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丛书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冰冰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039345
  • 页数:1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研究丛书中的一种,系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支持成果。全书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接包国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并用多种指标度量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然后对中国34个行业1994-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使用垂直专业化率、进口中间投入占总产值比例、进口中间投入占总消费比例三种方式度量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建立行业出口复杂度指标度量中国出口技术水平,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表示就业技能结构。采用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更长时间段的面板数据分析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产业生产率、出口技术水平、就业、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7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和格局 8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效应 12

三、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效应的途径 18

四、文献述评 21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22

一、研究思路 22

二、研究方法 23

三、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23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5

一、研究内容 25

二、结构安排 26

第二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及其度量 28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定义、分类 29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有度量方法 31

一、外包比例法 32

二、垂直专业化法 33

三、微观数据法 35

四、零部件贸易量占比法 36

五、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法 37

第三节 本研究选取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度量方法 38

第四节 本章结论 46

第三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 48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生产率的机理 49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产生影响的途径 57

第三节 贸易成本、竞争、组织形式等对生产率的影响 60

第四节 本章结论 62

第四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65

第一节 假设的提出与模型设定 67

一、假设的提出 67

二、模型设定 68

第二节 数据来源 69

第三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71

第四节 本章结论 77

第五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80

第一节 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变化 84

一、按高中低技术水平划分 86

二、出口复杂度变化 88

三、单位出口价值变化 90

第二节 出口技术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4

一、假说提出 94

二、模型构建 96

三、回归结果 99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出口技术水平影响分析 101

第四节 本章结论 104

第六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06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就业结构影响的机理 111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就业规模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114

一、假说提出 115

二、模型构建 115

三、数据来源 116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117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就业结构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120

一、假说提出 120

二、模型构建 121

三、数据来源 122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123

第四节 本章结论 126

第七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129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130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131

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提升 132

第二节 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度量 133

一、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度量 133

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度量 135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分析 137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 137

二、实证分析 138

第四节 本章结论 144

第八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形势 147

第一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148

第二节 服务贸易的兴起 151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153

第四节 中国经济的转型 155

第九章 “一带一路”与产品内国际分工 157

第一节 区域发展与“一带一路” 159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 161

第三节 “一带一路”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 163

第四节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166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69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170

第二节 本书主要对策建议 174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78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