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述 1
(一) 药线点灸疗法的特点 2
(二) 药线点灸腧穴的体表定位法 3
(三) 药线点灸取穴原则 9
(四) 药线点灸施术要点 10
二、壮医药线点灸常用腧穴 15
(一) 头颈部穴位 15
(二) 肩胛部穴位 21
(三) 背腰部穴位 22
(四) 胸腹部穴位 25
(五) 上肢部穴位 30
(六) 下肢部穴位 34
(七) 特殊穴位 39
三、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 45
内科 45
感冒 45
支气管炎 45
喘证 46
哮证 46
肺结核 46
吐酸 47
呃逆 47
胃脘痛 47
呕吐 48
泄泻 48
便秘 49
痢疾 49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49
慢性胃炎 50
急性胃肠炎 50
胃下垂 50
?闭 50
急性肾炎 51
膀胱炎 51
慢性肾炎 52
肾盂肾炎 52
遗精 52
阳痿 53
睾丸炎 53
前列腺炎 54
高血压病 54
头痛 54
眩晕 55
消渴 55
神经衰弱 55
癫狂 56
失眠 56
痫证 57
甲状腺机能亢进 57
血证 58
贫血 58
过敏性紫癜 59
痿证 59
痹证 59
类风湿性关节炎 60
夜游症 61
厥证 61
疟疾 61
三叉神经痛 62
坐骨神经痛 62
面神经瘫痪 63
盗汗 63
夹色证 63
外科 64
疔疮 64
无名肿毒 64
蛇头疮 65
痔疮 65
乳痈 65
脱肛 66
腰痛 66
肾结石 66
膀胱结石 67
尿道结石 67
胆石症 67
胸胁痛 68
落枕 68
乳头撕裂 69
乳腺小叶增生症 69
腱鞘囊肿 70
子宫肌瘤 70
淋巴结炎 70
脂肪瘤 71
甲状腺腺瘤 71
颈淋巴结核 72
手术伤口增生 72
增生性关节炎 72
鸡眼 73
妇产科 73
闭经 73
月经不调 74
崩漏 74
痛经 74
月经过多 75
月经过少 75
带下 75
乳房痛 76
产后胎盘不下 76
乳汁少 76
外阴瘙痒 77
子宫后倾不孕 77
外阴白斑病 77
性交疼痛 78
儿科 78
百日咳 78
痄腮 78
疳积 79
遗尿 79
急惊风 79
慢惊风 80
小儿麻痹后遗症 80
皮肤科 81
诸痒症 81
核黄疸后遗症 81
脑炎后遗症 81
毛襄炎 82
铜钱癣 82
牛皮癣 82
白癜风 83
酒刺 83
酒渣鼻 84
蝴蝶斑 84
鱼鳞痣 84
近视 85
夜盲症 85
五官科 85
皮肌炎 85
睑缘炎 86
青光眼 86
视神经炎 86
红眼病 87
麦粒肿 87
聋哑 8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88
慢性单纯性鼻炎 88
萎缩性鼻炎 88
过敏性鼻炎 88
慢性咽炎 89
慢性扁桃腺炎 89
慢性喉炎 89
牙痛 90
四、壮医药线点灸病案 91
感冒发热 91
流行性感冒 92
呃逆 92
泄泻 93
习惯性便秘 94
上消证 95
胃下垂 95
高血压 96
偏头痛 96
眩晕 97
癫狂 98
阳痿 98
风湿性关节炎 99
肩周炎 99
类风湿 99
坐骨神经痛 99
痿证 100
遗尿 101
性夹色 101
脂肪瘤 102
肾结石 102
子宫肌瘤 103
颈椎增生 103
白癜风 104
风疹 104
痤疮 105
牛皮癣 105
铜钱癣 105
痔疮 106
腰扭伤疼痛 106
乳头撕裂 106
乳腺小叶增生症 107
乳腺炎 108
阴道炎 109
崩漏 109
痛经 110
性交疼痛 111
子宫后倾不孕 111
子宫左倾不孕 112
胎盘不下 112
外阴白斑 113
核黄疸后遗症 113
过敏性鼻炎 114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