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世界视野下文学湘军的思想锋芒与精神气质 1
第一章 对话唐浩明:文化的守望与历史的担当 5
点将词:致敬唐浩明 5
第一节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责任 6
第二节 激荡的思潮与断裂的传统 11
第三节 士人的求索与农民的特质 15
第四节 艺术的张力与文化的局限 17
第五节 作品的真实与阅读的悖离 20
第六节 历史的境遇与文学的尴尬 23
第二章 对话王跃文:生活的特质与政治的消解 26
点将词:致敬王跃文 26
第一节 官场小说的精神之累 27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寓言化与醒世意义 29
第三节 艺术的本质与对话的共振 31
第四节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32
第五节 现实的荒诞与创作的历险 34
第六节 文学场域的“异彩命运” 35
第七节 意义的溢出面积超出了作家的想象 37
第八节 思想深度、人性锐度和哲学维度 40
第九节 作品的普世价值 42
第十节 权力的隐喻与圆通人物的塑造 44
第十一节 历史小说的当代意识 50
第十二节 小说的限度与难度 52
第十三节 轻率的叙事与文学的高峰 56
第三章 对话阎真:现实的格斗与理想的悬浮 60
点将词:致敬阎真 60
第一节 个人与时空的宏大命题 61
第二节 价值重塑与现实洞察力 63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与“精神逼宫” 65
第四节 细节的真实与人物塑造的中间路线 67
第五节 悬浮一族的哲学标签 69
第六节 精神气质与肉体结构的双重震撼 71
第七节 “望星空”:诗性的隐喻 73
第八节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78
第九节 屈原是一种人格范式 79
第十节 文学是我的信仰 84
第十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喧哗 86
第十二节 叙述的孤独与爱的围城 88
第十三节 “政治正确”与“第九角色” 94
第十四节 批评的越位与作家的缺失 96
第四章 对话肖仁福:民间的立场与仕途的救赎 101
点将词:致敬肖仁福 101
第一节 无法回归的故土与文学的乡村经验 102
第二节 官场小说的非文学元素 106
第三节 卡夫卡“虫子”与“主我意识”的丧失 110
第四节 小说的丰富性与流行的亚文化 115
第五节 叙事的“回漩状态”与机关生态的“厚描述” 119
第六节 市场操控的书名与经典写作的悖论 123
第五章 对话何立伟:诗学的情怀与文化的追问 129
点将词:致敬何立伟 129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理由与内在的灵魂 130
第二节 诗歌的马太效应及其乡愁般的怀念 133
第三节 用古典诗学保持人性的高扬 136
第四节 湖湘文化的精神气质 138
第五节 悲剧的力量与留白的韵味 141
第六节 文化母胎的野性生命力 144
第七节 古典主义者的现实情怀 147
第六章 对话余艳:作家的立场与时代的契合 152
点将词:致敬余艳 152
第一节 “红色记忆”的文学价值 153
第二节 历史担当与文化重构 156
第三节 民间叙事的审美愉悦 159
第四节 国家利益与人性的光芒 162
第五节 中国作家的制度优势 164
第六节 重返历史现场 169
第七节 中国梦与湖南故事的契合点 174
第八节 与时代同行,为历史书写 175
第九节 中国经验与人类的共同命运 182
第七章 对话浮石:生存的黑洞与精神的重建 187
点将词:致敬浮石 187
第一节 “文学边缘人”与一本书的“文学事件” 188
第二节 生存文化与艺术的磁力 192
第三节 作家的是非观与现实主义的穿透力 195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下人性的碎裂 197
第五节 “牢狱之灾”与创作中的矛盾心态 201
第六节 精神荒芜的必然性 203
第七节 心灵的挣扎与欲望的黑洞 207
第八节 对现实的不妥协 210
第九节 价值的缺失与重建 212
第十节 裙带文化与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 216
第八章 对话何顿:理想的坚守与野性的呈示 221
点将词:致敬何顿 221
第一节 作家的质问与文学批评的现状 222
第二节 硬朗的叙事风格彰显了社会的荒谬 225
第三节 人物的符号性与命名的象征化 230
第四节 粗痞化话语特征的深层寓意 235
第五节 “元叙述”与“势利型引诱” 240
第六节 创作的立场与底层的声音 244
第七节 “私文学”与“公文学”的价值冲突 249
第八节 怀旧情绪和乌托邦情结 253
第九节 文学的品质与世俗性的幸福指数 256
第十节 被抑制的记忆与血淋淋的现实 258
第十一节 文学大奖、独立人格与作家的墓志铭 260
第十二节 扫去粘连、板结的腐叶 265
第十三节 悲剧精神与庄重的历史 271
第九章 对话彭学明:真诚的歌哭与灵魂的忏悔 277
点将词:致敬彭学明 277
第一节 《娘》是“我”全部真情的歌哭 278
第二节 作品的经典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280
第三节 留在心里的才是最感人的 281
第四节 文学和生命都烙下湘西的文化符号 283
第五节 苦难是一部书,但并非苦难才是书 286
第六节 彻底的忏悔才是对“娘”最大的孝顺 287
第七节 民族身份对精神资源和写作底色的影响 290
第八节 作为汉语教材的范文与文学的道 291
第九节 民族文学有其自身的高度和难度 293
第十节 民族文学的方向 294
第十一节 民族文学的品格 296
第十二节 民族文学精神原点 298
第十三节 评委、审美与艺术质感 299
第十章 对话罗成琰:学术的良知与千秋的情怀 302
点将词:致敬罗成琰 302
第一节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学术规范 303
第二节 中国学界应警惕“大中国沙文主义” 307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责任与勇气 313
第四节 文学的现代性与浪漫主义思潮 319
第五节 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百年中国文学 320
第六节 古今之争与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323
第七节 治学无秘诀,汗水是捷径 328
第八节 做学问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329
第十一章 对话姜贻斌:隐秘的愉悦与悲悯的力量 332
点将词:致敬姜贻斌 332
第一节 第三世界文学的寓言化表达 333
第二节 作家创作的心脏地带与历史真实的记录者 336
第三节 窑山风情中的民族劣根性 340
第四节 方言的喧哗和写作的愉悦 343
第五节 悲悯情怀:文学湘军的淘金梦 346
第六节 诗性的追求与文字的张力 349
第七节 主观情感的澎溢与逆叙事的主题升华 351
第八节 《火鲤鱼》:幸福的期待 355
第九节 文学理想:建构独特的“希腊小庙” 357
结语:湖湘气派与文学湘军的中国经验 362
参考文献 367
总跋:阳光多灿烂,生命就有多灿烂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