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武好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5824635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经济发展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该书认为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带来国民收入增长,从而增加一国的社会福利。理论研究证明,没有发展效应的经济增长将最终损害长远的经济增长。

第一章 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 1

1.1 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解 1

1.1.1 经济发展的含义 1

1.1.2 经济发展的衡量 5

1.1.3 经济发展的目的与途径 9

1.1.4 必需品与奢侈品 13

1.2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16

1.2.1 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的争论 16

1.2.2 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干预的理由 20

1.3.1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26

1.3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26

1.3.2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27

1.3.3 选择政策工具时应考虑的因素 30

1.4 经济发展的障碍 35

1.4.1 来自于经济和国际秩序方面的障碍 35

1.4.2 政府对经济发展所构成的障碍 37

1.4.3 关于替代性的概念 41

1.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 42

小结 45

第二章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48

2.1.1 经济运行情况实证分析 49

2.1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 49

2.1.2 我国是否存在政策周期 53

2.2 财政、货币政策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 58

2.2.1 财政政策与我国经济波动 58

2.2.2 货币政策与我国经济波动 62

2.2.3 经济波动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69

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 79

2.3.1 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80

2.3.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82

2.3.3 “双松”、“双紧”配合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84

2.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约束机制比较 93

2.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谁松谁紧? 93

2.4.2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95

2.4.3 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97

小结 101

第三章 资金筹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上) 103

3.1 资金筹集与经济发展 103

3.1.1 储蓄-资本-经济增长: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03

3.1.2 国内储蓄与国外储蓄 107

3.1.3 卡列茨基的资金筹集理论 110

3.2.1 国内存差与外资引进现状 116

3.2 中国国内储蓄剩余与引进外资 116

3.2.2 国内资金过剩的性质 119

3.2.3 国内储蓄过剩与外资引进 126

3.3 政府储蓄 127

3.3.1 政府储蓄的含义 127

3.3.2 我国政府储蓄的变化 129

3.3.3 税收与政府储蓄 132

3.3.4 经济性支出与政府储蓄 141

第四章 资金筹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下) 148

4.1 私人国内储蓄 148

4.1.1 家庭储蓄的决定因素 150

4.1.2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格局及原因分析 155

4.1.3 促进居民储蓄合理增长的政策选择 166

4.2 外国储蓄 176

4.2.1 外国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177

4.2.2 外资流入的形式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同潜力 181

4.2.3 外国直接外资 187

4.2.4 促进外资引进和利用的政策选择 192

4.3 我国储蓄格局的整体分析 197

小结 204

第五章 投资结构调整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8

5.1 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211

5.1.1 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特点 211

5.1.2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 216

5.2 政府投资 221

5.2.1 投资结构调整中的政府干预 221

5.2.2 公共投资的一般原则 224

5.3 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选择 229

5.3.1 基础产业发展与政府投资融资 230

5.3.2 农业发展与政府投资 234

5.3.3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 238

5.4 引导私人投资的政策措施 242

5.4.1 税收措施与私人投资结构 244

5.4.2 我国税收政策在鼓励投资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46

5.4.3 信贷政策与私人投资结构调整 252

5.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54

5.5.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因素 256

5.5.2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260

小结 263

主要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