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裕泉,樊正忠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040024489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遗传学研究的内容 1

1.1.1 遗传学的定义 1

1.1.2 遗传学的形成和发展 2

1.1.3 遗传学的分支 3

1.2 遗传学研究的方法 4

1.3 遗传学研究的意义 5

1.3.1 遗传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5

1.3.2 遗传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6

第2章 细胞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11

2.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1

2.1.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 11

2.1.2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作用 12

2.2 组成细胞的分子 13

2.2.1 水 14

2.2.2 无机盐及其离子 14

2.2.3 糖类 15

2.2.4 蛋白质 17

2.2.6 脂类 21

2.2.5 核酸 21

2.3 组成细胞的三大系统 23

2.3.1 微膜系统 25

2.3.2 微梁系统 33

2.3.3 微球体系统 35

2.4 染色体的结构 36

2.4.1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37

2.4.2 染色体的构型变化 38

内容提要 42

习题 43

3.1.1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44

第3章 染色体的行为 44

3.1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 44

3.1.2 染色体的形态分类 45

3.1.3 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 46

3.1.4 染色体的组型和带型 50

3.2 真核生物的细胞增 54

殖——有丝分裂 54

3.2.1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5

3.2.2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8

殖——减数分裂 59

3.3 真核生物的有性生 59

3.2.3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59

3.3.1 减数分裂的概念 60

3.3.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61

3.3.3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64

3.3.4 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 65

3.3.5 哺乳动物的有性生殖 67

内容提要 71

习题 71

第4章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73

4.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74

4.1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74

4.1.2 杂交图式及其符号 81

和术语 81

4.2 分离现象的解释 82

4.2.1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82

4.2.2 一对遗传因子的遗 83

传分析 83

4.2.3 基因型和表现型 84

4.2.4 基因行为与染色体 85

行为的平行关系 85

4.3.1 测交法 86

4.3 分离规律的验证 86

4.3.2 自交法 87

4.3.3 F1花粉鉴定法 88

4.3.4 粗糙脉孢霉子囊孢 89

子鉴定法 89

4.3.5 分离规律的实质 90

4.4 孟德尔试验的科学性 91

与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91

4.4.1 孟德尔试验的科学性 91

4.5 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发 92

展和扩充 92

4.4.3 3∶1为近似值的原因 92

4.4.2 3∶1实现的基本条件 92

4.5.1 不完全显性 93

4.5.2 共显性 94

4.5.3 镶嵌显性 96

4.5.4 复等位基因 96

4.5.5 致死基因 101

4.5.6 分离规律的表现形式 102

境的关系 103

4.6.1 环境对基因型效应的影响 103

4.6 遗传性状的表现与环 103

4.6.2 表现度和外显率 104

4.6.3 反应规范与表型模写 104

4.7 分离规律的应用 106

4.7.1 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06

4.7.2 在人类性状传递中的应用 106

内容提要 109

习题 110

5.1.1 杂交试验现象的观察 112

性状的杂交试验 112

5.1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 112

第5章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112

5.1.2 杂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113

5.2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14

5.2.1 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假说 114

5.2.2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115

5.3 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116

5.3.1 测交法 116

5.3.2 自交法 117

5.4 多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分析 118

5.5 统计学原理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119

5.5.1 概率的应用 120

5.5.2 二项式展开的应用 123

5.5.3 x2测验(卡方测验) 125

5.6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128

5.6.1 基因互作与互作基因 128

5.6.2 基因互作的类型 129

5.6.3 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135

5.7 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136

5.7.1 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上的应用 136

5.7.2 自由组合规律在杂交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36

内容提要 137

习题 138

第6章 连锁和交换规律 139

6.1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139

6.1.1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139

6.1.2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139

6.2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144

6.2.1 交换的概念 144

6.2.2 斯特恩(stcrn)的果蝇实验 144

6.3 交换值及其测定 145

6.3.1 交换值的概念 145

6.3.3 对交换值的理解 146

6.3.2 交换值的测定 146

6.4 基因定位和基因连锁图 147

6.4.1 基因定位的概念 147

6.4.2 基因定位的方法 147

6.4.3 交换和干涉 152

6.4.4 基因连锁群和连锁图 152

6.5 连锁和交换规律的应用 155

6.6 遗传学中三个规律之间的关系 156

6.6.1 三个遗传规律之间的区别 156

习题 157

内容提要 157

6.6.2 三个遗传规律之间的联系 157

第7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59

7.1 性别决定 159

7.1.1 性染色体 159

7.1.2 性别决定的方式 160

7.2 性别的控制和识别 166

7.2.1 性别的控制 166

7.2.2 性别的识别 167

7.3.1 伴性遗传的概念 168

7.3.2 动物的伴性遗传 168

7.3 伴性遗传 168

7.3.3 人的伴性遗传 171

7.3.4 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173

7.3.5 限雄遗传 173

7.3.6 从性遗传 175

内容提要 175

习题 176

8.2 细胞质遗传的实例 177

8.2.1 紫罗兰的母系遗传 177

8.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177

第8章 细胞质遗传 177

8.2.2 紫茉莉的叶绿体遗传 178

8.2.3 脉孢霉的线粒体遗传 179

8.3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80

8.4 质基因与核基因的互作关系 181

8.5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183

8.5.1 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的类型 183

8.5.2 核质互作不育的遗传机制 186

8.5.3 雄性不育在作物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186

内容提要 188

习题 188

9.1.1 小麦粒色的遗传试验 189

第9章 多基因遗传 189

9.1 数量性状 189

9.1.2 数量性状与微效基因 190

9.2 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191

9.2.1 平均数(?) 192

9.2.2 方差(V)和标准差(S) 192

9.2.3 遗传率 193

9.3 微效基因数量效应的分析 195

9.3.1 微效基因数的估算 195

9.3.2 微效基因的作用方式 196

9.4.1 超亲遗传现象 197

9.4 超亲遗传——杂种优势 197

9.4.2 超亲遗传学说 199

内容提要 199

习题 200

第10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02

10.1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地位 202

10.1.1 现代遗传学的兴起 202

10.1.2 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202

10.2.1 细菌遗传物质的分布 205

10.2.2 细菌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基因作用 205

10.2 细菌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基因作图 205

10.3 病毒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基因作图 215

10.3.1 DNA或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15

10.3.2 病毒的繁殖方式 217

10.3.3 病毒对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传递 218

10.3.4 病毒DNA分子基因重组作图 220

内容提要 221

习题 222

第11章 DNA分子的特性和复制 223

11.1.1 核酸的种类 224

结构 224

11.1 DNA分子的成分和 224

11.1.2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 225

11.2 DNA分子的结构特 227

性 227

11.2.1 碱基配对的偶联性 227

11.2.2 碱基序列的重复性 229

11.2.3 碱基上基团的可变性 230

11.2.4 双链DNA的变 231

性和复性 231

11.2.5 双链DNA的变构性 232

11.2.6 双链DNA分子中的极性 233

11.3 DNA分子的复制 234

11.3.1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234

11.3.2 DNA分子的双向复制 236

11.3.3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38

11.3.4 DNA分子的复制体 242

11.4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 242

11.5 φX174单链环状 245

DNA滚环复制模型 245

内容提要 245

习题 246

第12章 基因的表达 248

12.1 基因与性状 248

12.2 基因的转录 251

12.2.1 基因的转录——RNA的合成 251

12.2.2 不对称转录 253

12.2.3 RNA分子的种类和转录酶 253

12.3 RNA分子的加工 254

12.3.1 mRNA前体分子的加工 254

12.3.2 tRNA前体分子的加工 255

12.3.3 rRNA前体分子的加工 258

12.4 逆转录 260

12.5 遗传密码 261

12.5.1 密码子 261

12.5.2 密码子的破译 261

12.5.3 密码子的分类 263

12.5.4 遗传密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64

12.6 基因的翻译——蛋白质的合成 264

12.6.1 起始阶段 264

12.6.2 合成阶段 267

12.6.3 终止阶段 268

内容提要 269

习题 270

第13章 基因活性的调节 271

13.1 基因活性的程序 272

13.1.1 T4噬菌体的基因活性程序 272

13.1.2 乳酸脱氢酶基因活性的差异 272

13.1.3 人体血红蛋白基因活性的消涨关系 274

13.2 原核生物基因活性的调节 274

13.2.1 操纵子的组成 275

13.2.2 分解代谢过程中操纵子的调控 277

13.2.3 合成代谢过程中操纵子的调控 277

13.3.1 基因复制的调控 278

13.3 真核生物基因活性的调节 278

13.3.2 基因转录调控 283

13.3.3 基因翻译调控 286

内容提要 287

习题 288

第14章 基因突变 289

14.1 基因突变的类型 290

14.1.1 根据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分类 290

14.1.2 根据基因突变的表型效应分类 290

14.1.3 根据基因突变的遗传密码分类 291

14.2.1 根据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检测 293

14.1.4 根据基因突变的碱基类型分类 293

14.2 基因突变的检测 293

14.2.2 根据顺反子互补测验进行检测 294

14.3 基因突变的机理 295

14.3.1 物理因素诱发突变 296

14.3.2 化学因素诱发突变 298

14.3.3 生物因素诱发突变 300

14.4 基因损伤的修复 302

14.4.1 光复活修复 303

14.4.2 切除修复 303

14.4.3 复制后重组修复 304

14.5 基因突变的部位和时间 305

14.5.1 基因突变发生的部位 305

14.5.2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306

内容提要 308

习题 308

第15章 染色体畸变 310

15.1 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310

15.1.1 缺失 310

15.1.2 重复 312

15.1.4 易位 313

15.1.3 倒位 313

15.2 染色体数目的畸变 317

15.2.1 整倍体染色体畸变 318

15.2.2 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变 320

15.2.3 两性嵌合体(两性人)染色体畸变 325

15.3 染色体遗传病的检查 326

15.4 大麦三体杂交育种 327

内容提要 328

习题 329

16.1.2 代谢水平上的基因概念 330

16.1.1 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概念 330

16.1 基因的相对概念 330

第16章 基因的概念和遗传工程 330

16.1.3 DNA分子水平上的基因概念 333

16.2 遗传工程 334

16.2.1 细胞工程 334

16.2.2 基因工程 338

内容提要 344

习题 345

第17章 群体遗传 346

17.1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346

17.2 哈迪-威恩伯格基因平衡定律 347

17.3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 350

17.4 自交群体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351

17.5 互交群体中隐性致死基因的传递 351

17.6 近亲婚配遗传病风险的估算 354

内容提要 356

习题 357

第18章 生物的进化 358

18.1 生命的起源 358

18.1.1 地球的形成和发展 358

18.1.2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359

18.1.3 原始生命的诞生 361

18.2 生物进化的历程 363

18.1.4 原始生命的遗传物质 363

18.3 生物进化的证据 364

18.3.1 分类学 364

18.3.2 比较解剖学 365

18.3.3 地质古生物学 365

18.3.4 胚胎学 365

18.3.5 细胞学 365

18.3.6 分子遗传学 367

18.4.1 获得性状遗传学说 375

18.4 生物进化的学说 375

18.4.2 自然选择学说 376

18.4.3 现代达尔文主义 377

18.4.4 中性突变学说 379

18.5 哺乳动物的进化 380

18.5.1 灵长目的进化 380

18.5.2 人类的进化 386

18.5.3 人类进化的动力 391

18.5.4 现代人群中的突变和自然选择 392

参考文献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