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西方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9
1.1价值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基础 9
1.2“斯密设定” 10
1.3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 11
1.4乐观的李嘉图模型 13
1.5穆勒的归纳 15
1.6煤炭问题:杰文斯的见解 17
1.7马歇尔:市场机制神话 19
1.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20
1.9 60~70年代的西方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22
1.10当代西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24
第二章 最优耗竭率 28
2.1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 28
2.2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原则 29
2.3确定最优耗竭率的基本条件 32
2.4最优耗竭模型 36
2.5垄断条件下最优耗竭率的确定 42
2.6不确定性的影响 45
2.7勘探的影响 48
2.8技术变化的影响 51
2.9“代际”最优耗竭率的确定 52
2.10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53
第三章 最优污染水平 59
3.1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 60
3.2环境容量与净化能力 63
3.3排污费 66
3.4排污权交易 72
第四章 最优与次优:理想与现实 77
4.1福利经济学与资源配置原则 77
4.2市场失灵与计划失灵 83
4.3市场均衡分析 86
4.4外部性 91
4.5财产权 96
4.6公共物品 102
5.1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障碍与选择 107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 107
5.2可持续发展 118
5.3经济学基本规范的改变 122
5.4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与纠正 124
5.5资源环境保护 131
5.6资源环境产业 133
5.7可持续发展战略 135
第六章 资源环境项目评价 140
6.1资源环境工程和规划评价 140
6.2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146
6.3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评价 149
参考文献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