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交通系统比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赖纳·沙赫,彼得·耶勒,勒内·瑙曼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4648907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磁悬浮技术研究和应用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书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全面客观地介绍了这两种高速交通系统。客观地向中国读者展示这两种交通系统的特点,供交通运输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关心交通技术发展的各界人士阅读和参考。

1引言 1

2轮轨系统 5

2.1轮轨原理 6

2.2轮轨过去和将来的意义 7

2.3速度和距离 12

2.4ICE 14

2.4.1ICE1 15

2.4.2ICE2 17

2.4.3ICE3 18

2.4.4ICET 21

2.4.5其他列车 22

3磁浮快速铁路系统 25

3.1磁浮快速铁路的发展 25

3.2牵引 27

3.2.1磁场 28

3.2.2高速磁浮的悬浮和驱动 33

3.2.2.1轨道上的驱动 34

3.2.2.2悬浮 35

3.2.2.3供电 37

3.3高速磁浮列车 39

3.4其他的磁浮列车 42

4磁浮项目 45

4.1埃姆斯兰试验线 46

4.2中国上海高速磁浮项目 47

4.3放弃的项目 49

4.3.1柏林—汉堡线 49

4.3.2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磁悬浮干线 50

4.4慕尼黑磁浮项目的规划 51

4.5世界各地的高速磁浮项目 54

5技术系统比较 57

5.1线路 57

5.1.1选线 57

5.1.1.1轮轨系统的选线平面图 57

5.1.1.2轮轨系统的纵立面选线 64

5.1.1.3高速磁浮系统的平面选线 66

5.1.1.4高速磁浮系统的纵立面选线 68

5.1.1.5两种交通系统的选线比较 69

5.1.2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 71

5.1.2.1轮轨系统的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 71

5.1.2.2高速磁浮系统的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 74

5.1.2.3占地面积 75

5.1.3线路构造 78

5.1.3.1轮轨系统的线路构造 78

5.1.3.2高速磁浮系统的线路构造 83

5.1.3.3道岔 90

5.1.4特种建筑 93

5.1.4.1路堤和路堑 93

5.1.4.2桥梁 95

5.1.4.3隧道 103

5.1.4.4槽和墩柱结构 109

5.1.4.5防噪建筑 109

5.1.5材料要求 110

5.1.6线路轨道的磨损和维护 112

5.1.7供电 117

5.2车辆 119

5.2.1舒适度 119

5.2.2运输能力 121

5.2.3特有重量 123

5.2.3.1与使用面积相关的自重 123

5.2.3.2与座位数相关的自重 124

5.3驱动功率、加速度和最高速度 125

5.3.1单位驱动功率和摩擦系数 125

5.3.1.1单位驱动功率和最高速度 125

5.3.1.2摩擦系数 127

5.3.2加速度性能和附加启动时间 128

5.3.3最高速度 133

5.3.3.1最高速度纪录 133

5.3.3.2同类列车可达的最高速度 133

5.3.3.3最高运营速度 133

5.3.3.4平均速度和可实现的旅行时间 135

5.3.3.5停车时间 140

5.3.4线路阻力和运行阻力 142

5.3.4.1轮轨系统的基本阻力 142

5.3.4.2高速磁浮系统的磁化阻力 145

5.3.4.3空气阻力 147

5.3.4.4车载电网产生的感应阻力 151

5.3.4.5加速阻力值 154

5.3.4.6隧道阻力 155

5.3.4.7爬坡阻力 155

5.3.4.8弯道阻力和道岔阻力 155

5.3.4.9其他阻力 156

5.3.4.10总的运行阻力 156

5.3.5能耗 160

5.3.5.1匀速行驶的能耗 160

5.3.5.2每座席千米的能耗 163

5.3.5.3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和每千米的能耗 164

5.3.5.4供电 166

5.4运营方面 169

5.4.1网络形成 169

5.4.2停靠间距的影响 171

5.4.3交通供应和交通需求 172

5.4.4列车间隔时间 174

5.4.5运输能力 175

5.4.6列车的可连接性 176

5.4.6.1必要的列车数量 178

5.4.7磨损特征 179

5.5生态学方面 180

5.5.1资源耗费 180

5.5.2噪声的产生 182

5.5.2.1防噪的法律法规 182

5.5.2.2噪声传播的物理基础 183

5.5.2.3测出的噪声影响比较 184

5.5.2.4声平评估 186

5.5.2.5高速磁浮系统和轮轨系统的防噪评价 191

5.5.3振动 193

5.5.4电场、磁场和电磁场 195

5.6安全性 199

5.6.1安全系数 199

5.6.2安全性影响 201

5.6.3系统决定的安全性 201

5.6.4结构技术安全性 203

5.6.5运营和组织安全性 205

5.6.5.1轮轨系统的线形轨迹影响 206

5.6.5.2高速磁浮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 206

6经济系统比较 209

6.1总论 209

6.2投资计算的方法 210

6.2.1静态投资计算方法 210

6.2.2动态投资计算方法 210

6.2.3成本—收益计算和成本—利润计算 212

6.2.4生命周期成本考虑 213

6.3成本计算的等级 214

6.4成本类型划分 216

6.5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粗略参数 220

6.6线路相关的成本类型划分 223

6.6.1轮轨系统第二个层面的线路相关的成本参数 223

6.6.2磁浮系统第二个层面的线路相关成本参数 225

6.7粗略因素的成本参数 228

6.7.1用于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 229

6.7.1.1用于轮轨系统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 229

6.7.1.2用于高速磁浮系统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 231

6.7.2粗略要素的成本特性 232

6.7.2.1轮轨系统线路的随机成本分布 234

6.7.2.2高速磁浮线路的随机成本分布 238

6.8列车的投资成本 241

6.8.1ICE列车的投资成本 241

6.8.2磁浮列车的投资成本 243

6.9运营成本 244

6.9.1轮轨系统的运营成本 245

6.9.1.1轮轨系统维护的总成本 245

6.9.1.2路基的保养、检查和维护 247

6.9.1.3列车的保养、检查和维护 248

6.9.2高速磁浮的运营成本 248

6.9.2.1高速磁浮维护的总估价 248

6.9.2.2高速磁浮列车的保养、检查和维护 249

6.10收益 249

7交通政策、国民经济和工业政策比较 253

7.1交通政策的系统比较 253

7.1.1移动与交通 253

7.1.2交通政策 255

7.1.2.1交通政策的愿望、目标和任务 255

7.1.2.2交通政策的变化 256

7.1.2.3德国以及欧洲的交通政策 257

7.1.3客运交通的发展和政策 258

7.1.3.1交通发展的回顾 258

7.1.3.2交通发展的预测 260

7.1.4对高速交通的政策性要求 261

7.1.4.1高速交通的发展 261

7.1.4.2交通政策的要求 262

7.2国民经济系统比较 264

7.2.1国民经济中的交通经济 264

7.2.2交通的国民经济效益 266

7.2.2.1就业影响 266

7.2.2.2空间和选址结构 268

7.2.3交通的经济成本 270

7.3产业政策方面的系统比较 273

7.3.1交通在产业政策方面产生的影响 273

7.3.2高速交通的创新和开发潜力 275

7.3.3高速交通设施的出口潜力 275

7.3.4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影响 278

8整体系统比较 281

8.1基本评价方法 281

8.1.1交通规划过程和决策过程 281

8.1.2成本—利润计算法 283

8.1.3成本利润分析(KNA) 284

8.1.4可用价值分析(NWA) 286

8.1.5成本有效性分析(KWA) 288

8.2交通道路规划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291

8.2.1《联邦交通道路规划(2003)》中所使用的整体经济评价法 291

8.2.2海默尔的评价方法 296

8.2.3短途公共交通的标准化评价方法 299

8.3其他评价方法 303

8.3.1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303

8.3.2敏感性分析 304

8.4磁浮列车项目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305

8.4.1根据BVWP的指导方针对磁浮系统进行评价 306

8.4.2舍尔哈泽(Schellhase)的情景分析法 307

8.4.3许布纳等人的技术效果分析 309

8.4.4巴伐利亚州和北莱菌—威斯特法伦州磁浮线路的可行性研究 311

8.5多准则方法的发展 314

8.5.1系统比较的框架条件 314

8.5.2整体系统比较的指导路线 316

8.5.3方法的分类及适用性 317

8.5.4可用价值分析中的变量 319

8.5.5用于整体系统比较的多准则方法的基本方案 320

8.6整体系统比较的结果 322

9总结和展望 329

参考文献 333

译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