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心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村中兼松主编;刘克主译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305000612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暂缺《经营管理心理学》简介

目 录 1

序 言…………………………………………………(i)第一章经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课题 1

第一节什么是经营管理心理学 1

第二节经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

Ⅰ.在欧美的发展 1

Ⅱ.在日本的发展 7

第三节经营管理心理学的范围 9

第四节经营管理心理学的课题 11

第二章员工的录用与岗位配备 13

第一节员工的录用计划 13

第二节职务分析及其方法 14

Ⅰ.职务分析的三项原则 15

Ⅱ.职务分析的四种方式 15

Ⅲ.职务分析方法 16

Ⅰ.招聘 17

第三节员工的招聘和选拔 17

Ⅱ.选拔 18

Ⅲ.岗位适应性及其检查方法 19

Ⅳ.面谈及其方法 20

Ⅴ.面谈的具体做法 21

第四节录用后的处置与岗位分配 22

Ⅰ.录用后的处置 22

Ⅱ.岗位分配 23

第五节岗位调换、晋升与退职 24

Ⅰ.岗位调换 24

Ⅱ.晋升 25

Ⅲ.退职 26

第六节职务满足感与岗位适应 27

Ⅰ.人的动机激发 27

Ⅱ.职务动机 28

Ⅰ.企业培训的回顾与展望 32

第一节企业培训的最新趋势 32

第三章员工培训 32

Ⅱ.别具特色的培训 34

第二节培训计划的制订 35

第三节培训的组织 38

Ⅰ.要符合生涯教育这一主流 38

Ⅱ.设置教育训练审议机构 39

Ⅲ.组织原则 40

第四节新员工的培训 41

Ⅰ.培训类型 41

Ⅱ.培训新员工的意义与内容 41

Ⅲ.顺应新的培训意向的对策 43

第五节技能者培训 44

Ⅰ.技能者训练的变迁 44

Ⅱ.肩负新时代使命的技能者 46

Ⅲ.如何看待技能老化 48

Ⅰ.女员工的变革 52

第六节女员工的培训 52

Ⅱ.培训女员工的必要性 53

Ⅲ.培训女员工的内容 54

第四章劳动热情与岗位气氛 56

第一节什么是动机激发 56

Ⅰ.动机激发的意义 56

Ⅱ.动机激发理论 58

第二节对动机激发的分析 59

第三节动机激发与工作价值 60

第四节激发动机的方法 63

第五节岗位精神状态的必要性与意义 66

Ⅰ.精神状态的意义 66

Ⅱ.精神状态的必要性 67

第六节精神状态的特征与决定因素 68

第七节精神状态与生产率 69

第八节个人属性与精神状态 72

第九节提高精神状态的措施 76

第十节参与经营的方法 79

Ⅰ.工序分析 (1 82

第一节岗位组织与人际关系 83

Ⅰ.岗位集团的双重性格 83

第五章 岗位中的人际关系与指导行为 83

Ⅱ.霍索恩研究 84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咨询 85

Ⅰ.岗位咨询 85

Ⅱ.咨询中的畸变 88

第三节人际关系与指导行为 91

Ⅰ.岗位组织中的指导行为 91

Ⅱ.对指导行为应持的态度 93

第四节新的指导行为 99

第六章工作环境 104

第一节照明与色彩调节 104

Ⅰ.照明 104

Ⅱ.色彩调节 110

Ⅰ.温度 115

第二节温度、湿度、通风与气压 115

Ⅱ.湿度 118

Ⅲ.通风与气压 119

Ⅳ.温度、湿度、通风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120

第三节噪声与背景音乐 122

Ⅰ.噪声的影响 122

Ⅱ.噪声的对策 126

Ⅲ.背景音乐 127

第四节振动 129

Ⅰ.振动的类型 129

第五节大气污染 130

Ⅰ.空气流通度 130

Ⅲ.振动损害的防治 130

Ⅱ.由振动引起的职业病 130

Ⅳ.尘埃度 131

Ⅲ.氧气缺乏 131

Ⅱ.碳酸气中毒 131

Ⅴ.大气污染 132

第六节有毒物质与气体 133

Ⅰ.苯中毒 133

Ⅱ.氰酸中毒 133

Ⅲ.水银中毒 133

Ⅳ.硝基苯中毒 134

Ⅴ.农药中毒 134

Ⅵ.六价铬中毒 134

Ⅶ.放射线污染 134

第七章人机工程学 136

第一节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136

第二节人机工程学的使命与课题 138

Ⅳ.学习的容易度、巩固与保持 139

Ⅰ.提高工作速度 139

Ⅲ.提高工作精度 139

Ⅱ.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139

Ⅴ.提高满足感 140

Ⅵ.减轻危险及应激状态 140

Ⅶ.根据个人差别进行设计 140

第三节身体测量 141

Ⅰ.间接法 141

Ⅱ.直接法 145

第四节感觉系统——测量装置 147

Ⅰ.视觉表示法 148

Ⅱ.听觉表示法 159

Ⅲ.其他感觉表示法 160

第五节动作系统——控制 162

第六节人机系统 166

第八章作业研究 172

第一节作业研究及其发展过程 172

Ⅰ.作业研究的内容 176

第二节作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76

Ⅱ.作业研究的方法 177

Ⅲ.作业方法的改善 178

第三节工序分析 181

Ⅱ.工序图 182

Ⅲ.附带分析 184

第四节时间研究 185

Ⅰ.跑表法(直接时间分析法) 186

Ⅱ.作业取样法 188

Ⅲ.不定时的工作抽样 189

Ⅳ.视听仪器工作取样 191

第五节动作研究 192

Ⅰ.萨布里克分析 192

Ⅲ.胶片分析 194

Ⅱ.目视动作分析 194

Ⅳ.预定时间标准法 201

第九章工资管理 207

第一节工资和动机激发 207

Ⅰ.工资的意义与工资管理 208

Ⅱ.工资管理的内容——日本的工资管理 210

第二节工资的决定因素 212

第三节工资体系 220

Ⅰ.工资体系的意义与内容 220

Ⅱ.工资体系的合理化与发展趋势 222

第四节初任薪和晋薪管理 224

Ⅰ.初任薪 224

Ⅱ.晋薪管理 227

第五节工资管理的课题 230

Ⅰ.意义 232

第十章员工的人事考核 232

第一节人事考核的意义和必要性 232

Ⅱ.必要性 233

第二节人事考核方法 235

Ⅰ.考核法分类 235

Ⅱ.人事考核方法 236

第三节人事考核中的评估因素 243

Ⅰ.评估对象 243

Ⅱ.评估要素 246

第四节评估书的制作 249

第五节综合评价与分布限界 253

Ⅰ.综合评价 253

Ⅱ.分布限界法 254

第六节人事考核的要点 254

Ⅰ.评价中的常规误差 254

Ⅱ.评价项目的着眼点 255

Ⅲ.评定者的特征 256

第七节人事考核的问题所在 257

Ⅰ.评价法的特征 257

Ⅱ开展人事考核时的背景问题 258

Ⅲ.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258

第十一章员工的安全和卫生 260

第一节经营管理事故的现状和特征 260

第二节产业事故发生的原因 264

第三节防止事故的对策 267

Ⅰ.人的因素的安全对策 268

Ⅱ.作业、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对策 273

第四节职业病 278

第五节健康管理 283

第十二章员工的疲劳 289

第一节对疲劳应有的态度 289

第二节疲劳的现象 290

第三节疲劳的原因 292

第四节疲劳的测量与判断 293

第五节疲劳的消除与对策 300

第六节勤务时间适度化 302

第十三章 岗位的精神保健与行为指导 306

第一节精神保健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306

第二节精神不健康的原因 308

Ⅰ.有约束的劳动时间——迟到、缺勤、怠业 309

Ⅱ.陶醉于工作——偏激型的人 310

Ⅲ.管理职务感慨症 311

Ⅳ.形形色色的管理职业症 312

第三节精神不健康的征候 314

第四节行为指导 317

第五节行为指导的功能 318

第六节行为指导的种类与方法 319

第七节行为指导技术 320

第十四章消费行为与广告 325

第一节销售活动与消费行为 325

Ⅰ.消费动机 325

Ⅱ.销售理论 326

Ⅲ.商品效用 327

第二节制约消费行为的因素 328

Ⅰ.欲求体系 328

Ⅱ.意向 329

Ⅲ.反应 329

Ⅳ.强化 330

第三节把握消费行为的方法 330

Ⅰ.动机调查 331

Ⅱ.信誉调查 332

第四节广告的心理因素 333

第五节广告媒体的种类及其特性 334

Ⅰ.报纸的特性 335

Ⅱ.杂志的特征 336

Ⅲ.广播的特性 336

Ⅳ.电视的特性 337

第六节广告效果的测量方法 337

Ⅰ.审查判断法 337

Ⅱ.再认识实验 338

Ⅲ.商标趣味法 338

Ⅳ.再现实验 338

Ⅴ.试销 338

Ⅵ.实验室判断法 339

第十五章企业福利 341

第一节企业环境条件的变化 341

Ⅰ.劳动力高龄化 341

Ⅱ.劳动者价值观的变化 343

Ⅰ.企业福利的基本性质 344

第二节什么是企业福利 344

Ⅱ.企业福利概念的变迁 345

第三节日本企业福利的实态与特征 348

Ⅰ.日本企业福利的现状及其特征 348

Ⅱ.企业福利的国际比较 353

Ⅲ.企业福利与生活环 357

第四节欲求结构的高级化与企业福利措施 359

Ⅰ.经济性企业福利 359

Ⅱ.精神性企业福利 361

第五节企业福利的未来课题与展望 363

第十六章劳资关系的调整 366

第一节对劳资关系的应有态度与劳资关系的现状 367

第二节现代的劳资关系 369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的特点 370

第四节中小企业的劳资关系 374

第五节劳资协调制度的建立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