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静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3628111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1

一、刑事诉讼 1

二、刑事诉讼法 3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和相关法律的关系 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7

一、剥削阶级国家的刑事诉讼法 7

二、新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0

一、刑事诉讼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12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12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学习方法 13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若干原理 15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15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和特征 15

二、刑事诉讼基本目的的内容 16

三、刑事诉讼目的之配置体系 19

四、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体系 21

第二节 刑事诉讼职能 22

一、刑事诉讼职能的概念 22

二、侦查职能 24

三、控诉职能 25

四、辩护职能 27

五、审判职能 28

第三节 刑事诉讼结构 30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概念和特征 30

二、刑事诉讼结构模式 30

三、我国刑事诉讼结构模式 33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 35

一、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 35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35

二、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 36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37

一、公安机关 37

二、国家安全机关 38

三、人民检察院 38

四、人民法院 41

第三节 诉讼参与人 42

一、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和范围 42

二、当事人的概念、范围与权利义务 43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和范围 47

第四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1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51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 51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52

三、确立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意义 52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3

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53

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54

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54

四、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原则 55

五、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56

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58

七、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61

八、检察监督原则 63

九、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64

十、刑事司法主权原则 66

十一、刑事司法协助原则 67

第三节 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68

一、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的概念 68

三、无罪推定原则 69

二、司法独立原则 69

四、控审分离原则 70

五、平等对抗原则 71

六、诉讼迅速原则 71

七、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72

八、适度原则 72

第五章 管辖 74

第一节 管辖概述 74

一、管辖的概念 74

二、管辖的分类 75

三、管辖的意义 76

第二节 立案管辖 76

一、立案管辖的概念及划分根据 76

二、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 77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77

四、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78

第三节 审判管辖 80

一、级别管辖 81

二、地域管辖 84

三、专门管辖 87

第六章 回避 89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及意义 89

一、回避的概念 89

二、回避的种类 90

三、回避的理由 91

四、回避的适用对象 92

五、回避的意义 93

第二节 回避的程序 93

一、回避适用的期间 93

二、回避的审查和决定 94

三、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96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 97

第一节 辩护 97

一、辩护制度概述 97

二、辩护的历史发展过程 100

三、辩护运行机制 102

四、辩护的种类 104

第二节 辩护人 106

一、辩护人的概念 106

二、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107

三、辩护人的作用 108

四、辩护人的范围 109

五、辩护人的活动原则 110

六、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11

七、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 113

第三节 代理 115

一、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115

二、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的联系与区别 116

三、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 117

五、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 118

四、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 118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 120

第一节 证据概述 120

一、证据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120

二、证据制度 125

第二节 证据的种类 128

一、物证、书证 128

二、证人证言 133

三、被害人陈述 138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41

五、鉴定结论 145

六、勘验、检查笔录 149

七、视听资料 152

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 154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155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57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59

第四节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163

一、收集证据 163

二、审查证据 166

三、运用证据 168

第九章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 172

第一节 证明概述 172

一、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和特征 172

二、刑事诉讼证明的意义 173

第二节 证明对象 174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174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 175

二、证明责任的划分 177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177

第三节 证明责任 177

第四节 证明要求 181

一、证明要求的概念和意义 181

二、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根本要求 181

三、各个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 182

第十章 强制措施 184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述 184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作用 184

二、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186

一、拘传 188

第二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188

二、取保侯审 189

三、监视居住 195

四、拘留 196

五、逮捕 201

第三节 适用强制措施的其他法律问题 208

一、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208

二、公民扭送 209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212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 212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212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 214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215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16

一、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条件 216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219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221

四、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方式 222

一、审理应遵守的程序原则 223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223

二、审理的具体程序 225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判原则 226

第十二章 期间、送达 228

第一节 期间 228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228

二、期间的计算 230

三、当事人过期诉讼行为的恢复 230

第二节 送达 231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31

三、送达规则和程序 232

二、送达的方式 232

第十三章 立案 234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234

一、立案的概念 234

二、立案的意义 236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来条件 237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237

二、立案的条件 240

一、对有关犯罪材料的接受 242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242

二、对有关犯罪材料的审查 244

三、审查后的处理 246

第十四章 侦查 248

第一节 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248

一、侦查的概念 248

二、侦查的意义 250

第二节 侦查行为 251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251

二、询问证人 255

三、勘验、检查 257

四、搜查 259

五、扣押物证、书证 261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263

七、鉴定 264

八、辩认 266

九、通缉 266

第三节 侦查终结 268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268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 268

四、侦查中的羁押期限 269

三、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269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71

一、在自侦案件中,人民检察院享有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和逮捕决定权 271

二、侦查终结后对案件的处理 272

第五节 补充侦查 273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 273

二、不同诉讼阶段的补充侦查 274

三、补充侦查的方式 277

一、起诉的概述 279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279

第十五章 起诉 279

二、起诉的意义 281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282

一、提起公诉概述 282

二、审查起诉 283

三、提起公诉 289

四、不起诉 291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294

一、提起自诉的条件 294

二、提起自诉的程序 296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298

第一节 刑事审判概述 298

一、审判的概念和意义 298

二、刑事审判的原则 300

第二节 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305

一、对公诉案件审查的概念 305

二、公诉案件审查的内容及审查后的处理 307

第三节 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308

一、法庭审判的概念和特点 311

第四节 法庭审判 311

二、法庭审判阶段 312

三、法庭秩序 319

四、法庭审判笔录 320

五、审理期限 320

六、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 321

第五节 审判障碍及其处理 322

一、延期审理 322

二、中止审理 323

第六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特点 324

一、简易程序概述 326

第七节 简易程序 326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328

三、简易程序的审理方式 329

四、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330

第八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330

一、判决 330

二、裁定 332

三、决定 333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335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335

第一节 审级制度 335

二、两审终审制 337

第二节 上诉、抗诉的提起 338

一、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 338

二、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与方式 341

三、提起上诉、抗诉的理由 343

第三节 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 345

一、全面审查原则 345

二、审判方式 346

三、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 348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 350

一、上诉不加刑的概念 350

二、上诉不加刑的意义 351

第五节 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 352

一、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概念 352

二、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 352

三、违法处理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责任 353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354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354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354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355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56

一、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360

二、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61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363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363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63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其他审判程序的区别 365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66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366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368

三、捍卢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369

第二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371

一、重新审判的程序 371

二、重新审判后对案件的处理 373

一、执行的概念 374

二、刑事执行的根据 374

第一节 执行概述 374

第二十章 执行 374

三、执行的特点 376

四、执行的意义 376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377

一、无罪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377

二、死刑判决的执行 377

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判决的执行 379

四、有期徒刑缓刑和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 381

五、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381

六、罚金判决的执行 382

七、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383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 384

一、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384

二、监外执行 385

三、减刑和假释 387

第四节 对新罪、漏罪和申诉的处理 390

一、对新罪、漏罪的处理 390

二、对申诉的处理 391

主要参考书目 393

后记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