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五章 同盟会的建立 1
第一节 同盟会的筹建 1
建立革命政党的迫切需要 1
孙中山的组党活动 8
同盟会的成立和发展 22
第二节 同盟会的纲领 34
民族主义 34
民权主义 44
民生主义 50
第三节 同盟会的阶级基础和内部分歧 62
阶级基础和政党性质 62
同盟会内部的政治分野 66
光复会的分裂活动和共进会的成立 81
第六章 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92
第一节 民主共和方案战胜了君主立宪方案 92
大辩论的新阶段 92
革命派同改良派的激烈交锋 101
论战中革命派的局限和赢得的胜利 122
反动派乞灵于旧学 129
第二节 进化论、天武人权论同天命论、君权神授论的斗争 129
革命派对旧学的批判 136
思想武器的软弱无力 153
第三节 国粹主义思潮 158
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158
国粹派宣传的主要内容 167
对国粹主义的评价 183
第四节 无政府主义思潮 190
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 190
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的流派 195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210
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评价 214
第七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 223
第一节 从萍浏醴之役到1908年的各次起义 223
革命党人武装斗争的方略 223
萍浏醴起义 228
潮惠钦廉起义到河口之役 242
光复会发动的皖浙起义 259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联系 266
第二节 新军起义和黄花岗之役 279
安庆马炮营起义 279
广州新军起义 282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新军中工作的开展 286
黄花岗起义 296
革命党人的军事冒险主义 308
第三节 群众自发斗争的急剧高涨 314
清王朝的暴政 314
抗粮抗租和抢米风潮 318
抗捐抗税斗争 322
秘密会社的起事 347
反洋教斗争 348
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抗 365
革命在全国更普遍地发展 370
第八章 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 375
第一节 清廷预备立宪和官制改革 375
立宪的酝酿 375
五大臣出洋 380
各为立宪实则集权的官制改革 390
第二节 逐渐扩大的立宪运动 395
立宪派声势的膨胀 395
立宪团体的兴起 403
立宪请愿的发动 409
《钦定宪法大纲》和皇室亲贵集权 414
第三节 宪政的筹办和国会请愿 414
各省谘议局的成立 418
第一、二次国会请愿 426
资政院的召开和第三次国会请愿 430
第四节 皇族内部的建立和立宪派人的新动向 437
名符其实的皇族内阁 437
立宪政党的建立和立宪派的分化 443
立宪新政的彻底破产 452
第一节 收回利权运动 460
商办铁路的兴起 460
第九章 保路风潮 460
收回路权的斗争 466
收回矿权的斗争 476
收回利权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481
第二节 保路运动的蓬勃发展 489
铁道国有政策的出笼 489
湘鄂粤川的保路运动 494
保路运动的内部斗争 504
第三节 保路同志军起义 516
成都血案 516
保路同志军起义 521
“引起中华革命先”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