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范围 4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 7
第一章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理论和知识 9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 9
一、植物细胞的分化 9
二、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10
三、植物胚状体 11
四、植物组织培养 12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2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 12
二、全能性的表达 13
三、全能性的实现 16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和类型 19
一、植物组织培养途径 19
二、植物组织培养类型 20
第二章 组培实验室设计、所需仪器设备及用具 23
第一节 实验室设计 23
一、组培实验室选址 23
二、实验室基本结构及要求 23
第二节 所需仪器设备及用具用品 28
一、仪器设备 28
二、器皿器械 34
三、其他用品 40
第三节 不同规模组织培养室设施仪器设备的配备 40
第三章 培养基成分、种类及选择 43
第一节 培养基成分 43
一、无机营养元素 43
二、铁盐及螯合剂 45
三、有机成分 46
四、糖 47
五、琼脂 48
六、植物激素 49
七、pH值 52
八、其他成分 52
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及特点 54
一、培养基的种类及特点 54
二、常用的基本培养基 55
第三节 最佳培养基的选择及设计 61
一、培养基选择 62
二、植物激素配比的选择 62
三、糖浓度的选择 63
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64
第一节 实验室的清洁及器皿的清洗 64
一、实验室的清洁 64
二、器皿的清洗及灭菌 64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65
一、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65
二、培养基的配制 68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 69
一、外植体的选择 69
二、外植体的灭菌 72
第四节 接种 75
一、接种室的消毒 75
二、接种程序 75
第五节 培养 76
一、温度 77
二、光照 77
三、湿度 78
四、渗透压 79
五、pH值 79
六、氧气和其他气体 79
第六节 继代培养和分化培养 80
一、组织培养途径 80
二、植物材料 81
三、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81
四、继代培养时间长短 82
五、培养季节的影响 82
第七节 壮苗与生根培养 82
第八节 试管苗的移栽 84
一、试管苗炼苗 85
二、移栽 90
第九节 试管苗移栽后的管理 94
第五章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技术 96
第一节 植物脱毒的意义 96
第二节 植物脱毒的途径 97
一、热处理法 97
二、低温处理法 98
三、茎尖培养脱毒 99
四、愈伤组织脱毒 99
五、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100
第三节 茎尖培养脱毒程序 100
一、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100
二、茎尖剥离 101
三、茎尖培养 101
第四节 脱毒苗的鉴定 102
一、指示植物法 102
二、抗血清鉴定法 104
三、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105
第五节 脱毒苗的栽培及病毒再感染防治 105
第六章 植物组织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108
第一节 花粉、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 108
一、概况 108
二、花药培养 111
三、花粉培养 114
第二节 胚胎培养 117
一、离体胚培养 117
二、胚乳培养 121
三、胚珠和子房培养 124
四、离体授精 126
第三节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28
一、植物原生质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9
二、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和植株再生 131
三、原生质体的融合 141
第七章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可能解决的办法 149
第一节 污染及其克服的措施 149
一、细菌污染 149
二、真菌污染 150
第二节 玻璃化现象及其克服的措施 151
一、玻璃化苗的特点 152
二、玻璃化的原因 153
三、玻璃化防治方法 155
第三节 褐变现象及其解决办法 156
一、褐变发生的原因 157
二、控制褐变的措施 159
第四节 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及改进措施 160
实验1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MS培养基) 163
实验2 培养基的制备 167
实验3 无菌种子发芽 171
实验4 愈伤组织诱导 174
实验5 茎段培养 176
实验6 球根培养 178
实验7 分化培养 181
实验8 生根培养 183
实验9 组培苗出瓶移栽及管理 186
实验10 茎尖脱毒培养 188
实验11 褐化现象观察 192
实验12 污染现象观察 195
实验13 幼胚培养 197
实验14 花药培养 200
实验15 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技术 203
附录1 常用英文缩写及中文意义 207
附录2 植物激素浓度换算表 208
参考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