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细菌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金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09063445
  • 页数:48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病原细菌学的任务 1

一、植物病原细菌 1

二、植物病原细菌学 2

三、研究任务 2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学的发展简史 3

一、中国的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 3

二、国外的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 4

第三节 植物病原细菌学对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 6

一、病原物致病机制 7

二、致病相关基因 8

三、植物抗病性及其分子机制 11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 12

第四节 植物病原细菌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2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生态学 13

三、植物细菌病害的生理生化学 13

四、寄主——病原细菌相互作用 13

五、寄主和病原物共同进化 14

第二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16

第一节 细菌在生物界中的位置 16

一、细菌在生物一级分类中的位置 16

二、关于原核生物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18

第二节 细菌分类系统及演化 19

一、细菌的分类系统 19

二、伯杰氏分在系统的演变 19

三、细菌主要类群的划分和植物病原细菌 20

第三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方法 28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 28

二、鉴定与分类方法 31

第四节 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的分类与鉴定 48

一、属的分类演变及主要特征 48

二、种的分类 52

三、属和种的重新组合 56

第五节 假单胞属(Pseudomonas)的分类与鉴定 58

一、属的分类演变及主要特征 58

二、属下单元和种的分类 61

三、属和种的成员重新组合以及新属的建立 67

第六节 欧氏杆菌属(Erwinia)的分类与鉴定 69

一、属的分类演变及主要特征 69

二、属下单元和种的分类 74

三、从欧氏杆菌属演变的新分类单元 80

第七节 土杆菌属(Agrobacterium)的分类与鉴定 81

一、属的分类演变及主要特征 81

二、种及种下单元的分类 84

三、土壤杆菌属生物变种(或生物型)与种关系 86

第八节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 87

一、属的分类演变及主要特征 87

二、种的演化 94

三、关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分类研究 96

第九节 其它革兰氏阳性致病细菌 97

一、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97

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98

第十节 植原体类细菌和类细菌的分类鉴定 99

一、植原体细菌的分类演变 99

二、植原体类细菌的基本特征 99

三、植原体细菌属的特征 100

四、类细菌(Bacteria-like organism,BLO) 101

第十一节 常见植物病原细菌与偶遇性植物病原细菌 102

第三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108

第一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胞外多糖 109

一、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特征 110

二、胞外多糖在决定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中的作用 112

三、胞外多糖在寄主一病原菌识别中的作用 113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脂多糖 114

一、细菌脂多糖的结构特征 114

二、细菌脂多糖的功能 115

第三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胞壁 118

一、细菌肽聚糖的结构与组成 119

二、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20

第四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胞膜 121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121

二、细胞膜的功能 121

第五节 植物病原细菌胞外附属物 126

一、细菌的鞭毛 127

二、细菌的纤毛(fimbriae)和性纤毛(sex-pilus) 131

第四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生态学 135

第一节 土壤和根围病原细菌的生态学 135

一、植物病原细菌在非根围土壤中的存活 135

二、根围植物病原细菌的生态学 140

第二节 植物地上部表面和叶围病原细菌的生态学 147

一、植物叶围细菌群体的性质 148

二、叶围病原细菌的存活与分布 149

三、叶围细菌的群体动力学 151

四、叶围细菌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52

五、叶围病原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的互作 156

第三节 种传细菌生态学 160

一、病原细菌在种子上的存活部位 160

二、病原细菌进入种子的途径 161

三、植物病原细菌在种子上的存活及其影响因素 162

四、种传病原细菌的传播及其影响因素 164

第四节 介体与植物病原细菌的生态学关系 166

一、介体在病害传播中的作用 167

二、病害介体传播的特异性 168

第五章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生理生化基础 173

第一节 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173

一、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 173

二、果胶酶 176

三、纤维素酶 185

四、蛋白酶 187

五、胞壁降解酶的分泌 189

第二节 毒素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191

一、毒素的概述 191

二、假单胞杆菌毒素 192

三、黄单胞杆菌毒素 201

四、棒杆菌素毒素 202

五、根瘤菌毒素 203

第三节 激素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204

一、生长素 204

二、细胞分裂素 209

三、乙烯 211

四、脱落酸(ABA) 212

第四节 多糖的种类及在致病中的作用 213

一、胞外多糖 213

二、其他多糖 225

第六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性分子遗传 22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策略 229

一、基本概念 229

二、基本策略 232

三、基本研究路线和方法 233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与致病过程有关的基因 243

一、与病原细菌侵染有关的基因 244

二、决定显症的基因 244

三、决定寄主范围的基因 244

第三节 决定致病性或毒性的基因 252

一、胞壁降解酶基因 252

二、毒素基因 255

三、胞外多糖基因 257

四、激素基因 257

五、hrp基因 258

六、dsp基因 264

七、外泌基因 264

八、致病性调控基因 266

九、编码未知产物的基因 267

十、几种重要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性分子遗传研究 268

第四节 质料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283

一、质粒的特征和分离 283

二、质粒在决定致病性和毒性中的作用 284

三、由质粒编码的其它性状 284

第五节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基因的调控机制 287

一、双组分调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87

二、植物病原细菌中的基因调控 289

第七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噬菌体及细菌素 301

第一节 噬菌体及其在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301

一、噬菌体的一般形状 301

二、噬菌体的研究方法 308

三、噬菌全的应用 309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菌素 312

一、细菌素的定义及概念发展 312

二、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菌素类型及理化特征 315

三、植物病原细菌细菌素的作用及其机制 319

四、植物病原细菌细菌素的应用 321

第八章 寄主植物与病原细菌的相互作用 328

第一节 寄主一病原物识别的类型及机制 328

一、识别类型 328

二、识别机制 329

第二节 激发子与受体 336

一、激发子 336

二、抑制子 344

三、受体 346

第三节 信号传导过程及主要类型 349

一、信号接受与信息传导的生物学意义 349

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物质及有关反应 349

三、信号接受和信号传导的基本过程 351

四、信号传导的几种模式 352

五、不同类型寄主一病原细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信号传导 357

第九章 代表性植物细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364

第一节 土壤杆菌冠瘿病 364

一、症状 364

二、病原 364

三、致病性 365

四、T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 366

五、毒性基因的调节 366

六、T-DNA的产生和转移 366

第二节 马铃薯环腐病 367

一、病原 367

二、症状 367

三、侵染循环 367

五、防治 368

四、检测 368

一、欧氏杆菌软腐病的一般发生规律 369

二、几种重要植物细菌性软腐病 369

第三节 欧氏杆菌软腐病 369

第四节 农作物青枯病 371

一、分类上的变化 371

二、寄主范围 372

三、传播类型和侵染来源 372

四、影响发病的一些环境因子 373

第五节 水稻白叶枯病 374

一、症状类型 374

二、病原 374

三、发病规律 377

第十章 植物对细菌病害的抗病性 379

二、生育期与抗性的关系 380

三、抗病性与侵染过程的关系 380

第一节 植物对病害的抗病类型 380

一、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 380

四、主动抗性与被动抗性 381

第二节 植物对细菌侵染的防卫 381

一、预存性抗性 381

二、诱导抗性 384

三、过敏反应 386

四、系统获得抗性 391

第三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的抗病基因及其功能 392

一、基本概念 392

二、植物抗细菌病害的抗病基因 394

第四节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及其调控 410

一、防卫蛋白及基因类型 411

二、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特征 418

三、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特点 422

第十一章 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 429

第一节 化学防治 429

一、杀细菌剂 429

二、抗菌素 430

三、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431

第二节 生物防治 432

一、生防治剂的应用 432

二、颉颃微生物的筛选和活性测定 433

三、生防菌的作用机制 435

四、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生防菌的遗传改良 446

第三节 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利用 447

一、抗性种质的搜寻 447

二、抗性育种 448

三、抗病品种的监测和评估 450

四、抗病菌品种的合理利用 451

第四节 农业防治 451

一、无病植物材料和种子的利用 451

二、新型的繁殖方式 458

三、作物生长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 458

四、农具和农产品处理 459

第五节 结论和展望 459

第十二章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 465

第一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原理与策略 465

一、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原理 465

二、向植物细胞转移基因 466

三、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策略 472

五、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81

四、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成就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