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用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詹万生主编;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0782468
  • 页数:999 页
图书介绍: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组编。

目录 1

第一篇 德育原理篇 3

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3

(二)德育思想和德育原理的发展 5

(三)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 9

二、德育的本质 10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10

(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3

(三)思想品德的培养 16

三、德育功能及其地位 19

(一)德育功能观 19

(二)德育的个体功能 20

(三)德育的社会功能 23

(四)德育地位及其功能的发挥 30

四、德育的过程及其规律 33

(一)德育过程概述 33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35

五、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41

(一)德育目标 41

(二)德育任务和内容 46

六、德育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53

(一)德育原则概述 53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 55

(三)德育方法 62

七、德育途径与德育网络 72

(一)学校德育途径 73

(二)校外德育途径 77

(三)德育网络 84

八、德育管理与德育评价 87

(一)德育管理 87

(二)德育评价 96

九、建国后德育40年回顾与展望 99

(一)建国17年的德育概况 99

(二)文革10年对德育的影响 103

(三)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 105

第二篇 德育管理篇 113

一、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13

(一)德育管理的含义和目的 113

(二)德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14

(一)德育管理的目标 118

二、中小学德育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过程 118

(二)德育管理的任务 120

(三)德育管理的过程 125

三、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原则 129

(一)德育管理原则概述 129

(二)德育管理的原则 131

四、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37

(一)德育管理方法概述 137

(二)德育管理掌握情况的方法 140

(三)德育管理的一般方法 148

(四)德育管理现代科学的方法 151

五、中小学德育管理的系统、层次和组织机构 155

(一)德育管理的系统与层次 155

(二)德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158

(三)德育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64

六、中小学德育计划的管理 168

(一)德育计划概述 168

(二)制订德育计划的依据、要素和基本要求 172

七、中小学德育队伍的管理 177

(一)德育队伍管理概述 177

(二)德育队伍的管理 180

八、中小学德育规章制度的管理 183

(一)德育规章制度概述 183

(二)充分发挥德育规章制度的效能 187

九、中小学德育管理与校风 189

(一)校风概述 189

(二)校风的形成 191

(一)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195

十、中小学德育管理与教学 195

(二)加强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197

十一、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管理 201

(一)德育活动概述 201

(二)加强德育活动的管理 202

十二、中小学德育管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07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07

(二)加强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指导与协调 209

十三、中小学德育管理与校园文化环境 212

(一)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 217

十四、中小学德育质量评价 218

(一)德育质量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218

(二)德育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219

(三)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方案 227

(四)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评价方案 231

第三篇 班级德育篇 239

一、班级德育概述 239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意义 239

(二)班级德育力量的构成及组织 240

(三)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241

二、班级德育规律 245

(一)认识教育对象 245

(二)掌握班级规律 252

三、班主任的完美形象 261

(一)热爱班主任工作 262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265

(三)完美的人格 268

(一)热爱学生的原则 274

四、班级的德育原则 274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280

(三)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281

(四)各方面教育力量相一致的原则 283

五、班集体的建设 285

(一)班级德育目标 285

(二)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 287

(三)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289

(四)合理利用非正式集体 290

(五)在班级间的相互联系中建设班集体 292

六、班级德育活动 293

(一)班级德育活动的理性认识 294

(二)班级德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296

(三)班级德育活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299

(一)班级工作计划 303

七、班级德育常规 303

(二)学生品德评定法及三好生评选工作 305

(三)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308

(四)班级其他制度的建立 309

八、后进生的转化 310

(一)提高对转化后进生问题的认识 310

(二)怎样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313

(三)转化后进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318

九、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322

(一)班主任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23

(二)赋予“师爱”更多的理性色彩 327

(三)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心理偏差 331

(四)写好总结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33

(一)班级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三例 336

十、班级德育工作经验 336

(二)班主任日常工作五例 341

(三)班集体建设两例 347

第四篇 团队德育篇 353

一、青年运动与共青团 353

(一)青年运动 353

(二)共青团 356

(三)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章程 362

(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368

(五)团队和学生会工作概述 370

二、团的基层组织 380

(一)团的基层组织的结构 380

(二)团的基层组织的选举产生 383

(三)团的基层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384

三、团的基层建设 385

(一)团的基层建设方针 386

(二)基层团委领导班子建设 388

(三)团支部书记的选拔、管理和培训 390

(四)团的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与活动经费 391

四、团员队伍建设 394

(一)团员的发展工作 394

(二)团员的教育工作 396

(三)团员的管理工作 398

五、共青团工作者的素质 401

(一)共青团基层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 401

(二)团干部修养的方法 405

六、团的基层组织的活动 406

(一)团的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作用 407

(二)团的基层组织活动的特点和重要内容 408

(三)团的基层组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09

七、共青团的教育工作 411

(一)共青团教育工作的内容 412

(二)共青团教育工作的原则 415

(三)共青团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416

八、少先队工作 418

(一)少先队组织 418

(二)少先队工作 419

九、少先队的德育与活动 426

(一)少先队活动的内容 426

(二)少先队活动的类型 427

(三)少先队德育的主要原则 428

(一)少先队队日活动法概述 429

(二)少先队队日活动法的特征 429

十、少先队队日活动法 429

(三)少先队队日活动的分类及其特点 430

(四)少先队队日活动法的应用 433

十一、少先队工作方法论 437

(一)少先队工作方法论概述 437

(二)少先队工作方法的性质 438

(三)少先队工作方法的特点 439

(四)少先队工作方法的效能 443

十二、少先队工作者的领导方法 445

(一)正确的思维方法 446

(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447

(三)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 448

(四)统筹全局,抓住关键的工作方法 450

(五)多方求援的工作方法 451

十三、共青团与少先队 453

(一)确立全团带队的观念 453

(二)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453

(三)为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454

第五篇 家庭德育篇 457

一、家庭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457

(一)家庭德育对子女一生的奠基作用 457

(二)家庭德育对子女一生的发展作用 461

(三)家庭德育对学校的作用 463

(四)家庭德育对社会的作用 464

二、家庭德育的特点 465

(一)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区别 465

(二)家庭德育的特点 468

(一)家庭德育与社会 474

三、家庭德育的基本规律 474

(二)家庭德育与学校 481

(三)家庭德育与孩子 490

(四)家庭德育与家庭 495

(五)家庭德育与家长 508

四、家庭德育内容 517

(一)养成教育 517

(二)劳动教育 553

(三)节俭教育 563

(四)孝敬父母教育 571

(五)现代观念教育 574

(六)非智力因素培养 583

(七)青春期教育 606

(八)心理健康教育 630

(九)人际交往指导 652

(十)生活指导 659

(十一)学习指导 669

(十二)智力发展 687

五、家庭德育方法 709

(一)说明教育法 709

(二)行为训练法 715

(三)家规制约法 719

(四)评价法 724

(五)实际锻炼法 733

(六)指导自我教育法 742

(七)榜样示范法 747

(八)环境熏陶法 753

(九)艺术陶冶法 757

(十)暗示提醒法 766

(一)传统德育的含义与特征 771

第六篇 传统德育篇 771

一、传统德育概述 771

(二)传统德育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774

(三)传统德育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776

二、传统美德的兴起与展望 778

(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回顾 778

(二)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 782

(三)传统美德教育的展望 787

三、传统美德中的批判与继承 791

(一)传统道德批判继承的理论依据 791

(二)中华民族传统德育的批判与继承 794

(三)传统美德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799

四、传统德育的内容 803

(一)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依据 803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805

(三)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构建 820

五、传统美德的过程 823

(一)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 824

(二)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832

六、传统德育的方法 838

(一)显性教育方法 839

(二)隐性教育方法 847

(三)“慎独”教育方法 850

第七篇 德育法规篇 855

一、《宪法》和其他法律有关德育的条款 85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85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录) 85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录) 855

(一)关于学校少先队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 856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录) 856

二、中共中央和国家教委等关于德育工作的决议规定、意见和通知 856

(二)关于中学共青团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 857

(三)关于小学少先队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 858

(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 860

(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节录) 864

(六)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864

(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摘要) 867

(八)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节录) 868

(九)关于中学少先队工作的若干规定 868

(十)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通知 869

(十一)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872

(十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 877

(十三)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 879

(十四)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881

(十五)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883

(十六)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 885

(十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889

(十八)关于创造良好社会教育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节录) 893

(十九)关于颁发《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通知 893

(二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学干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节录) 894

(二十一)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告 895

(二十二)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 896

(二十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德育的内容 897

(二十四)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898

(二十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903

三、中小学德育大纲 908

(一)小学德育纲要(试行) 908

(二)小学德育纲要(正式) 913

(三)中学德育大纲(试行) 919

(四)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926

四、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931

(一)小学生守则 931

(二)小学生守则(草案) 932

(三)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932

(四)小学生守则 932

(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933

(六)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几点说明 934

(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934

(八)中学生守则 935

(九)中学生守则(草案) 935

(十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 936

(十一)中学生守则 936

(十)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936

(十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938

(十四)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 939

五、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修订《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几点说明 940

六、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 941

第八篇 教师道德篇 945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945

(一)教师和教师职业道德 945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954

二、热爱祖国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959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959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62

(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 964

(四)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966

三、遵循规律 教书育人 968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968

(二)遵循教育规律 972

(三)教书育人 977

四、忠于职守 甘于奉献 980

(一)忠于职守 尽心竭力 980

(二)献身教育 甘为人梯 984

五、钻研业务 严谨治学 991

(一)钻研业务 勇于创新 991

(二)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998

(三)精益求精 不断进取 1002

六、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 1005

(一)热爱学生 激励他们健康成长 1005

(二)了解学生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1010

(三)尊重学生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1012

(四)严格要求学生 促使他们不断追求 1016

七、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1018

(一)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在育人中的地位 1018

(二)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1024

(三)增强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的道德责任感 1027

八、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 1029

(一)关心集体 维护集体利益 1030

(二)谦虚谨慎 尊重每一位同事 1032

(三)团结协作 形成教育合力 1035

九、教师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1038

(一)教师道德人格 1038

(二)教师道德教育 1041

(三)教师道德修养 1045

(四)教师道德境界 1049

十、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 1052

(一)教师道德评价 1052

(二)教师道德选择 1059

第九篇 典型经验篇 1067

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德育文件为动力 开创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1067

健全德育评估制度 加强和改进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 1072

弘扬爱生敬业精神 实施师德建设工程 1075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1075

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 深化主旋律教育 1079

加大投入 稳定队伍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1083

加强校外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086

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089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089

认真进行消费教育 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良好品德 1093

注重在中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努力培养跨世纪合格接班人 1096

认真贯彻《意见》和《纲要》 全面实施德育“2221”工程 1099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102

运用优秀影视片深人持久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06

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109

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14

对开展“三观”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1118

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江苏中小学德育的改革探索 1122

继承传统 务实创新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 1126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1128

创建文明学校 提高文明水准 1132

学校放假 育人不停 1135

改革完善德育工作途径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138

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 1141

积极发展社区教育 全面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1141

弘扬时代主旋律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145

加强班级建设与管理 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148

发挥红七军军部旧址的育人功能 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一代 1152

深人贯彻实施《规范》 切实加强养成教育 1155

结合边疆实际 培养四有新人 1158

立足培养教育 强化工作机制 大力加强高中生人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1161

健全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发扬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165

办好《时事》杂志 为中学时事教育服务 1168

第十篇 外国德育篇 1175

一、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回顾 1175

(一)概述 1175

(二)卢梭的道德教育理论 1175

(三)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 1178

(四)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1179

(五)边沁、穆勤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1182

(六)斯宾塞的道德教育理论 1183

(七)涂尔干的社会道德教育理论 1184

(八)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1186

(九)历史的课题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1189

二、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1191

(一)人物背景简介 1191

(二)“我——你”关系论 1192

(三)“自我存在”论 1194

(四)相对主义的个别化道德教育模式 1195

(五)特征与评价 1197

三、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 1199

(一)人物背景简介 1199

(二)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评 1202

(三)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1204

(四)道德教育的公正群体途径 1206

(五)特征与评价 1213

四、价值观澄清理论 1216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16

(二)澄清偏见 1218

(三)价值观澄清过程 1220

(四)价值观澄清策略举隅 1224

(五)特征与评价 1236

五、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 1238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38

(二)价值观概念 1239

(三)价值观种类 1241

(四)价值观理论在学校实践中的应用 1245

(五)特征与评价 1247

六、道德符号理论 1249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49

(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1250

(三)道德符号及符号的含义 1252

(四)直接教学法 1254

(五)学校社会法 1258

(六)特征与评价 1259

七、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 1261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61

(二)价值判断的不同角度 1262

(三)价值推理结构与价值原则检测 1265

(四)设计的若干实践活动例选 1268

(五)特征与评价 1273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75

八、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1275

(二)榜样示范理论 1276

(三)观察学习过程 1278

(四)几个典型的专题研究 1280

(五)特征与评价 1282

九、人本主义道德教青理论 1284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84

(二)自我实现理论与道德教育 1285

(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 1288

(四)特征与评价 1290

(一)人物背景简介 1292

(二)什么是完善的人格 1292

十、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 1292

(三)学校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十大原因 1295

(四)论道德价值观教育 1298

(五)完善人格教育的实践途径 1299

(六)特征与评价 1306

十一、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 1308

(一)人物背景简介 1308

(二)实践调查得到的启示 1309

(三)《生命线》教材 1312

(四)母爱式的关心途径 1315

(五)特征与评价 1317

十二、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综合分析 1319

(一)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认识根源 1319

(二)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若干总体特征 1322

(三)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