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于光远 1
导言 历史巨变与严峻挑战 1
序二 杜润生 13
第一章 农村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 13
一、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 13
建国初期遇到与建党初期相似的问题 13
一场争论引出一个决议 19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28
二、二元结构中的二等公民 32
农业的历史与历史的农民 32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35
李云河与“浙江三杰” 40
“牛尾巴长在牛脑袋上” 43
三、“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 47
一个普通的丰产典型 48
“农业学大寨运动” 52
从“农业学大寨”到“普及大寨县” 54
“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 57
四、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63
“两个凡是”与继续“普及大寨县” 65
改革的预演 67
关于真理标准讨论 69
拨乱反正与摸着石头过河 71
第二章 安徽为什么成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77
一、“左”倾错误的重灾区 77
凤阳:安徽的缩影 78
人民公社章程与刮“五风” 81
小岗村的真实记录 88
二、救命而又短命的“责任田” 92
“责任田”的由来 92
关于“责任田”的辩护和批判 95
两封寄给毛泽东的信 101
三、万里与“省委六条” 106
万里走马上任 106
调查研究,制订“省委六条” 110
必须对本省人民负责 112
政策的威力 116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的书面意见 119
四、艰难的第一步 121
借地度荒诱发包产到户 121
《人民日报》能管你们吃饭吗? 122
两次关于包产到户的对话 127
小岗的包干到户 131
第三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1979—1984) 139
一、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大争论 139
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 139
新的矛盾和斗争 143
大争论导致大发展 150
二、从“不许”、“不要”到“有条件允许”,再到“全部放开” 157
为什么包干到户最受欢迎 157
关键仍然是领导 158
大规模下乡调查 164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进军 168
三、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172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演变 173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177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理论意义 179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183
四、五个1号文件的产生和终结 188
为什么要连续五年发1号文件 189
改革的市场取向日趋明晰 194
“1号文件很好,2号文件好狠” 197
无可奈何的“双轨制” 200
第六个“1号文件” 205
第四章 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开拓(1985—1991) 207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是有商品的计划经济 208
改革深化要求观念更新、理论创新 208
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 212
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214
争论仍然在继续中 219
症结所在 222
二、粮食问题的症结和出路 222
实质上在于如何对待农民 224
出路何在 228
三、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37
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独特道路 238
为什么乡镇企业是异军突起 244
乡镇企业的模式和面临的挑战 247
四、县级综合改革:不幸中的幸事 250
是不是第三块石头? 250
探索性的局部试点 253
“搭台唱戏”与“脱钩不下马” 255
后来居上的山东县级改革 259
五、外向型经济与民工潮 266
外向型经济中的乡镇企业 267
内陆、边疆的开放与开发 272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74
六、地区差距与扶贫开发 278
如何看待地区差距 278
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 284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1992—1998) 289
一、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8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289
多元经济蓬勃发展 293
股份合作制普遍兴起 299
二、经济泡沫与“软着陆” 301
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 302
农民负担屡减不下 305
“软着陆”:宏观调控改善、加强的成果 308
三、十五大前后 312
邓小平未能亲见香港回归 312
十五大在理论上的新突破 314
十五大强调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16
村民自治值得重视 320
推进法治,遏制腐败 323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轨并进 326
四、小城镇与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328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特色 329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升级 332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 334
农村城市化的前景 338
结语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341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