书和类书) 83
第三节 新安医籍刻本 89
一、雕版精美 90
二、笔墨精良 90
三、私刻为主 92
四、现代影印出版 97
第三章 新安医学名说名派 99
第一节 新安医学创新学说 100
一、基础理论新说 100
二、病因病机新说 111
三、诊断辨证新说 117
四、治则治法新说 124
五、针灸方药新说 136
第二节 新安医学分支学派 144
一、固本培元派 144
二、养阴清润派 147
三、心传心悟派 150
四、校注重订派 153
五、垂范立法派 155
第三节 新安医学世家流派 158
一、源自宋代 158
二、源自明代 161
三、源自清代 167
第四章 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 177
第一节 对《黄帝内经》学术的传承创新 178
一、类编节注,传世版本最多 178
二、整理研究,独有创新发明 180
三、阐发经旨,密切联系临床 182
四、“小学”方法,首开研究先河 183
第二节 对伤寒学说的传承创新 185
一、首倡错简重订,引发学派争鸣 185
二、立三纲明六经,伤寒兼论杂病 189
三、明辨正类伤寒,临证纲举目张 191
四、推论阴证伤寒,详辨因机诊治 193
五、邪入血室谵狂,寒热男女均沾 196
六、临证活用经方,推陈出新典范 198
第三节 对金元医家学术的传承创新 199
一、基于刘完素“伤燥病机说”的新安伤燥论 200
二、基于李东垣“脾胃论”的新安王道治法 201
三、基于朱丹溪“滋阴说”的新安护阴理阴说 209
第四节 对温病学说的传承创新 210
一、新感温病论 210
二、病从口鼻论 212
三、卫气营血论 212
四、寒温统一论 213
五、护阴化湿论 215
六、药趋轻灵论 218
第五章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221
第一节 诊法发明 222
一、发明“望诊十法” 222
二、诊断“必验于舌” 223
三、四诊尤重脉诊 226
四、温补独重脉诊 229
第二节 治法创新 235
一、调理脾胃法 235
二、健脾化湿法 240
三、固本培元法 245
四、养阴清润法 252
五、六经辨治的普适性 254
第三节 用药风格 258
一、平正轻简 258
二、轻清灵巧 259
三、稳准狠猛 261
第六章 新安医学名案名论 265
第一节 代表性医案医话著作 266
一、医案专著 266
二、医论专著 274
第二节 医案选读 275
一、外感病医案 276
二、内伤病医案 280
第三节 医论医话选读 288
一、观点鲜明的深说博论 288
二、独具匠心的特色辨治 296
三、开拓思维的针药发微 299
第七章 新安医学名药名方 303
第一节 新安方药概述 304
一、新安本草 305
二、新安方剂 307
三、新安本草方书体系 309
第二节 新安特色用药 312
一、道地药材运用 312
二、其他要药发微 332
三、新安本草新增 337
第三节 新安名方 341
一、新安医家系列方 341
二、新安新创新载方 359
三、新安名店品牌药 382
第八章 新安医学的学术价值 391
第一节 新安医学的学术特色 392
一、博古通今与继承创新 392
二、学术争鸣与融通并蓄 394
三、家族相授与学术传承 395
四、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 396
五、地理新安与学术新安 397
六、医学科学与徽学文化 400
第二节 新安医学的科学内涵 403
一、不信邪不泥古 403
二、发明信而有征 404
三、科学创立新说 407
四、融会引申贯通 409
五、理性构建新知 412
六、承扬格致精神 413
第三节 新安医学的人文属性 415
一、非遗特征 415
二、由儒入医 419
三、医德医风 421
第九章 新安医学成因分析 427
第一节 天地自然的造化 428
一、大好山水的滋养 428
二、地理环境的铸就 430
三、人文自然的塑造 431
第二节 人文历史的变迁 433
一、千年徽州的建制 433
二、中原文化的迁入 433
三、学术中心的形成 434
四、宗族观念的保证 435
五、医疗需求的增长 435
第三节 上层建筑的引导 436
一、古代圣贤的推崇 436
二、国家政策的导向 439
三、文人志士的选择 439
第四节 儒家风范的熏陶 440
一、人文教化的作用 440
二、程朱理学的影响 441
三、徽派朴学的推动 443
四、徽州刻书的促进 444
五、儒家文化的自觉 447
第五节 徽商经济的支持 449
一、徽人谋生的出路 450
二、徽州文化的酵母 451
三、徽商足迹的带动 452
主要参考文献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