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合作化前的贵州农村 1
第一章 农民深受封建主义的压榨 3
第一节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 3
第二节 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11
第三节 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18
第二章 土地改革创造了农业合作化的前提 23
第一节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3
第二节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9
第三节 创造了合作化的前提 30
第二编 农村互助合作 39
第三章 农业生产互助组 41
第一节 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 41
第二节 互助组的生产管理 52
第三节 互助组的作用 57
第四章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0
第一节 初级社的产生 60
第二节 初级社的发展 74
第三节 初级社的经营管理 87
第四节 初级社的地位和作用 98
第一节 高级社的产生和发展 103
第五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03
第二节 高级社的经营管理 115
第三节 高级社的作用 129
第六章 供销、信用、手工业合作社 136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13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152
第三节 手工业合作社 160
第三编 人民公社 173
第七章 人民公社的建立和调整 175
第一节 人民公社化 175
第二节 初步调整 186
第三节 再次调整 194
第八章 “四清”运动时期的人民公社 201
第一节 “小四清” 201
第二节 “大四清” 210
第三节 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18
第四节 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 222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公社 227
第一节 体制的继续演变 227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 231
第三节 “四大管理”与收益分配 241
第四节 农业生产徘徊不前 249
第十章 改革前夜的人民公社 251
第一节 “左”的政策的延续 252
第二节 逐步调整农村政策 257
第三节 初步调整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261
第十一章 农村供销、信用、手工业合作经济的变化 268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269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279
第三节 手工业合作社 286
第四编 合作经济体制改革 293
第十二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4
第一节 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确立 294
第二节 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稳定与完善 303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设 312
第十三章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18
第一节 对“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 318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323
第三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329
第四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 335
第一节 新经济联合的产生和发展 344
第十四章 新的经济联合 344
第二节 新经济联合的类型 350
第三节 新经济联合的作用 358
第四节 新经济联合的经营管理 361
第十五章 乡镇企业 367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367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 373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76
第十六章 农村供销与信用合作 382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发展 383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在改革中发展 387
第十七章 农村经济的新变化 399
第一节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399
第二节 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 402
第三节 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 405
第四节 适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408
第五节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412
结束语 415
附录一 贵州农村合作经济大事记 428
附录二 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