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辩证法的光辉范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校,郑州高射炮兵学校,郑州测绘学院编写组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5105·2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1

前言 张才千 1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根本点 2

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4

三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7

四 充分认识革命战争的长期性 14

一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20

(一)战争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20

第二部分 能动地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20

(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25

二 认识战争的辩证过程 36

(一)正确的决心和部署来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 36

(二)从部署到实行是认识运动的继续 44

(三)把握战争规律需要反复实践反复认识 47

三 指挥员的主观指导对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 51

(一)指挥员的主观指导是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的 52

(二)指挥员可以凭借客观物质条件导演出许多战争活剧 55

(三)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艺术,争取战争的胜利 58

一 指导战争要研究一般战争规律,尤其要研究特殊战争规律 63

第三部分 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63

(一)研究一般战争规律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要求 64

(二)研究战争指导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65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 69

二 照顾战争全局,掌握重要环节 73

(一)指导战争要关照战争的全局 73

(二)指导战争重心要放在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上 76

(三)用发展的观点把握决定全局的重要环节 80

三 正确处理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83

(一)战争的目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84

(二)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88

四 实行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91

(一)防御中的进攻 92

(二)持久中的速决 95

(三)内线中的外线 99

五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努力创造矛盾转化的条件 104

(一)正确的主观指导,是获取主动权的决定因素 104

(二)灵活性是主动性的具体表现 111

(三)计划性是主动性的基础 115

(一)战略上的“以一当十”和战术上的“以十当一”是辩证的统一 117

六 实行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 117

(二)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22

七 正确处理战争中进与退、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125

(一)退是为了进,实行战略退却是为了更好地转入反攻 125

(二)失是为了得,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 127

八 正确处理歼灭战与消耗战的关系 130

(一)战役战斗的歼灭战是促进敌我优劣形势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手段 131

(二)战役战斗的消耗战是促进敌我优劣形势由量变到质变的辅助手段 134

九 正确运用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等各种作战形式,赢得战争的胜利 138

(一)游击战与正规战 139

(二)运动战与阵地战 145

第四部分 兵民是胜利之本 152

一 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战争 153

(一)战争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153

(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 154

(三)革命战争是使旧社会转化为新社会的桥梁 155

(四)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156

二 革命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157

(一)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58

(二)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160

三 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 162

(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163

(二)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164

(三)革命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础 166

(四)坚持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体制 169

四 深入广泛的政治动员是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的关键 171

(一)政治动员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 171

(二)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民 173

(三)战争的政治动员要坚持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175

(四)战争的政治动员要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 177

五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绝对领导者 180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 180

(二)党对革命战争的领导是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的 184

(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条件 185

(四)坚信党的领导,树立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188

附件一 历史背景和内容提要 191

附件二 注释和资料 226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