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脊索动物门 1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特征 1
目 录 1
第二节尾索动物亚门 2
第三节头索动物亚门 5
第四节脊椎动物亚门 9
第五节脊索动物门的起源和分类 11
一、脊索动物门的起源 11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11
第十八章无颌纲 14
第一节无颌类的主要特征 14
二、皮肤 15
三、骨骼系统 15
第二节七鳃鳗的构造 15
一、外形 15
四、肌肉系统 17
五、消化系统 17
六、呼吸系统 17
七、循环系统 17
八、排泄系统 18
九、神经系统 18
十、感觉器官 18
十一、生殖系统及生殖 19
第三节无颌纲的分类 19
二、盲鳗亚目 20
一、七鳃鳗亚目 20
第四节无颌纲的起源和演化 21
第十九章鱼纲 25
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 25
第二节鱼纲的结构和适应 26
一、外形和运动 26
二、皮肤和鳞片 36
三、骨骼系统 42
四、肌肉系统和发电器官 47
五、消化系统 50
六、呼吸系统 53
七、血液及循环系统 59
八、排泄系统和渗透调节 62
九、生殖系统 65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66
十一、内分泌系统 72
第三节鱼纲的分类 74
一、软骨鱼系的分类 74
(一)板鳃亚纲 74
(二)全头亚纲 79
二、硬骨鱼系的分类 79
(一)辐鳍亚纲 80
(二)肉鳍亚纲 94
第四节鱼类的生态 100
一、鱼类的繁殖 100
二、鱼类的洄游 110
一、鱼类的利用 115
第五节鱼类的经济意义 115
二、我国的渔业资源 117
三、我国的养鱼业 118
第六节鱼纲的起源和演化 119
一、鱼纲的起源 119
二、软骨鱼系的演化 123
三、硬骨鱼系的演化 123
第二十章两栖纲 126
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26
一、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126
二、主要特征 127
一、外形和运动 128
第二节两栖纲的结构和适应 128
二、皮肤 130
三、骨骼系统 132
四、肌肉系统 137
五、消化系统 140
六、呼吸系统 141
七、循环系统 145
八、泌尿生殖系统和渗透调节 149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52
第三节两栖纲的分类 155
一、无足目或裸蛇目 155
二、有尾目 156
三、无尾目 159
一、繁殖和变态 164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态 164
二、冬眠 171
第五节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172
第六节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173
一、两栖纲的起源 173
二、两栖纲的演化 176
第二十一章爬行纲 180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80
第二节主要器官系统的演变和适应 182
一、外形 182
二、皮肤 182
三、骨骼系统 184
五、消化系统 188
四、肌肉系统 188
六、呼吸系统 190
七、循环系统 191
八、排泄系统 194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95
十、生殖系统 198
第三节爬行纲的分类 199
一、龟鳖亚纲 199
二、原蜥亚纲 201
三、有鳞亚纲 202
四、鳄亚纲 208
第四节爬行类的生态 209
一、繁殖 209
二、休眠 211
第五节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212
第六节爬行纲的起源和演化 215
第二十二章鸟纲 223
第一节鸟纲的结构和适应 223
一、外形 223
二、皮肤 224
三、骨骼系统 227
四、肌肉系统 230
五、消化系统 231
六、呼吸系统 232
七、循环系统 234
八、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 235
九、泌尿生殖系统 237
一、古鸟亚纲 238
第二节 鸟纲的分类 238
二、新鸟亚纲 239
(一)平胸总目 240
(二)企鹅总目 240
(三)突胸总目 241
第三节鸟纲的起源与演化 262
一、鸟纲的起源 262
二、鸟纲的演化 263
第四节鸟类的生态 263
一、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 263
二、鸟类的繁殖 264
三、鸟类的迁徙 266
一、农林的益鸟和害鸟 268
第五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 268
二、狩猎鸟类和观赏鸟类 269
第二十三章哺乳纲 271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271
第二节哺乳纲的结构和功能 272
一、皮肤 272
二、骨骼系统 278
三、肌肉系统 284
四、消化系统和营养 287
五、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 296
六、血液和循环系统 302
七、排泄系统 312
八、内分泌系统 317
九、神经系统 323
十、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336
十一、生殖系统 343
第三节哺乳纲的分类 349
一、原兽亚纲 349
二、兽亚纲 352
(一)后兽附纲 352
(二)真兽附纲 353
第四节哺乳纲的起源及适应辐射 383
一、哺乳纲的起源 383
二、中生代的哺乳动物 384
第五节哺乳类的生态 388
一、分布和运动 388
三、新生代哺乳动物的适应辐射 388
二、食物和消化 392
三、海兽的呼吸和潜水 394
四、回声定位 396
五、体温调节 397
六、冬眠和夏眠 398
七、生殖 399
八、巢穴 404
九、迁徙或洄游 404
第六节哺乳类的经济意义 406
一、经济兽类及其保护、利用 406
二、害兽及其防治 408
一、皮肤 410
第一节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410
第二十四章脊椎动物总结 410
二、骨骼系统 412
三、肌肉系统 416
四、消化系统 418
五、呼吸系统 418
六、循环系统 421
七、排泄系统 425
八、内分泌系统 427
九、神经系统 428
十、感觉器官 430
十一、生殖系统 433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演化 433
二、动物的分布区 438
一、动物的栖息地 438
第二十五章动物地理分布 438
第一节动物的分布 438
三、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439
第二节世界及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 440
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440
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443
第二十六章动物的生态 450
第一节生态学的发展 450
第二节生态因子 450
一、气候因子 451
二、土壤因子 454
三、化学因子 454
四、生物因子 455
一、种群的概念和结构 456
第三节种群 456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 457
第四节群落 460
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460
二、群落演替 462
第五节生态系统 463
一、生态系统 463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64
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466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67
五、生态金字塔 468
六、生态平衡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