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生态学的意义 2
一、生物体与环境间之关系 2
二、生态学的定义 3
三、“生态学”正名 7
第二节 生态学的范围 7
一、广义的生态学范围 7
二、狭义的生态学范围 9
三、生态学的分类 10
四、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1
第三节 学习生态学的目的及其研究之方法 13
一、学习生态学的目的 13
二、研究生态学的方法 14
第四节 生态学的发展史略 17
一、早期的生态学 17
二、文艺复兴後的生态学 18
三、近代的生态学 19
一、专门性的生态学杂志 21
第五节 生态学的新知来源 21
二、一般性的生态学杂志 23
三、论及生态学的科学杂志 27
第二章 环境 36
第一节 非生物环境 36
一、媒质 36
二、基底 37
三、水分 38
四、温度 39
六、气候因子 42
五、日光 42
七、营养因子 45
八、其他非生物因子 50
第二节 生物环境 50
一、生物间相互有利的关系 50
二、生物间相互有害的关系 51
第三节 环境的限制 51
一、不良的环境 53
二、限制的因子 56
三、生物的耐度 57
四、有关限制因子的定律 59
第四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分布 62
第三章 媒质与生物 64
第一节 媒质与环境 64
一、媒质的种类 64
二、基本媒质 64
第二节 空气和水的相对性质 66
一、成分 66
二、性质 66
第三节 压力 67
三、密度 67
一、空气压力随升高而减少 68
二、水中压力随深度而增加 69
第四节 支持力和阻力 72
一、媒质对生物构造和大小的影响 72
二、媒质对生物运动的影响 73
三、媒质通过生物体 74
四、水域中的浮游生物 74
第五节 媒质的移动与运送 78
一、媒质的移动 79
三、媒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81
二、固着的生物 81
四、有害的运送 84
第六节 媒质的磨擦作用 85
一、磨擦作用的类型 85
二、生物对磨擦作用的抵抗 86
第四章 基底与生物 88
第一节 基底与生物之关系 88
一、基底的类型 88
二、生物对基底的反应 90
第二节 水域环境中的基底 92
三、生物对基底的需要 92
四、基底对着生生物的影响 92
一、水域内基底的影响 93
二、基底的破坏 94
三、基底的建立 94
四、水域中生物与基底之关系 95
第三节 陆地环境内的基底 96
一、陆地基底之种类及其影响 96
二、土壤因子 97
第一节 水域环境中所发生的问题 111
第五章 水与生物 111
一、自然水的组成 112
二、调节渗透压的方法 114
三、盐度的限制 116
第二节 水域中的气体和珊瑚礁 117
一、水域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117
二、珊瑚礁的形成 126
三、氢离子浓度 129
一、沼泽和暂时性的小池 130
第三节 两栖的环境 130
二、潮区 131
第四节 陆地环境中所发生的缺水问题 136
一、陆地上的水源 136
二、微气候 142
三、在陆生的环境,生物对缺水的解决办法 144
四、湿度对生物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148
第六章 温度与生物 152
第一节 温度的分布 152
一、生物能容忍的极端温度 152
二、温度的变化 153
第二节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58
一、极端温度的影响 159
二、生物怎样适应极端温度 161
三、有效温度范围内,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69
第三节 温度对於生物分布的影响 174
一、温度限制生物分布的型式 174
二、温度限制的结果 179
第四节 温度与湿度的联合作用 182
一、陆地上的光 185
第一节 光的分布 185
第七章 光与生物 185
二、水中的光 188
第二节 光对生物的影响 193
一、一般的影响 193
二、生物发光力 201
三、定方位 205
四、周期性的变化 209
第三节 紫外线 221
一、紫外线的一般功能 221
二、光活化作用 222
三、紫外线对植物的影响 223
四、紫外线在水中的情形 223
五、紫外线的特殊作用 224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生态观 224
第八章 气候与生物 232
第一节 温度 232
一、平均温度 233
二、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233
四、温度对生物之影响 234
三、凝结温度 234
第二节 降水量 235
一、降水之形成 235
二、降水量之测定 238
三、降水量之分布 239
四、降水分布对生物之影响 239
第三节 气候分类 240
一、全球性气候分区 240
二、中国气候分区 242
三、台湾气候分区 244
一、云的形成 245
第四节 蒸发的湿气 245
二、云的分类 246
三、湿度 247
四、蒸气压差与蒸发作用 248
五、乾燥地区动物之水平衡 249
六、测量蒸发速率 251
第五节 太阳的辐射 252
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子 252
二、辐射线对生物的影响 254
一、大气的分层 257
第六节 风 257
三、测量太阳辐射强度 257
二、对流层内的风 259
三、测量风向及风速 263
四、风之分类 263
五、风对植物之影响 264
第七节 气压 264
一、气压表的装置 265
二、气压的单位 265
三、气压与旋风中心 265
第八节 暴风 266
一、暴风之破坏力 267
二、飓风 267
三、台风 268
第九节 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 270
一、气候因子与水的关系 270
二、气温、风和雨的关系 271
第十节 气候对生物与人类之影响概念 271
一、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271
二、气候对动物的影响 278
三、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279
第九章 营养与生物 281
第一节 营养与环境 281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81
二、营养的方式 283
三、营养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285
四、营养对动物的影响 291
第二节 分解与再生 295
一、分解和转变的过程 296
二、分解的地方 298
三、再生作用 300
第三节 生物地质化学的循环 301
一、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的定量研究 302
二、非必需元素的循环 307
三、有机营养物的循环 307
四、热带的营养循环 308
五、再循环的路径 309
第十章 生物种间的关系 311
第一节 生物间的有利关系—共生 311
一、互利共生 312
二、片利共生 320
第二节 生物间的有害关系 324
一、抗生 324
二、剥削 324
三、寄生 327
四、竞争 333
第十一章 族群生态学:生物种内的关系 338
第一节 族群的起源 338
一、基本生殖的需求 338
二、被动的输送 339
三、主动的运动 340
一、有害的影响 344
第二节 族群数目增加的影响 344
二、有利的影响 347
第三节 族群的特性 354
一、族群密度 354
二、出生率 355
三、死亡率 355
四、年龄分配 359
五、生物潜能 362
八、族群生长 364
六、性别比例 364
七、族群散布 364
第四节 族群密度 365
一、族群的测量 366
二、族群的密度 369
第五节 族群的生长 372
一、族群的生长形式 373
二、族群的生长曲线 373
三、最适的生产 377
一、族群波动的类型 381
第六节 族群的波动性 381
二、引起波动的原因 386
第七节 族群分散 387
一、分散的形式 387
二、分散的原因 390
三、分散的结果 391
第八节 族群在空间上的关系 394
一、空间的需要 395
二、行动圈与势力圈 396
三、与行动圈和势力圈有关特殊行为 400
第十二章 生物群聚 402
第一节 生物群聚的概念 402
一、生物群聚的意义 403
二、生物群聚的形成 403
三、生物群聚中的显要 405
四、交会带和边缘效应 407
五、鸟兽集中区 408
第二节 生物群聚的组成 409
一、生物群聚的大小 409
二、生物群聚的数目 410
三、生物群聚的组成分子 411
第三节 生物群聚的分析 412
第四节 生物群聚内种的分歧性 414
一、种的分歧理论 415
二、种族分歧的成分 415
三、功能关系对分歧性的影响 417
第五节 生物群聚的分类 417
一、生物群聚的类型 417
二、生物相及其类型 420
三、我国陆地生物相 429
第六节 生物群聚的分层 433
一、草原群聚的分层 435
二、森林群聚的分层 436
第七节 生物群聚的周期性 437
一、季节性的周期 438
二、日周期 440
第八节 威胁生物群聚的因素 442
一、人口膨胀与科技发达 443
二、环境的改变 443
三、环境污染 445
第十三章 生态的消长 447
第一节 生态消长的概念 447
一、生态消长的意义 447
二、有关消长的词汇 448
三、消长的简单模型 448
四、生态消长的重要性 450
第二节 消长的趋向及其原因 451
一、生物种数随消长演进而变化 452
三、种的数目随消长而增加 454
二、有机物质和生物量随消长而增加 454
四、消长对群聚净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影响 455
第三节 消长的过程及其所造成群聚类型 455
一、基本的消长 455
二、实际的消长过程 456
三、生态消长的改变 458
四、消长所造成的群族类型 460
第四节 消长的类型 462
一、依生命潜力为之标准而分类 463
二、依生物群聚种类之标准而分类 465
三、特殊生育地所发生的生态消长 469
三、地位 470
第五节 相关消长 473
一、消长的理论 473
二、消长的时间 475
三、巅峰群聚的稳定性 475
四、微消长 476
第十四章 动态的生态系 478
第一节 生态系的基本概念 478
一、基本的步骤 478
二、生态系的组成 478
四、食物链与食物网 481
五、营养层次 484
第二节 生态系的循环 487
一、物质的循环 487
二、能量的流动 489
三、海洋的生态循环 492
第三节 生态系的生产力 494
一、静态的生产量 495
二、物质的移去 497
三、生产速率 500
四、初级生产力的实际测量法 504
五、地区性生产力的差异 507
第十五章 生态学的应用 512
第一节 消极方面的应用 512
一、维护自然的平衡 513
二、防治环境污染 518
三、防止人口膨胀 534
第二节 积极方面的应用 538
一、保育天然资源 539
二、发展观光事业 554
三、开拓人类活动空间 558
第三节 生态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60
一、生态学与教育 561
二、生态学与政治 561
三、生态学与军事 562
四、生态学与公共工程 563
五、生态学与公共卫生 565
中文索引 566
英文索引 581
参考资料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