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雄世,扬明君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5045·总3346有5500
  • 页数:600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1.1电信设备和电源 1

1.2通信电源的构成 3

1.2.1 受电装置 5

1.2.2 电池 6

1.2.3整流装置 7

1.2.4信号电源装置 7

1.2.5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8

1.2.6直流——交流变换装置 8

1.2.7内燃机发电装置 10

1.3通信电源方式 10

1.3.1 市电电源方式和独立电源方式 11

1.3.2直流供电方式 13

1.3.3交流供电方式 15

1.3.4变换供电方式 18

1.4通信电源中的备用能源 19

1.3.5集中电源方式和分散电源方式 19

1.4.1 市电电源的停电状况 20

1.4.2通信设备的消耗电流特性 22

1.4.3 蓄电池的保持时间 22

1.5各种通信设备需要的电力 24

1.6通信电源设备的特点 29

1.6.1设备投资方面的特点 29

1.6.2 维护方面的特点 33

2.1.1 概论 35

第二章 半导体元件及其电路 35

2.1半导体元件 35

2.1.2 PN结 36

2.1.3半导体整流元件的构造 39

2.1.4各种整流元件的电气特性 41

2.2可控硅 45

2.2.1 与晶体三极管的比较 45

2.2.2可控硅的阳极特性 47

2.2.3可控硅的导通、关断特性 49

2.2.5各种可控硅 50

2.2.4 临界正向电流上升率(di/dt)和临界正向电压上升率(dυ/dt) 50

2.3整流电路 53

2.3.1基本整流电路 53

2.3.2整流电路的各种系数 58

2.3.3 电源杂音和平滑滤波电路 61

2.3.4硅整流元件的保护电路 69

2.3.5整流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干扰 71

2.4直流变换电路 74

2.4.1 直流斩波器电路 75

2.4.2推挽型变换器电路 77

2.4.3 串联谐振型变换器电路 78

2.4.4 DC——DC变换器的分类与特点 79

2.4.5 采用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电路 80

2.5逆变电路 88

2.5.1 逆变器的分类 89

2.5.2逆变器电路 89

2.5.3可控硅变频器电路 94

3.1 自动电压调整的概念 97

第三章 自动电压调整的概念及其电路 97

3.2机械的自动电压调整 98

3.3利用铁心饱和特性的自动电压调整 100

3.3.1 利用铁磁谐振的自动电压调整 100

3.3.2饱和电抗器和磁放大器 103

3.3.3 采用串联电抗器的自动电压调整 106

3.3.4采用差动电抗器的自动电压调整 110

3.3.5直流互感器(DCCT) 111

3.4采用半导体的自动电压调整 111

3.4.1 齐纳二极管 112

3.4.2晶体管串联稳压电路 114

3.4.3利用斩波技术的自动电压调整 116

3.4.4利用相位控制的自动电压调整 119

3.4.5逆变器中的自动电压调整 126

3.5各种控制电路 127

3.5.1 差动放大器 127

3.5.2单结晶体管(UJT)相位控制电路 128

3.5.3多谐振荡器 133

3.5.4施密特电路 135

3.5.5控制电路实例 136

第四章 电池 138

4.1概述 138

4.2一次电池 139

42.1 干电池 139

4.2.2充电干电池 143

4.2.3空气湿电池 144

4.3.1铅蓄电池的化学变化 146

4.3铅蓄电池 146

4.2.5 一次电池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146

4.2.4注水式电池 146

4.3.2极板的结构型式 147

4.3.3涂膏式铅蓄电池和铠甲式铅蓄电池的比较 150

4.3.4格栅合金 151

4.3.5 固定式铅蓄电池的结构 151

4.3.6隔离物 154

4.3.7电解液 155

4.3.8 高放电率铅蓄电池和一般固定式铅蓄电池 156

4.4.1初充电 158

4.4铅蓄电池的特性 158

4.4.2浮充充电 159

4.4.3均衡充电和补充充电 160

4.4.4 充电终了的判定和自动充电 162

4.4.5铅蓄电池的容量 162

4.5通信电源用的铅蓄电池特性 165

4.5.1 影响铅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165

4.5.2 通信电源用的铅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167

4.5.3停电时的蓄电池耐用时间计算 168

4.6.1 极板结构、化学变化和电动势 173

4.6碱性蓄电池 173

4.6.2碱性蓄电池的电气特性 175

4.6.3完全密闭式碱性蓄电池 178

第五章 直流供电方式 183

5.1直流供电方式的概要 183

5.1.1交替充放电方式 183

5.1.2半浮充方式 183

5.1.3全浮充方式 184

5.2.1 全浮充方式和蓄电池的电压变动 185

5.2全浮充方式 185

5.2.2全浮充方式的基本方法 186

5.2.3全浮充方式的种类 187

5.3全浮充方式使用的整流器 190

5.3.1主电路 190

5.3.2自动控制电路 191

5.3.3告警电路 198

5.3.4主整流装置的设置方式 198

5.4.1 尾电池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00

5.4尾电池方式(END CELL方式或EN方式) 200

5.4.2 电池个数和转换段数 202

5.4.3尾电池方式的整流装置 205

5.5整流元件降压方式 208

5.5.1 整流元件降压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08

5.5.2硅降压元件的特性 211

5.5.3 SID方式整流装置 211

5.6直流电压变换供电方式(VCS) 215

5.6.1 直流电压变换供电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15

5.6.2各装置的概要 216

5.6.3 直流电压变换供电方式的构成 217

5.7其他电源方式 221

5.7.1 阀型方式 221

5.7.2反压电池降压方式 224

5.7.3直流电阻降压方式(DVR方式) 225

5.7.4碳柱降压方式 225

5.7.5 升压方式 226

5.7.6一次电池方式 227

6.1.1 变换供电方式的经济性 233

第六章 变换供电方式 233

6.1变换供电方式的概念 233

6.1.2变换供电方式的可靠性 235

6.2直流——直流变换供电方式 237

6.2.1 旋转型直流——直流变换供电方式 237

6.2.2静止型直流——直流变换供电方式 238

6.3直流——交流变换供电方式——其一、信号频率电源 260

6.3.1 信号的种类及用途 260

6.3.2信号电源装置 269

6.4.1概要 283

6.4.2通用型交流电源装置 283

6 4直流——交流变换供电方式——其二、市电频率电源 283

6.5交流——直流变换供电方式 287

第七章 交流供电方式 289

7.1交流负荷的通信设备及其电源方式的变迁 289

7.1.1 微波通信设备的电源 289

7.1.2同轴电缆通信设备的电力传输用电源 290

7.1.4 短波局用电源 291

7.1.3 信息处理装置用稳频稳压电源 291

7.2交流不停电电源方式(3-EG三发电机组方式) 292

7.2.1 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的原理 292

7.2.2 装置的概要 293

7.3交直流不停电电源方式(MGG方式) 297

7.3.1 交直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的原理 297

7.3.2装置的概要 298

7.4交直流驱动交流不停电电源方式(DMA方式) 303

7.4.2装置的概要 304

7.4.1 交直流驱动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的原理 304

7.4.3 DMA方式和3-EG方式的比较 307

7.5 3-EG.MGG、DMA方式的并联运行和同步转 308

换 308

7.5.1 旋转机相互间的同步转换 308

7.5.2旋转机和市电电源直接馈送电路相互间的同步转换 309

7.6旋转型稳频稳压电源装置 311

7.6.1 实现稳频输出的方法 311

7.6.2容许停电型稳频稳压电源装置的原理 312

7.6.4不停电型稳频稳压电源装置 313

7.6.3容许停电型稳频稳压电源装置的概要 313

7.7静止型交流电源装置的基本要素 317

7.7.1 桥型逆变器和换向电路 318

7.7.2正弦波技术 321

7.7.3并联运行 324

7.7.4并联冗余运行 326

7.8大容量交流电源装置 326

7.8.2装置的特性及性能 327

7.8.1 装置的概要 327

7.8.3故障顺序显示电路 330

7.9高精度交流电源装置 331

7.9.1装置的概要 332

7.9.2装置的特性及性能 333

7.9.3主要电路及工作原理 339

第八章 电力传输方式 344

8.1电力传输方式的组成 344

8.1.1 电力传输线路 344

8.1.3供电电路的构成 347

8.1.2供电系统的接地 347

8.1.4直流稳流供电及交流稳压供电 349

8.1.5 电压分担方式 350

8.1.6供电装置的冗余构成 351

8.2供电装置 353

8.2.1 稳流控制方式 353

8.2.2稳流DC-DC变换器的冗余构成 354

8.3电力传输的实例 355

9.2.1 变压器 368

9.2受电装置的主要设备概要 368

第九章 受电装置 368

9.1受电和电气事业法(从略) 368

9.2.2仪表用互感器 371

9.2.3 电力开关装置 373

9.2.4 超前相位电容器(电力用电容器) 378

9.2.5避雷器 380

9.2.6 受电用保护继电器 383

9.3实际使用的受电设备 386

9.3.1 受配电系统的构成 386

9.3.2受电用设备的容量计算 387

9.3.3低压受电 387

9.3.4高压受电 388

9.3.5特高压受电 390

9.3.6 电源系统的自动控制 393

9.3.7 改进功率因数的各种装置 394

10.1概述 395

10.1.1种类和用途 395

第十章 柴油机及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395

10.1.2发电机的特性 396

10.2柴油发电机装置 397

10.2.1 柴油发电机装置的组成 397

10.2.2柴油机的特点 398

10.2.3柴油机的分类及其概要 398

10.2.4 平均有效压力和机器马力 402

10.2.5燃料油、润滑油及其消耗量 406

10.2.6柴油机的构造概要 411

10.2.7 固定式柴油发电机组的种类和它的各组成部分 428

10.2.8移动式发电装置 430

10.2.9 柴油机的定期检查 434

10.3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436

10.3.1燃气轮机的概要和特点 436

10.3.2燃气轮机的分类 438

10.3.3推进力和机器马力 441

10.3.4燃料油、润滑油及其消耗量 442

10.3.5燃气轮机的构造 442

10.3.6 固定式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446

10.3.7 移动式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454

10.3.8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整修作业 454

10.4运行和自动控制 457

10.4.1 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和自动控制概念 458

10.4.2 柴油发电机组自动控制动作条件 459

10.4.3 实际使用的气起动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461

10.4.4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运行 462

10.5.1 电路基础 464

10.5实际使用的自动控制电路 464

10.5.2动作表 465

10 5.3 柴油机的自动控制电路 468

第十一章 监视控制装置 473

11.1概述 473

11.2电力装置的集中监视控制 474

11.2.1 电力电路集中告警装置 475

11.2.2 中容量电力集中监视装置 476

11.2.3特高压受电监视装置 481

11.2.4 大容量电力集中监视装置 481

11.3无人值守局的电力设备的远距离监视控制 486

11.3.1 交换系统的远距离监视控制 487

11.3.2载波系统的远距离监视控制 490

11.3.3无线系统的远距离监视控制 494

第十二章 独立电源方式 497

12.1独立电源方式的概要 497

12.2独立电源方式的种类和应用分类 498

12.3各种独立电源方式 501

12.3.1 柴油机组发电方式 501

12.3.2太阳能电池方式 505

12.3.3风力发电方式 512

12.3.4燃料电池 517

12.3.5 闭路循环燃气轮发电机 522

12.3.6波力发电 523

12.3.7 海洋温度差发电方式 523

12.3.8热电发电 523

12.4混合方式 524

13.1.2选定电源装置和机器 526

13.1.1 收集基础资料 526

13.1选定电源装置和机器并决定容量 526

第十三章实际通信电源设备的设计 526

13.1.3 决定电源装置和机器的容量 529

13.2机器布置和局站机房 538

13.2.1 机器布置 538

13.2.2警报监视装置 541

13.2.3 局站机房建筑有关事项 541

13.3配线设计 545

13.3.1 交流回路的配线设计 545

13.3.2直流回路的配线设计 546

13.3.3信号电源等的输入输出回路及控制警报回路的配线设计 553

13.3.4接地电路的配线设计 554

13.4在通信电源中的防灾措施 559

13.4.1 市电电源长时间停电的对应措施 559

13.4.2抗震措施 560

13.4.3对风水害的措施 563

13.4.4防火措施 564

13.4.5防雷措施 564

13.4.6 防灾措施用的电力设备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