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4
一、相关概念界定 4
二、研究范围 11
第三节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综述 12
一、人口增长及聚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12
二、产业聚集及产业升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13
三、技术进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14
四、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15
第二章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17
第一节 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与城市化进程 17
一、自然经济条件 17
二、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 20
三、四川省城市化进程 22
第二节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23
一、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分析 23
二、四川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分析 29
三、四川省各区域区位商数分析 31
四、四川省城市化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 34
第三节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5
一、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5
二、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36
三、未利用土地多,但后备土地资源少,宜耕后备资源十分贫乏 36
四、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林牧业用地比重大,且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 37
五、土地利用缺乏有效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37
六、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38
七、土地整体质量不高,利用效益低下 38
第四节 四川省建设用地变动特点及其驱动力分析 39
一、四川省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 39
二、四川省建设用地结构变动的定量分析 40
三、四川省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42
四、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确定 44
第三章 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关系 46
第一节 小城镇模式与土地利用 46
一、小城镇模式的土地利用的特征 46
二、小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对策 48
第二节 半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 49
一、半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的特征 49
二、半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的基本思考 50
第三节 中等城市——滞后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 50
一、滞后城市化的原因 50
二、滞后城市化模式的土地利用问题 51
三、对滞后城市化模式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52
第四节 大城市——过度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利用 53
一、过度城市化的原因 53
二、过度城市化土地结构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54
三、过度城市化土地利用的对策 55
第五节 大城市——逆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土地利用 56
一、当前我国大型中心城市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56
二、逆城市化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57
三、逆城市化土地利用对策 58
第四章 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土地统筹利用 59
第一节 城市化对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影响 59
一、城市化进程改变区域整体土地利用方式 60
二、城市化改变区域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61
三、促进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科学化 62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指导原则 63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全局 64
二、统筹安排开发和保护用地 64
三、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64
四、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定位 64
五、正确处理好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65
第三节 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分区和总体规划 65
一、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65
二、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66
三、区域土地统筹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7
第五章 四川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70
第一节 综合分区目的、原则及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 70
一、综合分区的目的 70
二、综合分区的原则 71
三、综合分区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 72
第二节 综合分区依据与方式 73
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依据 73
二、综合分区的方式 73
第三节 综合区产生与评价 75
一、土地利用综合区的产生 76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的异同分析与评价 96
第六章 区域土地统筹利用功能分区 99
第一节 功能分区目的、原则及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 99
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目的 99
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100
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的关系 100
第二节 分区依据与方式 101
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 101
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式 102
第三节 功能区的产生与评价 110
一、功能区的产生 110
二、土地功能分区结果及评价 116
第七章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 120
第一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的因素选择 120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21
二、固定资产投资 124
三、城市化水平 124
四、城市人口增长 125
五、恩格尔系数 126
六、土地集约利用 127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模型的选择 128
一、用生产函数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 128
二、用线性函数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 132
三、人均占用建设用地与恩格尔系数的线性关系模型 134
四、人均占用建设用地与城市化的线性关系模型 137
五、时间序列的ARIMA预测模型 139
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 141
第三节 区域建设用地量预测模型与实证 142
一、用指数生产函数构建的总的用地需求模型 143
二、考虑土地、人口、资本是产出GDP的投入要素的预测模型 149
三、运用恩格尔系数和城市化率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模型 155
四、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 159
五、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165
第八章 建设用地增量调控与统筹区域发展 168
第一节 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目的、意义与原则 168
一、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目的 168
二、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意义 169
三、建设用地增量区域统筹的原则 171
第二节 统筹区域土地优化利用策略 171
一、土地的边际贡献率 171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172
三、固定资产投资 172
四、财政支出 173
五、土地利用效率 174
六、人口因素 174
第三节 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方案设计 175
一、建设用地边际贡献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 175
二、人口指标、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 181
三、城市化水平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的关系 185
四、建设用地增量区域优化配置系数的确定 186
五、管理导向的建设用地增量优化配置方案 187
第九章 四川省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措施及对策 190
第一节 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190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90
二、正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发展趋势 191
三、正确把握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重点 193
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 196
第二节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 200
一、关于批而未供土地 200
二、关于空闲土地 200
三、关于闲置土地 201
四、关于低效使用土地 202
第三节 加强土地整理 203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与特点 203
二、土地整理的模式 204
三、建设用地整理对城镇建设的作用 205
四、推进土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 206
五、土地整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208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用地观 210
一、依法用地观 210
二、规划用地观 210
三、节约用地观 211
四、经营城镇用地观 211
第五节 深入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212
一、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大局意识 212
二、要依法加强建设用地预审管理 212
三、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213
四、要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13
五、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执法水平 213
六、要逐步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长效保障机制 214
第六节 其他措施建议 214
一、开展建设用地清理整顿活动 214
二、强化地籍管理 215
三、重视城镇土地的空间利用 216
四、加强土地供应计划管理,控制城镇住房开发建设规模 216
五、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