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用书 地方自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应笃著
  • 出 版 社:台湾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地方自治史的发展 1

第一节 欧美的地方自治 1

一、英国地方自治的发源 1

二、法国地方自治的缓进 4

三、美国地方自治的登峰造极 6

第二节 中国的地方自治 12

一、中国历代地方行政的自治史迹 12

二、中国地方自治史的演进 26

第二章 地方自治的意义 44

第一节 地方 44

第二节 自治 46

第三节 地方自治 47

一、地方自治词义的辨析 47

二、地方自治的定义 50

第四节 中国地方自治 52

一、以中国所辖法定区域的居民,组织地方自治团体,为实施地方自治的主体 53

二、以法律规定为地方自治实施的范围 55

三、以中央政府为地方自治的监督 59

四、以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分工合作为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方式 61

五、以直接民权督策地方自治的进行 62

六、以谋建设地方,实行三民主义为地方自治的目的 63

第三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要素 66

第一节 区域 66

一、自治区域的意义 66

二、自治区域的划分标准 67

三、自治区域的整理 70

四、自治区域与国家行政区域的区别 71

五、吾国地方行政区划现况 72

第二节 居民 75

一、居民的意义 75

二、居民的种类 75

三、居民的权利义务 76

四、居民与公民的区别 77

五、公民特定资格的解释 78

第三节 自治权 81

一、自治权的意义 81

二、自治权的授与方式 82

三、自治权行使的限制 89

第四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性质 92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意义 92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性质 93

一、从地方组织上研究 93

二、从地方制度上研究 102

第五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组织 105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组织概念 105

一、组织 105

二、地方自治团体组织 106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组织的要件与分析 107

一、组织的要件 107

二、组织的分析 108

第三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组织型态 109

一、立法机关的组织型态 109

二、行政机关的组织型态 112

三、省县市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型态 115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组织概要 117

一、立法机关 117

二、行政机关 142

第六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 159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概念 159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人事制度的建立 161

第三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任选 163

一、公务人员的任用 163

二、公职人员的选举 166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训练 171

一、人事训练机构 171

二、人事训练编组方法 172

三、人事训练要旨 173

四、人事训练课程 173

五、人事训练对象 174

六、人事特别训练 175

第五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考绩 176

一、关於分类职位公务人员的考绩 176

二、关於民选行政首长的考绩 179

第六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薪俸、惩戒、保险、退休与抚恤 183

第七节 各国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制度简述 191

一、英国 191

二、美国 192

三、法国 193

四、日本 194

第七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权责划分 196

第一节 权责划分的意义 196

第二节 权责划分的标准 196

一、中央的权责 197

二、地方的权责 199

第三节 权责划分的问题 202

一、问题的所在 202

二、问题的解决途径 203

第四节 民主国家的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 209

一、大陆制国家的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 209

二、英美制国家的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 211

第八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会议法则 214

第一节 会议法则的意义 214

第二节 会议法则的渊源 217

第三节 会议法则的功用 218

一、发扬民主精神 218

二、表现和谐秩序 220

三、增进议事效能 222

第四节 会议法则的程序 222

一、动议的步骤 223

二、讨论 224

三、表决 225

第五节 会议法则的基本原则 226

一、服从多数 226

二、尊重少数 227

三、重视程序 228

四、化异为同 229

第六节 会议法则的改进 230

一、会议法则的改进动机 230

二、会议法则的力求完善 230

第七节 会议法则的时代任务 231

一、适应群众活动时代的需要 231

二、适应民主时代的需要 232

三、适应科学时代的需要 232

第九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选举 234

第一节 选举与选举权的概念 234

第二节 选举权的性质 235

一、权利说 235

二、职务说 236

三、权利兼职务说 237

第三节 选举的方法 237

一、普通选举 238

二、平等选举 241

三、直接选举 242

四、秘密选举 243

第四节 被选举权 244

一、被选举权的意义 244

二、被选举权与选举权的区别 244

三、被选举权取得的要件 245

第五节 选举投票 252

一、自由投票 253

二、强制投票 253

三、出席投票 254

四、缺席投票 254

第六节 选举区 256

一、种类 256

二、划分方法 258

第七节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 259

一、地域代表制 259

二、职业代表制 265

第八节 选举与提名 267

一、选举提名的概念 267

二、美国的提名制度 268

三、英国的提名制度 269

四、中国采行的制度 270

第九节 选举监察 272

一、选举监察的概念 272

二、选举监察机关的组织 273

三、选举监察机关的职权 275

四、选举监察制度的借镜 276

第十节 选举诉讼 278

一、选举诉讼的概念 278

二、选举法规关於诉讼的规定 279

三、民主国家选举诉讼审判的法例 280

第十一节 妨害选择的取缔与处罚 284

一、妨害选举的取缔与处罚的概念 284

二、妨害选举取缔的规定 285

三、妨害选举的处罚 287

四、民主国家妨害选举取缔及处罚的法例 288

第十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罢免 297

第一节 罢免权的概念 297

第二节 中国罢免权的行使 298

一、罢免人及被罢免人 298

二、罢免案提出应具备的手续 299

三、罢免案之连署与处理 300

四、罢免事务的办理 301

五、罢免案投票与结果的处理 302

六、罢免无效与罢免诉讼 303

第三节 民主国家的罢免制度 304

一、罢免权行使的对象 304

二、罢免权行使的限制 307

第四节 罢免权的实施方法 311

第五节 罢免权行使的一般概况 313

一、民主国家的罢免情况 313

二、中国的罢免情况 314

第十一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创制 316

第一节 创制权的概念 316

第二节 中国地方自治团体创制权的行使 318

一、研订创制法规的由来 318

二、创制法规的内容 318

第三节 民主国家的创制制度 327

一、创制的对象 327

二、创制的形式 330

三、创制的范围 331

四、创制的方法 336

五、创制案签署与通过的额数 338

第四节 创制权实施的情况 340

一、创制案各国实施的概况 340

二、创制案不为人民乐於接受的原因 342

第十二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复决 343

第一节 复决权的概念 343

第二节 中国地方自治复决权的行使 344

一、研订复决法规的由来 345

二、复决法规的内容 345

第三节 民主国家的复决制度 349

一、复决的范围 349

二、复决的种类 351

三、复决案的提出 354

四、复决的限制 356

五、复决的程序 358

第四节 复决案的实施情况 359

一、采行宪法复决的情况 360

二、采行普通法律复决的情况 361

三、复决案实施的趋势及其原因 361

四、复决制对於民主政治的贡献 362

第十三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事业 364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事业的意义 364

第二节 地方自治法规所规定的自治事业 365

一、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的规定 365

二、省县自治通则草案的规定 368

三、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的规定 371

第三节 地方自治事业及其完成的标准 374

第四节 地方自治事业的发展与督导考核 380

一、督导考核地方自治事业的主要目的 381

二、督导考核地方自治事业的办法 382

第五节 地方自治事业发展的趋向 387

一、确立事业的重心 387

二、实行地方自治事业的新政策 388

第六节 民主国家的地方自治事业 391

一、英国的地方自治事业 391

二、法国的地方自治事业 393

三、美国的地方自治事业 395

四、日本的地方自治事业 398

第十四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财政 400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财政概说 400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税源划分 401

一、民主国家自治税源的划分制度 401

二、中国地方自治财政的税源划分 403

第三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补助款 409

一、县(市)部分 410

二、乡镇(市)部分 411

第四节 公共造产 412

一、公共造产的意义 413

二、公共造产的事业种类 413

三、公共造产的成效 413

四、公共造产的资金 414

五、公共造产的土地与劳力 415

六、公共造产收益的处理 415

第五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财务管理 416

一、预算与会计 416

二、决算与审计 417

三、公库制度 418

第六节 民主国家的自治财政概述 419

一、英国的自治财政 419

二、美国的自治财政 421

三、法国的自治财政 423

四、日本的自治财政 425

第十五章 地方自治团体的监督 428

第一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监督意义 428

第二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监督方式 429

一、立法监督 429

二、行政监督 432

三、司法监督 436

四、考试监督 441

五、监察监督 442

第三节 地方自治监督权的分类 443

一、一般性监督权的分类 443

二、中国地方自治监督权的分类 444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的监督趋势 446

一、地方自治团体监督的新趋势 446

二、地方自治团体监督新趋势的因素 446

第十六章 地方自治的指导方针——国父地方自治学说 449

第一节 地方自治的有关名词释义 449

第二节 地方自治的哲学基础 452

第三节 地方自治的伦理观念 454

第四节 地方自治的民本思想 456

第五节 地方自治的法治主义 458

第六节 地方自治的自由真谛 460

第七节 地方自治的平等新义 462

第八节 地方自治的均权制度 463

第九节 地方自治的权能划分 465

第十节 地方自治的直接民权 467

第十一节 地方自治的组织体系 470

第十二节 地方自治的人事管理 472

第十三节 地方自治的职务分类 475

第十四节 地方自治的土地政策 477

第十五节 地方自治的社会福利 479

第十六节 地方自治的教育主张 481

第十七节 地方自治的经济建设 484

第十八节 地方自治的财政来源 492

第十九节 地方自治的实施程序 495

第二十节 地方自治的运用方式 497

第二十一节 地方自治的理想目标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