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装载机的发展及在露天矿的使用 1
一、装载机的发展和制造使用概况 1
二、露天矿使用轮胎式装载机的优缺点 4
第二节 装载机的结构、材料、分类和主要技术规格 7
一、装载机的结构 7
二、装载机零部件材料 13
三、装载机的分类和型号标记 14
四、装载机的主要技术规格 17
第二章 轮胎式装载机 26
第一节 国产Z435型刚性车架式装载机 26
一、Z435型装载机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规格 26
二、Z435型装载机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3
第二节 国产铰接式装载机 60
一、Z450型铰接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规格 60
二、Z450型装载机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0
三、Z450型装载机与Z435型装载机的比较 77
四、Z440型铰接式装载机 78
第三节 加拿大“密执安”175B型装载机 78
一、“密执安”175B型装载机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规格 78
二、主要部件的结构 81
第四节 各种结构形式的分析及各部件的发展趋势 83
一、机体 83
二、车架 84
三、发动机 85
四、传动系统 86
五、行走装置 88
六、工作机构的液压系统 92
七、转向机构 93
第三章 履带式装载机 94
第一节 国产Z2-120型装载机 94
一、基本结构和技术规格 94
二、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8
第二节 苏联Д-543型装载机 109
二、车架 112
第三节 各种结构形式的分析及各部件的发展趋势 112
一、机体 112
三、发动机 113
四、传动系统 113
五、行走装置 114
六、转向机构 114
七、工作机构的液压系统 115
第一节 电动轮装载机 116
一、电动轮装载机的基本结构 116
第四章 其他类型的装载机 116
二、电动轮装载机的分类和各种电动轮的结构 117
三、电动轮装载机的技术规格 120
四、“苏别”型电动轮装载机的工作过程 120
五、电动轮装载机的优缺点 122
第二节 垫式履带型轮胎式装载机 124
一、垫式履带型轮胎式装载机的结构 124
二、动力传递过程 132
三、垫式履带型轮胎式装载机与标准轮胎式装载机的比较 132
四、垫式履带型装载机行走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 135
第一节 装载机在露天矿的工业试验 139
一、装载机工业试验的目的 139
第五章 装载机在露天矿的使用 139
二、装载机在露天矿的工业试验情况 140
三、装载机合理工作方案和有效使用条件的研究 143
第二节 露天矿使用装载机的合理工艺方案 146
一、用装载机作为主要采装设备 146
二、用装载机作为采装运设备 151
四、装载机与挖掘机配合工作 156
三、用装载机作为辅助设备 156
五、用装载机掘进堑沟 157
第三节 装载机作为主要采装和采装运设备时露天矿设计参数的确定 159
一、台阶高 159
二、采掘带宽度 159
三、工作平盘宽度 160
四、工作线长度 162
第四节 装载机的铲掘方法 163
一、单独铲掘法 164
二、配合铲掘法 165
三、分层铲掘法 167
第六章 装载机行驶时的动力分析和稳定性计算 169
第一节 装载机行驶时的功率平衡和牵引平衡 169
一、克服各种阻力所需功率 169
二、装载机行驶时的功率平衡和牵引平衡 173
三、装载机的运动线图 174
一、后备功率 176
第二节 装载机行驶时最大坡度、加速时间及路程的确定 176
二、最大坡度和临界速度 177
三、加速时间及路程 177
四、最大插入力 179
第三节 装载机沿曲线的运动 180
一、铰接式装载机转弯半径的确定 180
二、装载机转弯时极限速度的确定 181
第四节 装载机的制动 183
一、制动力及制动路程的确定 183
二、制动时的横向打滑 185
第五节 装载机的纵向稳定性计算 187
一、装载机爬坡行驶时的纵向稳定性计算 187
二、装载机铲掘时的纵向稳定性计算 188
三、装载机在最大卸载距离时的纵向稳定性计算 191
第七章 装载机的设计与计算 193
第一节 装载机生产能力、斗容和额定载重量的确定 193
一、生产能力的确定 193
二、装载机铲斗斗容的计算和选择 199
三、装载机额定载重量的确定 204
笫二节装载机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205
一、装满运输设备所需装载斗数的确定 205
二、满足露天矿设计年产量所需装载机台数的确定 206
三、装载机额定载重量与运输设备载重量的关系 206
第三节 确定露天装载机设计参数的系数计算法 208
一、装载机铲掘物料时各种阻力的确定 208
二、粘着重量的确定 214
三、牵引力的确定 215
四、发动机功率的确定 217
第四节 确定露天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参数的概略计算法 220
一、采用装载机发动机功率作为基本参数 221
二、采用额定载重量作为基本参数 223
第五节 露天装载机计算步骤和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224
一、系数计算法 225
二、概略计算法 226
三、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228
一、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特性 230
第一节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及分类 230
第八章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230
二、液力变矩器的透过性 232
三、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233
四、液力变矩器的分类 234
第二节 液力变矩器的计算方程式和各种特性曲线 235
一、液力变矩器的计算方程式 235
二、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 235
三、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曲线 236
四、液力变矩器的通用特性曲线 238
一、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 240
第三节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速度特性曲线 240
二、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 241
第四节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计算法和图解计算法 244
一、计算法 245
二、图解计算法 246
一、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D的计算公式 248
二、采用不同性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发动机时,有效直径D的确定 248
第五节 液力变矩器尺寸的选择 248
三、简短的小结 253
第六节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253
一、选择液力传动装置的型式 254
二、选择变矩器型式 254
三、选择泵轮转速 254
四、确定液力变矩器的尺寸并绘出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 255
五、确定变矩器的工作范围和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 256
六、绘制装载机的牵引特性曲线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