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生态学的目的和发展 1
植物生理生态学 2
环境 7
第二章 地面环境:能量交换 7
引言 7
地球的辐射平衡 8
生态系统和生物体的辐射平衡 10
叶温 11
叶冠及其小气候 15
物质、能量和热量的传递 22
潜在蒸发-蒸腾作用 23
区域环境的测定技术 24
引言 29
第三章 土壤 29
风化过程 30
土壤组分 32
土壤发育(发生) 33
土壤剖面 36
土壤分类 38
土壤——大类的地理学 38
地带性土壤类型的植被 54
泛域土 55
隐域土 55
第四章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根系环境 62
引言 62
矿物基质和粘土化学 62
阳离子交换 63
土壤溶液 66
阴离子交换 66
土壤酸度 67
土壤有机质 72
土壤颗粒大小分布 81
土壤结构:团聚体和孔隙度 83
土壤通气性 87
根系生长和分布的调查 87
植物的反应 93
第五章 植物与辐射能 93
引言 93
摄取碳的策略 93
碳素平衡 97
光合作用和光 98
叶片和植冠 100
光合作用的野外测量:生长分析 101
光合作用的限制 106
不同植物类型的光合速率 108
第六章 植物与水分亏缺:土壤、植物和大气 110
引言 110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 110
土壤和植物水分方面:术语的发展 111
用于描述土壤和植物水分状况的术语 114
水分在土壤中的习性 117
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运输 121
组织水分亏缺 124
水分亏缺与生理反应 125
摘要 131
旱生形态和耐旱性 132
第七章 植物与水分亏缺:生态方面 132
对比研究:对水分压力的不同敏感度 136
野外调查 142
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143
第八章 气候与植物反应 148
气候 148
变异的来源 149
植物、温度和光 150
降水量和蒸发量:气候潮湿度 165
风 167
第九章 矿质营养 170
引言 170
养分要求 171
土壤中的矿物养分 172
养分有效性和吸收 185
矿物营养和植物生态学 194
相互作用 206
有毒土壤 207
结论 214
第十章 渍水土 (W.Armstrong 博士著) 215
引言 215
湿土的物理化学特性 215
高等植物和湿地环境 227
对湿地环境的适应 232
木本植物的湿地忍耐性 242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249
第十一章 产量生态学 249
引言 249
历史 252
产量生态学的方法 254
能量容量的测定 258
潜在产量和实际产量 258
第十二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66
引言 266
循环的类型 267
碳循环 268
氧、氢和水循环 270
氮循环 271
硫循环 273
局部循环 274
有毒元素的循环 275
土壤和生态系统循环 277
植物和动物 281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281
引言 281
植物病原体 288
演替和更新 289
竞争 295
竞争的结构 297
植物为之竞争的因子 297
引起竞争的因子 301
相互作用与外界因子 302
生态系统、竞争和自我调节 303
结语 310
附录 311
参考文献 317
索引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