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原子核、放射性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 1
一、引言 1
二、原子核的一般性质 1
(一)原子核的结构 1
(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2
(三)同位素 3
(四)原子核的质量 4
(五)原子核的其他基本性质 4
三、原子核的分类 5
(一)导言 5
(二)同位素的分类及核力 7
(三)同位素比例 10
(四)比放射性及原子百分超 11
四、放射性 12
(一)放射性衰变的种类 12
β衰变;γ衰变;α衰变 16
(二)衰变基本规律 16
(三)半衰期及平均寿命 17
(四)放射性反应链 20
(五)分支蜕变 21
(六)放射性单位 22
五、核反应 24
六、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28
(一)概论 28
(二)中子源 30
核的反应;α粒子反应 31
(三)中子反应 31
铀裂变反应;铍与氘核的反应;锂与氘核的反应;氘与氘 31
慢中子俘获;发射质子的中子俘获;发射α粒子的中子 34
俘获;发射中子的中子俘获;核中子的多次射出;结束语 34
七、氘核引起的核反应 34
(一)概论 34
(二)氘核反应 36
反应的产率及竞争作用 39
八、靶子技术和放射化学 39
(一)靶化学 39
子的氘核俘获;氘核俘获后多次中子发射;氚发射;氘核 39
发射质子的氘核俘获;发射中子的氘核俘获;发射α粒 39
(二)用齐拉德-查莫尔斯法分离同位素 42
(三)放射化学要点 46
同晶形取代;表面吸附;反常取代 50
参考文献 50
第二章 示踪原子的辐射特征 52
一、引言 52
二、β射线 54
(一)β射线的性质 54
(二)β粒子的吸收 55
(三)β粒子散射方面的一些情况 60
三、γ射线 61
(一)γ射线的性质 61
(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62
参考文献 66
简单的综述;γ射线的散射和吸收 66
第三章 同位素的测定 68
一、引言 68
二、放射性的测定 68
(一)基本现象 68
(二)基本的仪器 70
概论;盖革-弥勒管;G-M管的构造和运用;正比计数器; 85
验电器和静电计 85
(三)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分析——闪烁计数器 85
(四)辅助的仪器 91
(五)对放射性测定的校正 93
(六)放射性测定的统计学问题 102
分辨时间;本底校正;效率的变化;吸收损失;样品的几何 102
位置 102
(七)放射性测定中的标准源和示踪剂强度的测定 106
(八)放射自显影术 108
引言;实验步骤;限制和展望 115
三、稳定性同位素的测定 115
(一)引言 115
(二)密度法 116
(三)电磁分析法 118
参考文献 121
第四章 辐射的危害性 123
一、概论 123
二、保健物理仪器 126
三、剂量的计算 127
四、屏蔽 130
参考文献 131
第五章 重要实验技术 133
一、概论 133
二、放射性测定样品的制备方法 133
三、气体计数 136
四、真空技术的一些注意事项 137
五、标记物质的燃烧 137
六、气体计数用的测定装置 140
参考文献 141
一、示踪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142
第六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化方面,第一部分 142
二、生化方面的应用 144
(一)对一般示踪物的要求 144
(二)主要的局限性 145
(三)细胞成分的动态及“代谢库”的观念 150
(四)前身-产物的研究 152
(五)代谢循环及中间产物的探测 162
(六)同位素竞争法 173
(七)奥格斯通假说 175
(八)生化平衡的可逆性 178
(九)酶的作用机制 182
(十)同位素稀释法 188
(十一)结束语 196
一、中间代谢中的专题 197
(一)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197
第七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化方面,第二部分 197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212
(三)卟啉的生物合成 227
(四)结束语 239
二、对于用示踪方法研究中间代谢的一些批判性的意见 239
参考文献(第六章及第七章) 245
第八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理学及医学方面 247
一、引言 247
二、生理学方面的应用 247
(一)通透性、吸收和分布的研究 247
(二)利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细胞内外间隙 256
(三)代谢更新与完整机体的关系 258
(四)输运的研究 260
三、临床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261
(一)循环时间的测定:毛细管运输 261
(二)摄取、积聚和排泄,特别是应用到放射治疗及临床诊断上的有关问题 263
(三)血液学中的应用 269
血液生理学;血容量的测定 276
(四)免疫学的研究 276
四、专题和结束语 278
(一)糜烂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278
(二)青霉素的作用方式及生物合成 279
(三)代谢促进剂的影响 282
(四)病毒代谢和生物合成 282
(五)化学特效药物应用中的酶作用基础 285
(六)结束语 287
参考文献 288
第九章 氢的同位素 289
一、引言 289
二、氘的测定 291
三、氚的测定 294
四、氘和氚作为氢的示踪剂 296
五、氘和氚作为碳的辅助示踪剂 299
六、氢同位素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有关的辐射损伤问题 309
参考文献 310
第十章 碳的同位素 311
一、引言 311
二、短寿命的放射性碳(C11) 311
(二)测定 318
(一)引言 318
三、稳定性的重碳(C13) 318
四、长寿命的放射性碳(C14) 319
(一)历史 319
(二)制备与性质 324
(三)C14的测定 325
(四)用于碳示踪研究的有机中间物的合成 330
(五)标记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44
自CO2生物合成糖类及有机酸;高级脂肪酸的生物合 354
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54
(六)降解方法 354
(七)辐射的危害性 359
(二)制备和测定 361
(一)引言 361
一、氧的同位素 361
第十一章 氧、氮、磷和硫的同位素 361
(三)O18作为氧代谢中的示踪物 365
二、氮的同位素 367
(一)引言 367
(二)N15的制备及测定 368
(三)N15作为氮的示踪物 371
三、磷的同位素 372
(一)生产、制备及测定 372
(二)P32作为示踪物 373
(三)辐射的危害性 375
四、硫的同位素 376
(一)制备、性质及测定 376
(二)S35的示踪应用 377
(三)硫的分布、保留及辐射耐受剂量 378
(四)S35-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379
蛋氨酸和高半胱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 382
同型胱氨酸;糜烂剂;生物合成(蛋白质;抗菌素类) 382
(五)体内和体外蛋白质的更新 382
第十二章 在生物学中重要的各种放射性原子核 385
一、引言 385
二、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示踪剂 385
(一)碱金属示踪物的概况 385
(二)制备、性质及测定 386
放射性钠;放射性钾 390
(三)碱土金属示踪剂——镁、钙和锶 390
(一)氟 393
三、卤素的示踪同位素 393
(二)氯 395
(三)溴 397
(四)碘 399
(五)辐射的危害性 402
四、痕量元素 403
(一)引言 403
(二)锰 403
(三)铁 405
示踪研究;示踪同位素 409
(四)钴 409
(五)铜 411
(六)锌 413
(七)钼、钒和钨 415
(八)砷 417
(九)硒、锑和碲 420
(十)银、金和汞 421
(十一)结束语 423
参考文献 423
附录 433
一、放射性单位及标准 433
二、放射化学实验室的典型操作条例 437
三、层析法 441
四、生物学示踪研究中有意义的原子核 451
五、生物学上重要原子核的测定中液体闪烁探测仪的应用 463
名词索引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