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讲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释传印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1230159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印度概说 1

第一章 印度的名称 1

第二章 印度的地理概况 7

第三章 印度的人文概况 11

第二编 佛陀出世前的印度社会 14

第一章 印度河文化(哈拉巴文化) 14

第一节 规模 15

第二节 文化成就 17

一、城市建筑 17

二、农业与畜牧业 20

三、度量衡与商业 21

四、诸种技术 22

第三节 社会形态 24

一、君临印度河流域是一个单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4

二、国家的居民主要成分是商人和农人 24

三、印度河文化长期间处于安定、平衡、保守的状态 25

第四节 文化年代 26

第五节 文化民族 27

第六节 印度河文化的衰歇 28

一、自然的原因——洪水的危害 28

二、社会的原因——异民族的入侵 28

二、货币 30

三、爱好 30

一、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 30

第七节 印度河文化、宗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0

四、宗教思想、习俗 31

第二章 雅利安人文化 33

第一节 呔陀时代(五河地区殖民时代) 33

一、印度·欧罗巴语族的移动——印度·雅利安人的南下 33

二、瓦尔纳(Varna)的出现 34

三、雅利安人社会 35

四、以牛为重 36

五、《利俱·吠陀》与《萨摩·吠陀》的形成——雅利安人的宗教和婆罗门族的由来 38

六、婆罗多部族的战争 40

第二节 婆罗摩拿(Brahmna梵书)时代 41

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41

二、关于种姓制度 43

三、关于祭祀仪礼 59

四、所谓婆罗门教 65

第三节 四吠陀本集 66

一、《吠陀本集》(Veda---Samhita)总说 66

二、《利俱·吠陀》本集(Rgreda-Samhita) 69

三、《萨摩·吠陀》本集(Samaveda-Samhita) 72

四、《夜柔·吠陀》本集(Yajurveda-Samhita) 72

五、《阿闼婆·吠陀》本集(Athavaveda-Samhita) 72

六、广义的吠陀 75

第四节 关于梵书 77

一、梵书的性质及其产生 77

二、梵书的内容及其传存 79

第五节 关于经书 80

二、经书的种类 81

第一节 古代婆罗门教的宇宙观 82

一、创造赞歌简介 82

第三章 古印度的哲学思想 82

二、创造赞歌的思想脉络 90

三、缘起观的雏形 91

第二节 关于“唵”(om)字和“婆婆诃” 95

一、唵(om)字的起源 95

二、关于“婆婆诃” 97

第三节 古印度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 98

一、吠陀时代末期(思想启蒙时期) 98

三、梵书时代后期(奥义书时期) 99

四、总结 101

第四节 梵书时代末期(奥义书时期)的思想潮流 102

一、正统的婆罗门教潮流 102

二、习俗的信仰潮流 104

三、哲学的潮流 105

四、非吠陀的思想潮流——沙门集团 106

第五节 诸学派思想的共同性 107

一、出发点——求解脱 108

二、本体观(所谓“灵魂”,或生命的本源论) 110

三、器世间观 110

四、有情观 114

五、修行观 116

六、究竟观 117

七、出家行仪 118

第一章 弥曼沙派(mimmsa) 120

第一节 前、后弥漫沙派的来由 120

第三编 六派哲学 120

第二节 本派的起源和成立 122

第三节 本派的经典 124

第四节 本派的思想 126

一、以祭祀为中心 126

二、思想的出发点 126

三、量论 127

四、声常住论 129

五、本派的业观——无前说 134

六、本派的神观——无神的倾向 135

四、反驳反论 136

第五节 本派的论究法——五段程式 136

一、论题 136

二、疑问 136

三、反对的意见 136

五、自家主张 137

第六节 本派与正理派、胜论派的关系 138

一、本派与正理派的关系 138

二、本派与胜论派的关系 140

第二章 数论派(Sankhya僧佉耶派) 142

第一节 梗概 142

第二节 典籍 143

第三节 思想 144

一、二十五谛说 144

二、大(觉、决智或名曰慧、想,遍满)的构成 147

三、三德与自性 149

四、生死轮回观 152

五、人生观——多苦观 158

第四节 修行方法 159

第五节 知识论——三量说 160

第六节 因中有果论 161

第七节 无神观 163

第一节 绪说 166

第三章 瑜伽派 166

第二节 对心(citta)的解释 169

第三节 与数论派的同异 171

第四节 修行方法 173

第五节 瑜伽派的神通观 184

第六节 瑜伽派的解脱观 185

第一节 起源 188

第四章 胜论派 188

第二节 经典 192

第三节 学派思想 193

一、六句义 193

二、极微观 205

三、世界观——成(srsti)、坏(Samsara)论 210

四、有情观 212

五、知识论 213

六、因中无果论 214

七、有神观 220

第四节 社会生活 221

一、胜论师的实践 221

二、伦理观的特色 222

第五章 正理派(Naiyayika) 224

第一节 地位 224

第二节 起源 226

第三节 经典 229

第四节 学派思想 232

第五节 因明与佛教 263

第六节 陈那新因明的要点 267

第一节 绪说 276

一、吠檀多派的兴起 276

第六章 吠檀多派(Vedanta) 276

二、吠檀多派对奥义书的研究 278

三、吠檀多派所探讨的哲学课题 279

第二节 开祖、经典 280

一、本派的开祖和经典 280

二、关于《吠檀多经》的作者 281

三、关于《吠檀多经》的成立年代 281

四、关于《吠檀多经》及其注疏 282

第三节 思想 284

一、跋陀罗耶那的“梵我同一”论 284

二、乔答波多的《阿含论》(“无差别不二论”) 285

三、假面的佛教徒——商羯罗 286

四、罗摩诺阇及其差别不二论 290

五、摩陀婆的二元论 295

六、吠檀多哲学余绪 296

附录一:关于世亲年代的推定 298

附录二:说一切有部的极微观 301

参考书目 306

一、经书产生的社会背景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