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哲学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探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义成著
  • 出 版 社:宁波:宁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6022155
  • 页数:35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经济哲学”界说狭义界说的缺陷 6

哲学与经济学关系新解 9

广义经济哲学外延界说 10

第二节 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意义 15

邓小平论邓小平经济哲学 17

异见述评 27

在政治经济一体化中思考和解决经济问题: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长项 34

第三节 国内外经济哲学进展和邓小平经济哲学研究简况 40

库普曼资源配置理论是当代市经济哲学研究中的硕果 42

西方的“经济学假定大战”及布劳格的证伪主义 50

对反对计划经济的哈耶克经济哲学合理因素应当借鉴 55

市场机制研究中的西方文化唯物主义 56

原苏联和东欧经济哲学的贫困 61

国内外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简况 62

第四节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 66

不能把《资本论》逻辑起点搬用于邓小平经济哲学 67

邓小平对“生产力标准”的论述及其启示 70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 74

邓小平经济哲学在逻辑起点上对《资本论》的根本性突破 90

效率和公平:“生产力标准”实施的辩证法 95

不能片面理解“生产力标准” 98

第五节 本书内容安排 100

“生产力标准”的真理—价值二重性 101

对本书撰述形式的某些说明 104

本书书名略解 106

第二章 生产力标准高于人权标准——邓小平经济哲学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否定市场经济取向的超越 111

第一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判据是主体人道主义 112

库普曼的一般“理论结构式” 113

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结构理解的两种极端倾向 115

经典政治经济学以人道主义作为价值判据的原因 117

经典政治经济学以主体人道主义作为价值判据的佐证 118

马恩关于其人道主义价值判据的言论 119

第二节 首先用生产力标准审视市场经济——邓小平对 123

《资本论》失误的超越 123

从“布雷学案”说起 124

当代经济学对市场功能的科学显示 127

《资本论》是怎样审视市场经济的? 130

转向市场经济:邓小平在价值判据上的重大突破 137

余论:回视邓小平关于人道主义论争的意见 141

第三节 马恩“自由王国”论反思 143

西方学者沿袭马克思看待市场经济与自由的关系 143

“自由王国”论的背景 145

“自由王国”论回视 146

第三章 从实践标准向生产力标准的跃迁——邓小平生产力哲学对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推进和超越 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什么 150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根本任务 150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 154

从“实践哲学”跃迁到“生产力哲学” 155

迎接知识经济 157

第二节 真理标准:邓的创新 159

“猫论”上的歧异 160

“阶级斗争为纲”背景上的“实践哲学”只能成为“生产力哲学”的反对者 161

“实践哲学”离开生产力标准会否定市场经济 163

离开生产力标准的实践标准也可能滑向实用主义 164

“生产力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必然归宿 165

第三节 再论生产力标准即实践标准的社会化展开 166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本质上就是社会生活 166

“生产力标准…就是“实践标准”的社会化展开 175

第四节 用“生产力标准”衡评当前中国改革中的某些“热点”问题 179

“阶级斗争为纲”不应再来 179

不能再让“平等第一”回潮 193

以何人为中心?以人的什么为中心? 201

第四章 大胆汲取当代国外经济学成果——邓小平经济哲学与当代国外经济学的某些契合 208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当代国外经济学的批判借鉴 209

参照系之一: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210

参照系之二:日本学者的成果 212

参照系之三:诺奖获得者的成果 214

完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218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计划中性论”鸟瞰 221

数理经济学洛桑学派的开拓 222

西方数理经济学在“中性论”上的贡献例示 224

诺奖获得者西蒙对“中性论”的贡献 229

西方学者维护市场经济批评计划经济的合理方面 230

西方“计划中性论”简议 234

“阿罗定理”略述 236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与“阿罗定理” 236

“阿罗定理”的多重含义 238

有关“阿罗定理”的最新动向 241

第四节 对邓小平理论和西方当代经济理论比较研究中的一些经济哲学问题的理解 242

第五章 中华龙舞“红色股”——邓小平股份制理论的经济哲学阐释和当代中国国企改革 255

第一节 邓小平的股份制理论和中共十五大的“股份制社会主义” 256

第二节 为什么股份制是“中性”的?股份制演进四时段 258

股份制发展规律:“两权分离”日益强化 261

“两权分离”日益强化是生产力发展所致 267

“股份制中性论”何以成立? 269

第三节 “股份制社会主义”透视 272

逻辑透视:股份制财产占有的社会化大趋势 274

历史透视:当前的控股权问题 285

“两论互补” 290

第四节 中国大型国企改革方略选择的中国特色和科学性 295

中国实行“股份制社会主义”的特有推力 297

对国内外一些诘难的述评 302

搞股份制社会主义目前重在防“左” 309

第五节 邓小平理论对《帝国主义论》的超越 312

曾作为“修正主义”的“股份制中性论” 313

被超越了的《帝国主义论》 321

第六节 股份制:邓小平放眼寰球 330

“股份制社会主义”在美国 330

“股份制社会主义”在欧洲 341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