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卒病论集 1
绪论 1
一、《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1
二、《伤寒论》的沿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三、伤寒的涵义 3
四、《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 3
五、《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 5
六、学习《伤寒论》的要求与方法 5
七、《伤寒论》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5
二、太阳病分类--中风、伤寒及温病 7
一、太阳病提纲 7
第一节 太阳病概论 7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7
三、辨太阳病传与不传 10
四、辨太阳病病程的变化 10
五、太阳病欲解时 11
附:其他五经病欲解时 12
六、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12
七、辨寒热真假 13
第二节 桂枝汤证 14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兼证、变证与禁忌证 16
一、桂枝汤证的兼证 16
1.桂枝加葛根汤证 16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17
3.桂枝加附子汤证 18
二、桂枝汤证的变证 19
三、坏病处理原则与桂枝汤禁忌证 21
四、太阳病轻证 23
第四节 桂枝汤证疑似证 26
小结 29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0
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转变 30
第二节 麻黄汤证 32
第三节 麻黄汤证的兼证 34
一、大青龙汤证 34
二、小青龙汤证 36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 38
一、宜用桂枝汤解外的脉证 38
二、辨可发汗、小发汗与不可发汗 39
1.当发汗用麻黄汤,衄乃解 39
2.二阳并病的概念及治法--小发汗 40
3.不可发汗 41
4.脉浮方可发汗 42
三、桂枝汤的灵活运用 42
四、表证衄血之辨 43
第五节 太阳病汗吐下后的变证 44
一、汗吐下后邪去正虚欲愈 44
1.虚寒变证的主症主脉 45
2.干姜附子汤证 45
二、辨汗吐下后变证的虚寒与实热 45
3.桂枝新加汤证 46
4.麻杏甘膏汤证 46
5.桂枝甘草汤证 48
6.苓桂草枣汤证 49
7.朴姜夏草人参汤证 49
8.苓桂术甘汤证 50
9.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51
10.茯苓四逆汤证 51
11.误汗后的虚实辨证 52
三、五苓散证 52
四、栀子豉汤证 54
五、真武汤证 57
第六节 峻汗禁例 58
第七节 表里先后辨 59
第八节 小柴胡汤证 60
第九节 小柴胡汤证的兼变证与疑似证 65
一、小建中汤证 65
二、大柴胡汤证 66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其与阳明内实证的比较 67
四、桃核承气汤证 68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70
六、肝乘脾证与肝乘肺证 71
第十节 太阳病火逆变证 71
第十一节 太阳病吐后变证 73
第十二节 太阳病蓄血证 74
小结 77
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79
第一节 结胸与脏结的比较 79
第二节 结胸证治 80
一、痰热结胸证治 80
二、结胸危重证 81
三、热实结胸证治 81
四、小结胸证治 83
五、寒实结胸及文蛤散证 84
第三节 结胸疑似证 86
一、太阳少阳并病与热入血室 86
二、柴胡桂枝汤证 87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88
四、阳微结证 89
第四节 痞证证治 90
一、痞证的病因病机 90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 91
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与甘草泻心汤证 92
四、痞证的鉴别 94
第五节 痞证的辨证和兼变证 95
一、痞证误下后变证及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95
二、旋覆代赭汤证 96
三、桂枝人参汤证 97
四、瓜蒂散证 98
五、痞证的辩证 99
一、白虎加人参汤证 101
第六节 太阳病其他变证 101
二、黄芩汤证 102
三、黄连汤证 103
第七节 凤湿证 103
第八节 炙甘草汤证 105
小结 106
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08
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 108
一、阳明病提纲 108
二、阳明病中风、中寒之辨 110
三、阳明发黄及其他证候 111
第二节 阳明病不可攻下 113
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114
第四节 ?语辨证及白虎汤证 119
一、?语辨证 119
二、白虎汤证 122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 124
一、阳明病攻下后的变证 124
二、阳明病攻下后寒热之辨 126
三、阳明兼少阳证治 127
四、阳明中风发黄 128
五、导法 129
六、阳明兼太阳证治 130
七、阳明湿热发黄与阳明蓄血的辨治 131
第六节 燥屎辨证 132
一、转属阳明有寒热之辨 134
第七节 转属阳明与脾约证 134
二、脾约证 135
第八节 各种攻下法的比较 136
第九节 阳明发黄辨 139
小结 143
第五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45
第一节 少阳病概论 145
第二节 少阳病的转归 146
小结 147
第六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8
第一节 太阴病概论 148
第二节 太阴病兼证 149
第三节 太阴寒湿发黄 150
小结 151
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53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153
第二节 少阴病预后 154
第三节 太少两感证与少阴热化证 156
第四节 少阴寒湿证 157
第五节 少阴便脓血证、吐利证 159
第六节 少阴咽痛证 160
第七节 少阴下利证 162
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162
二、真武汤证 163
三、通脉四逆汤证 164
四、四逆散证 165
五、猪苓汤证 166
第八节 少阴三急下证 167
第九节 少阴病温法提要 168
小结 170
第八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71
第一节 厥阴病概论 171
第二节 辨厥 172
一、厥的概念 172
二、厥热胜复 172
三、厥的危重证 174
四、厥证辨治 175
1.蛔厥 175
2.寒凝下焦之厥 176
3.亡血之厥 177
4.阳郁之厥 177
5.热厥 178
6.血虚寒厥 178
7.寒厥 179
8.痰厥 179
9.水厥 180
10.痰热厥 181
第三节 辨下利 182
一、下利辨治 182
1.欲作自利 182
2.干姜黄岑黄连人参汤证 182
4.白头翁汤证 183
3.通脉四逆汤证 183
5.严重虚寒下利兼表征 184
6.小承气汤证 185
7.下利后余热证 185
二、下利辨脉 186
第四节 辨呕与哕 187
一、呕吐辨治 187
二、哕的辨治 189
小结 189
第九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191
第一节 霍乱病的概论 191
二、五苓散证与理中丸证 192
一、四逆加人参加汤证 192
第二节 霍乱病的证治 192
三、四逆汤证 194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 194
五、病后调理 195
小结 196
第十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197
第一节 阴阳易证治 197
第二节 差后病证治 197
小结 200
附录一 伤寒论条文索引 201
附录二 伤寒论方剂索引 204
附录三 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几点说明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