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7502402837
  • 页数:86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

一、环境污染的含义 2

二、环境污染物 2

三、环境污染物的影响方式 4

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一、环境保护的任务 7

第二节 环境保护 7

二、防治环境污染 8

三、保护自然资源 8

第三节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

一、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的轨道 9

二、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规划工作 10

三、制订控制环境污染的技术政策 10

四、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 11

五、绿化造林 11

六、安装净化装置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节 概述 13

一、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3

第二章 环境管理 13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特点 14

三、环境管理的对象和任务 14

第二节 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5

一、基本原则 15

二、主要内容 16

第三节 我国环境管理的进展情况 16

一、废水 19

第四节 环境统计的主要指标解释 19

二、废气 20

三、废渣 21

四、锅炉及工业炉窑 21

五、“三废”综合利用和排污收费 22

六、厂区面积与绿化面积 22

七、污染处理装置 22

第五节 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2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23

二、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9

三、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33

四、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 37

利润提留办法的通知 37

五、国务院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 39

第三章 环境标准 42

第一节 概述 42

一、环境标准的分类 42

二、制订环境标准的基本依据 42

三、我国环境标准制订概况 43

一、水质标准 44

第二节 我国现有的国家环境标准 44

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51

三、噪声标准 59

第三节 国外有关的环境标准 60

一、水质标准 60

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66

三、噪声标准 80

参考文献 83

一、空气污染及空气污染物 84

第四章 废气处理技术 84

第一节 概述 84

二、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 87

三、空气污染的影响 94

第二节 废气处理基本方法 104

一、冷凝法 105

二、吸收法 111

三、吸附法 118

四、燃烧法 123

五、催化转化法 137

六、净化方法的组合 141

第三节 粉尘控制技术 142

一、粉尘性质 142

二、粉尘的来源 145

三、除尘方法 146

四、工业锅炉烟气控制技术 189

第四节 二氧化硫净化技术 199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199

二、二氧化硫的人为来源 201

三、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净化回收 206

四、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净化回收 207

第五节 含氟烟气净化技术 250

一、氟化物性质 250

二、含氟烟气的来源 251

三、氟化物的净化技术 254

第六节 氮氧化物净化技术 267

一、氮氧化物的性质 267

三、氮氧化物的净化技术 268

二、氮氧化物的来源 268

第七节 铅烟的净化技术 279

一、铅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79

二、铅烟产生原因和来源 279

三、铅烟的净化技术 281

第八节 汞及其化合物的净化技术 284

一、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84

二、汞及其化合物产生原因和来源 284

三、汞尘及汞蒸气的净化技术 285

三、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292

二、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292

第九节 有机化合物净化技术 292

一、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性质 292

第十节 沥青烟气净化技术 302

一、沥青的性质和组成 302

二、沥青烟气的产生原因和来源 302

三、沥青烟气的净化技术 303

二、酸雾与氯气的来源 307

三、酸雾和含氯废气的净化方法 307

一、可生成酸雾的物质及其性质 307

第十一节 酸雾及含氯废气的净化技术 307

第十二节 内燃机废气净化技术 314

一、内燃机废气的组成 314

二、内燃机废气的产生原因 316

三、内燃机废气的净化技术 317

第十三节 恶臭物质净化技术 321

一、恶臭物质概述 321

二、恶臭产生的原因和来源 325

三、恶臭物质的净化方法 325

参考文献 329

二、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及其危害 331

一、废水来源及分类 331

第五章 废水处理技术 331

第一节 概述 331

三、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336

第二节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 337

一、沉淀分离 337

二、浮上分离 341

三、离心分离 344

四、过滤 345

六、吸附 352

五、磁力分离 352

七、离子交换 355

八、萃取 356

九、汽提 358

十、吹脱 358

十一、蒸发 359

十二、结晶 363

十三、膜分离 363

十四、中和 365

十五、氧化还原 367

十六、化学沉淀 368

十七、水质稳定 369

十八、生物膜法 370

十九、活性污泥法 371

二十、污泥厌气消化 377

二十三、消毒 379

二十四、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泥渣处理 379

二十二、污水灌溉 379

二十一、生物塘 379

第三节 含悬浮物废水处理 385

一、废水来源及特性 385

二、处理方法 385

三、除尘废水处理实例 385

四、含铁皮废水处理实例 393

第四节 含油废水处理 399

一、废水来源及特性 399

二、废水处理方法 399

三、乳化液废水处理 409

四、废油再生 412

第五节 酸、碱废水处理 413

一、简述 413

二、酸性废水中和处理 413

三、酸洗废液回收处理 422

四、碱性废水处理 435

第六节 含酚废水处理 437

一、废水来源及特性 437

二、废水处理方法 437

三、焦化厂含酚废水处理 438

四、煤气发生站含酚废水处理 445

第七节 含氰废水处理 454

一、废水的来源 454

二、处理方法 454

第八节 含氟废水处理 460

一、废水的来源 460

二、处理方法 461

一、废水的来源 464

二、处理方法 464

第九节 含砷废水处理 464

第十节 含汞废水处理 468

一、废水的来源 468

二、处理方法 468

第十一节 重金属废水处理 473

一、废水的来源 473

二、处理方法 473

第十二节 有机废水处理 484

一、有机废水的来源 484

三、有机工业废水处理 485

二、处理方法 485

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496

第十三节 泥渣处理 499

一、泥渣分类和特性 499

二、泥渣处理的基本方法 499

三、泥渣浓缩 501

四、泥渣脱水 503

五、泥渣干燥 509

六、污泥消化 509

二、离子交换剂 511

一、混凝剂和助凝剂 511

第十四节 废水处理常用药剂与材料 511

三、中和剂及消毒剂 513

四、吸附剂 517

参考文献 519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520

第一节 概述 520

第二节 冶金渣 521

一、高炉矿渣 521

二、钢渣 534

三、有色冶金渣 543

第三节 粉煤灰 549

一、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549

二、粉煤灰的利用 550

第四节 煤矸石 556

一、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556

二、煤矸石的处理方法 556

三、煤矸石的利用 556

第五节 废石与尾矿 560

一、废石及尾矿的处理方法 561

二、废石及尾矿的利用 562

第六节 含铁尘泥的利用 564

一、尘泥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564

二、尘泥的利用 565

第七节 城市垃圾 566

一、城市垃圾的分类 566

二、城市垃圾排量与主要成分 567

三、城市垃圾的收集 567

四、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 568

参考文献 569

第七章 噪声控制技术 570

第一节 噪声及其物理量度 570

一、噪声的定义及其分类 570

二、声学基础 570

第二节 噪声的危害及其评价方法 577

一、噪声的危害 577

二、噪声的评价方法 577

第三节 噪声控制原理及基本方法 579

一、噪声控制原理 579

二、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 580

参考文献 607

第八章 放射性防护 608

第一节 概述 608

一、放射性核衰变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608

二、放射性常用的单位 611

三、环境放射性的来源 612

第二节 放射性防护技术 621

一、辐射量基本概念 621

二、辐射防护标准 625

三、防护技术 628

四、防护评价 642

第三节 放射性监测 642

一、监测内容 642

二、监测方法 644

参考文献 648

一、环境绿化的意义 649

二、环境绿化的作用 649

第一节 环境绿化的作用 649

第九章 绿化 649

第二节 绿化植物的选择 652

一、选择的原则 652

二、常见的环境保护绿化植物 652

三、抵抗和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植物 652

第三节 绿化布置 663

一、环境绿化所需原始资料 663

二、环境绿化设计要点 664

三、绿地面积 667

四、绿化植物配比 670

五、工厂各区域的绿化布置 672

第四节 绿化施工、管理及其辅助设施 681

一、绿化植物的施工、管理 681

二、绿化辅助设施 682

第五节 绿化技术经济指标 683

参考文献 684

第十章 监测技术 685

第一节 概述 685

一、监测目的 685

四、采样体积和测定值换算法 686

三、监测方法 686

二、监测对象 686

五、监测数据整理方法 688

第二节 污染源监测技术 691

一、烟气中污染物的测定 691

二、废水中污染物的测定 730

第三节 环境监测技术 764

一、环境大气质量的测定 764

二、噪声的测定 782

三、环境水质的测定 783

一、建站一般原则 791

第四节 工业企业监测站的建设 791

二、监测站的建设 792

参考文献 797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 798

第一节 概述 798

一、评价的必要性 798

二、评价的类型 798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 799

一、环境背景调查 801

四、评价的基本程序 801

第二节 环境背景和污染源调查 801

二、污染源调查 802

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05

一、评价参数 805

二、环境监测 806

三、评价标准 807

四、环境质量指数 808

六、环境质量评价图 811

五、环境质量分级 811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813

一、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工作过程 813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14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832

参考文献 839

附录 840

附录一、有关环境问题的经济背景资料 840

附录二、全国原煤成分(统配煤矿) 845

附录三、苗木参考价格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