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 1
应如何轰击“出云”舰 1
目录 1
忆古久列 6
月夜访大场战线 9
抗战与戏剧 13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宣言 39
一九三八 42
现阶段的剧运路线——戏剧的游击战 42
沫若在长沙 45
戏剧艺术家的志节问题 50
鲁迅翁逝世二周年 53
关于旧剧改革 57
一九三九 57
战尘忆语 59
一九四○ 64
一个精忠的音乐战士 64
——关于张曙同志并谈及其音乐业绩《戏剧春秋》发刊词 72
怎样从苏联戏剧电影取得改造我们 75
艺术文化的借鉴 75
一九四一 87
柴市节·情探·断桥 87
——川剧观感之一 91
关于新佛教运动 91
AB对话 95
与沫若在诗歌上的关系 101
——寿沫若先生五十之一 101
一九四二 108
关于抗战戏剧改进的报告 108
——军委会政治部的范围 175
序《愁城记》 175
母亲的话 189
一九四三 295
关于当前剧运的考察 295
岩下纵谈 307
——再记保罗之死 315
新歌剧问题 315
——答客问 322
伊卡拉斯的颠落 322
一九四四 328
宝贵这空前的盛举 328
——读林语堂先生《论东西文化 328
与心理建设》 328
傀儡戏与剧运 335
戏剧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338
一九四五 341
重建文化堡垒问题 341
几点历史教训 346
——读史偶得 351
一九四六 351
运动第一 351
——戏剧节聚餐会上讲词 353
谈戏剧运动 353
雾中散记 359
为民主诗歌而战 365
给中国的戏剧工作者 369
——为成立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 377
筹备会告全国同志书 377
关于改革地方戏与话剧的几个基本认识 377
剧艺大众化的道路 382
——复李健吾先生 396
展开新的抒情时代 396
——为庆贺诗人节 399
十五天内能和平吗? 399
高尔基和中国作家 402
六月二十三那天 405
怎样消这个战斗的夏? 414
我们没有新的歌手了吗? 436
大家准备好了没有? 440
——悼李公朴先生之死 450
安息吧,伟大的灵魂 450
——悼陶行知先生 454
欧阳予倩先生的道路 454
《南国》月刊 463
——杂志回顾 467
招魂 467
从李闻追悼会回来 472
平剧还有多长的寿命? 475
读齐如山先生对新平剧的意见 478
鲁迅先生与老戏 483
天下那有民主而会“休刊”的? 486
防卫戏剧文化的市民权 489
——读上海戏剧工作者《为市 493
立剧校裁撤问题宣言》 493
中国剧人的悲愤 493
新中国剧社的苦斗与西南剧运 49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539
——为《岁寒图》的演出勖市立剧校坚贞的小斗士们我们需要真足代表中国精神的乐剧 543
——评阿富夏洛穆夫的《孟姜女》 549
一九四七 549
我们该有声音了! 549
——略谈一九四六年度剧作 552
改革应从日常演出做起 552
学习·个性·用自己 554
——上海文化函授学院新年聚餐会演井辞《八千里路云和月》 559
评《太平天国》 563
沪剧第一课 571
——《铁骨红梅》与《西太后》 575
团结就是力量! 575
——越剧十名伶合作《山河恋》之喜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票房” 578
——期待“艺社”的成立 582
和洪深游杭州 582
初评《一江春水向东流》 591
一分热有一分光 597
——寿剧运老战士唐槐秋先生 600
学习地方剧改革的勇气 600
——谈沪剧《返魂香》与越剧《倾国倾城》一九四八风雨五四 608
序《费克歌曲集》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