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开创基业,艰苦奋斗35年(1914—1949年) 1
第一章 创办湘雅 1
一、耶鲁创立雅礼会,胡美应聘来华 1
二、西医传播长沙,雅礼医院面世 3
三、完善医院管理,创办护病学校 3
四、颜胡谭合创医科大,一代青年入校来 4
五、院校迁新址,麻园岭留芳 7
六、“五四”狂飚燃湘雅,学子创办《救国报》 8
第二章 按欧美甲种标准办学 12
一、明确办学宗旨,建立教学制度 12
二、罗织教师队伍,聘任外籍专家 13
三、强调“基础”训练,注重临床教学 15
四、毕业生获博士学位,教育质量最佳 17
五、易名湘雅医大,孙文题写勉词 18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中断办学 20
一、北伐军威震长沙,学潮工运迅起 20
二、教师相继离湘,学生投笔从戎 20
三、颜校长率校友创办上海医科大学 21
四、王子玕主理湘雅,创办产科学校 22
第四章 湘雅医大复办,王子玕继任校长 24
一、雅礼会代表返华,湘雅恢复招生 24
二、废止医预科,改设六年制 24
三、教育部核准医校立案,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25
四、公勇勤慎,求真求确 26
五、抗日救亡,何武坦等投奔延安 27
第五章 张孝骞危难出征,苦流亡坚持办学 29
一、华北危亡,张孝骞返湘任校长 29
二、日寇南侵,学校西迁贵阳 29
三、改国立,设湘雅医事中心 31
四、流亡重庆,维持教学不辍 33
五、兵分三路,沅陵湘雅分院和护校业兴 34
六、日寇肆虐,湘雅医院逃难东坪 36
第六章 复员长沙,重建湘雅校园 39
一、三路人马复员长沙 39
二、重建湘雅校园 40
三、美籍教师裴文坦捐躯 41
四、建立地下党支部,迎接解放 43
五、重建后之湘雅 46
六、人民解放军代表接管湘雅医学院 50
第二篇 改造老校,为新中国服务(1950—1966年5月) 52
第七章 确立新体制,为新中国服务(1950—1953年) 52
一、军代表接管湘雅医学院,学校隶属卫生部领导 52
二、人民政府全面接管湘雅,医院、护校隶属学校领导 57
三、改革旧教育,适应新需求 58
四、整院,清除崇美亲美思想 61
五、参军参干,抗美援朝,参加土改,服务社会 63
六、建立职代会,依靠教职工办学 65
七、建立政工制度,促进思想改造 66
八、地下党支部公开,建立青年团和工会组织 67
九、学校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68
第八章 学苏联,废科建组(室),加强教学科研建设(1954—1957年) 69
一、向苏联学习 69
二、总结教改经验,提出中西医合流 70
三、试行“口试”制度 73
四、调整教学机构 73
五、创办研究生教育 74
六、社会医疗与附属医院发展 74
七、向科学进军,建立科研体系 77
八、扩建校舍,筹建附二医院 79
九、成立党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80
第九章 师生下放劳动,教学秩序被打乱(1958—1960年) 83
一、学校改由省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 83
二、学生停课劳动,实行勤工俭学 88
三、开展学术思想批判,严重违背“双百”方针 93
四、支援衡阳医学院建设 95
五、开展教学改革,西医学习中医 96
六、附属第二医院建成开诊 103
七、附属医院实行三班制门诊,临床科研在发展 104
八、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总结经验教训 106
第十章 贯彻八字方针,学校稳步发展(1961—1966年5月) 109
一、贯彻国务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执行《高教六十条》,开展整风学习 109
二、定任务,定规模,定专业设置,定编制,挖掘潜力,各项工作正常发展 115
三、发展中的科研工作 119
四、“五反”运动与整党 120
五、庆祝建校五十周年 121
六、召开第二次党代会 123
第三篇 “文革”十年遭破坏(1966年6月—1976年) 124
第十一章 学校陷入混乱,工作被全盘否定 124
一、学校被迫停课,齐镇垣等一大批知识分子遭迫害 124
二、《精神病学讲义》被打成大毒草 127
三、第二教学大楼被围攻,仪器设备受损严重 128
四、军、工宣队进校,革委会成立 129
五、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和第六次团代会 132
六、1971年后形势转机 133
第十二章 复课闹革命,教学科研艰难跋涉 136
一、毕业生分配,师生下放农村 136
二、工农兵学员“上管改” 137
三、推行“朝农”经验,开办医学分院 139
四、教育革命经验交流 139
五、科研重新起步出成果 140
第四篇 改革开放全面发展(1977—1993年) 154
第十三章 拨乱反正,大治大变(1977—1980年) 154
一、揭批林彪江青反党集团,学校大治促大变 154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155
三、恢复卫生部对学校的直接领导 158
四、恢复招生考试 167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68
六、奖励科研有功人员 169
七、主持和参加教材编写 172
八、贯彻《医院工作三十条》,医疗取得新成果 173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拓展办学规模(1981—1988年) 175
一、党政管理按系统运行 175
二、规划学校蓝图,建立咨询监督机制 180
三、建设文明校园,总结八字校风 183
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表彰老教师 186
五、医学教育蓬勃发展 188
六、加强基础建设 197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1
八、进一步建设附属医院 203
九、学校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207
十、前进中的科研工作 208
十一、发展中的对外学术交流 212
十二、第四、五次党代会 215
第十五章 深化改革,创办第一流医科大学(1989—1993年) 218
一、开拓医学教育新格局 218
二、颇具特色的科研工作 232
三、附属医院在创“三甲”中前进 241
四、拓宽对外交流 247
五、改善学校发展的支撑条件 249
六、完善学校管理 250
七、切实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252
八、召开第六次党代会 254
九、1981~1993年获奖科研成果一览表 257
附录: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