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细胞 1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一、细胞壁 1
二、细胞膜 2
三、原生质体 5
第二节 细胞间的通道 8
二、呼吸商 10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 10
第一节 呼吸作用和呼吸商 10
第二章 呼吸作用 10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降解的途径 11
一、贮藏物质转化为六碳糖 11
二、糖酵解 14
三、发酵作用 14
四、三羧酸循环 16
五、磷酸戊糖途径 17
一、电子传递系统 18
第三节 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 18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 20
三、抗氰呼吸 21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23
一、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的能量学 23
二、植物呼吸作用中间产物用于其它生物合成过程 23
第五节 呼吸作用的生化调节 25
一、糖酵解的调节 25
二、线粒体呼吸作用的调节 26
三、戊糖磷酸途径的调节 27
四、pH的调节作用 27
第六节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28
一、底物供应 28
二、氧供应 28
三、温度 29
四、植物的类型和年龄 29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早期研究历史 31
一、光合作用的意义 31
第三章 光合作用 31
二、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历史 32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 33
一、叶绿体的结构 33
二、叶绿体色素 36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41
一、爱默生增益效应:两个光反应系统 41
二、类囊体的四种主要复合物 42
三、水的光氧化 45
四、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46
五、碳同化及其调节 50
六、叶绿体代谢产物的运转及其调节 59
七、光呼吸 62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65
一、植物的光合速率 65
二、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66
三、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68
四、温度和其它条件的影响 69
第五节 植物群落和作物群体的光合作用 71
一、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71
二、光能利用率 72
三、植物群落或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74
第四章 水分生理 78
第一节 植物与水分 78
一、植物的含水量 78
一、水势 79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79
二、水的生理生态作用 79
二、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81
三、植物细胞的水势和细胞之间的水分流动 84
四、植物细胞的吸胀作用 85
第三节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86
一、吸水的部位 86
二、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87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环境因素 89
二、蒸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90
第四节 蒸腾作用 90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类型 90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及其测定 91
四、气孔及其运动机理 91
五、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95
第五节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 95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95
二、水分运输的动力 96
第六节 灌溉的生理基础 97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98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98
第五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00
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 100
一、植物干物质中的元素 100
二、研究植物营养的方法 100
三、必需元素 102
四、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病症 104
二、离子进入根的途径 110
第二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10
一、根系和根际 110
三、溶质吸收的特性 113
四、溶质的跨膜运转系统 115
五、根部离子吸收的调节 122
第三节 氮和硫的同化 125
一、氮循环 125
二、生物固氮作用 126
三、硝酸盐和氨离子的同化 129
四、硫酸盐的同化 131
第四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再利用 133
一、木质部和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 133
二、矿质养分在地上部和根部的环流 134
三、矿质养分的再利用 135
第六章 有机物的韧皮部运输 136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形式和速度 136
一、运输的途径 136
二、运输的形式 137
三、运输的速度 139
四、运输的方向 139
第二节 有机物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140
一、韧皮部的结构 140
二、韧皮部的装载 142
三、筛管的运输机制 144
四、韧皮部的卸出 146
第三节 有机物的分配及其控制 149
一、库器官的类型 149
二、同化物分配和库源关系 149
三、库器官同化物输入的调节 150
四、原生质的胞间运动和高分子物质的移动 151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 152
第一节 生长素类 153
一、生长素的发现 153
二、天然存在和人工合成的类生长素 154
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传导 155
四、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 157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159
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61
七、生长素类在生产上的应用 162
第二节 赤霉素类 162
一、赤霉素的发现 162
二、赤霉素的结构和分布 163
四、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164
三、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164
五、赤霉素在生产上的应用 166
第三节 细胞分裂素类 166
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及其化学结构 166
二、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运输 168
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 169
四、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 170
五、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70
二、脱落酸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171
第四节 脱落酸 171
一、脱落酸的发现 171
三、脱落酸的生物合成 172
四、脱落酸的作用机理 173
五、脱落酸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74
第五节 乙烯 176
一、乙烯的结构和分布 176
二、乙烯的生物合成 176
三、乙烯的作用机理 178
四、乙烯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78
第六节 其它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 180
一、油菜素内酯 180
二、茉莉酸类化合物 181
三、三十烷醇 181
四、多胺 181
六、水杨酸 182
第七节 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 182
五、钙调素 182
一、青鲜素 183
二、矮壮素 183
三、三碘苯甲酸 184
四、整形素 184
五、比久(B9) 185
六、多效唑(PP333) 185
第八节 除草剂 185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 186
一、除草剂类型 186
第八章 种子生理 187
第一节 种子的贮藏物质及其在萌发中的变化 187
一、种子的贮藏物质 187
二、种子萌发时的物质转化 189
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94
一、水分 194
二、温度 196
三、氧气 196
四、光 197
一、种子休眠的适应意义 198
第三节 种子的休眠 198
二、种皮在种子休眠中的效应 199
三、胚未发育完全或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 200
四、发芽抑制物 200
五、基因表达与休眠 201
一、种子的寿命 202
二、在贮藏中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 202
第四节 种子的寿命与贮藏 202
三、种子活力是评定播种品质、的指标 203
四、种子生活力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204
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20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206
一、细胞分裂期 206
二、细胞伸长期 207
三、细胞分化期 208
一、组织培养的原理 209
第二节 组织培养 209
二、培养基及组织培养的环境条件 210
三、组织培养在生产上的应用 211
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动态分析 212
一、生长速率 212
二、生长大周期和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曲线 212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3
一、温度 213
二、光照 214
三、水分 216
第五节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216
一、昼夜周期性 216
二、季节周期性 217
第六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217
一、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 218
二、主茎和侧枝的相关 219
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220
四、极性和再生 221
第七节 植物的运动 222
一、生长性运动 222
二、膨胀性运动 226
三、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 227
第十章 成花生理 229
第一节 光周期现象 229
一、光周期反应类型 229
二、光周期诱导 230
三、光敏色素及其在光周期诱导成花中的作用 237
四、光周期诱导成花的物质基础 243
五、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244
第二节 春化作用 244
一、春化作用的一般性质 245
二、去春化作用 247
三、春化与光周期的相互关系 247
四、春化作用的刺激物 248
六、温度对开花的直接效应 249
五、春化中的代谢变化 249
第三节 花的发育 250
一、诱导后茎端的早期变化 250
二、性别分化 250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成熟与衰老 253
第一节 授粉生理 253
一、花粉的化学成分 253
二、花粉的寿命和贮藏 253
三、柱头的受粉能力 254
四、花粉的附着与识别 254
五、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 257
第二节 受精生理 258
一、受精作用 258
二、受精引起的代谢变化 259
三、无融合生殖与单性结实 260
第三节 果实的生长与成熟 261
一、果实的生长 261
二、果实成熟生理 262
第四节 种子成熟生理 265
一、种子成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265
二、环境条件对种子成分及成熟过程的影响 269
第五节 衰老与脱落 270
一、衰老的类型 270
二、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271
三、衰老的机理与调控 272
四、脱落的种类 273
五、脱落的机理 273
第十二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275
第一节 逆境和抗逆性 275
一、植物的逆境 275
二、植物的抗逆性 276
三、研究植物逆境生理的意义 277
第二节 水分逆境 278
一、旱害和抗旱性 278
二、水分过多的为害和植物的耐涝性 286
三、盐害和抗盐性 288
第三节 温度逆境 292
一、冷害和抗冷性 292
二、冻害和抗冻性 296
三、热害和抗热性 301
第四节 氧逆境 305
一、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转化 306
二、高浓度氧对植物的伤害 307
三、植物对氧伤害的抗性 309
第五节 病害和抗病性 311
一、植物病原生物对植物的侵染 311
二、病原生物对植物的危害 312
三、植物的抗病性 313
第六节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314
一、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314
二、水和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320
三、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