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何谓现代派文学 1
序 袁可嘉 1
第二节 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5
—、萌芽期(19世纪上半叶) 6
二、第一次高潮(19世纪下半叶) 7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 8
三、第二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8
四、第三次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1
第三节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14
第四节 现代派文学的思想特征 19
第五节 现代派文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23
第六节 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 24
第二章 现代派文学的理论基础 27
第一节 哲学背景 27
一、叔本华的唯意志论 27
三、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28
四、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29
一、威廉·詹姆斯 30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 30
二、弗洛伊德 32
精神分析理论 33
创作家与白日梦 38
弗洛伊德的文学观点 41
第三章 现代派文学的萌芽期 44
第一节 现代派文学的远祖 44
一、尔特朗 44
二、爱伦·坡 50
三、奈瓦尔 52
四、洛特雷亚蒙 55
第二节 唯美主义 58
第三节 帕尔纳斯派 62
第四节 新浪漫主义 63
第四章 前期象征主义 64
第一节 概述 64
第二节 前期象征主义的发展史 65
波德莱尔 66
一、波德莱尔时期 66
《恶之花》 70
(一)《恶之花》是波德莱尔两重性思想的产物 71
(二)《恶之花》的内容 75
(三)《恶之花》的艺术特色 77
(四)《恶之花》的思想性 83
二、魏尔伦、兰波、玛拉美时期 85
魏尔伦 85
兰波 91
玛拉美 98
第五章 后期象征主义 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所走过的历程 106
一、玛拉美的得意门生瓦莱里 107
二、诗歌雕塑家里尔克 115
三、爱尔兰诗人叶芝 120
四、“非个人化”诗人艾略特 123
五、里程碑式的作品:《荒原》 128
第三节 象征主义的演变 137
一、从波德莱尔到玛拉美 138
二、从玛拉美到艾略特 140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艺术特征 143
第五节 从象征主义中派生出来的几个流派 152
一、意象派 152
二、隐逸派 156
第六章 意识流小说 161
第一节 概述 161
一、文学渊源 163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史 163
二、第一阶段 尝试期 164
三、第二阶段 兴盛期 165
普鲁斯特 165
吴尔夫 169
乔伊斯 173
福克纳 179
第三节 普鲁斯特的《追忆流水年华》 181
第七章 未来主义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第二节 未来主义的发展史 204
一、意大利的未来主义 204
马里内蒂 205
帕皮尼 211
基蒂 211
帕拉泽斯基 212
二、法国的未来主义 215
三、俄国的未来主义 220
自我未来主义 221
立体未来主义 222
马雅可夫斯基 223
四、未来主义的观赏艺术 233
第三节 马里内蒂的《他们来了》 236
第四节 未来主义的艺术特征 240
第五节 微暗派诗歌 245
第八章 表现主义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二节 表现主义的兴衰史 249
一、表现主义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250
二、表现主义的文学渊源 251
三、表现主义绘画与音乐 253
四、德国的表现主义文学 255
施特恩海姆 256
托勒尔 256
凯泽 257
五、恰佩克和奥尼尔 258
恰佩克 259
奥尼尔 260
第三节 卡夫卡 262
卡夫卡的生平 263
《美国》 266
《审判》 267
《城堡》 269
第四节 卡夫卡的《变形记》 273
第五节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78
第九章 超现实主义 287
第—节 概述 287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史 289
一、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290
二、早期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 293
三、超现实主义的兴盛期 298
布勒东 303
艾吕雅 306
阿拉贡 307
苏波 307
四、后期超现实主义 308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小说 311
第四节 新超现实主义 315
第五节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317
第一节 概述 326
第十章 存在主义 328
第二节 存在主义的哲学渊源 329
一、德国的存在主义 329
克尔凯戈尔的存在主义 329
胡塞尔的存在主义 331
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 331
二、法国的存在主义 332
马塞尔的存在主义 333
一、加缪 339
第三节 加缪和波伏瓦的存在主义文学 339
加缪的生平 339
《局外人》 341
《鼠疫》 345
二、西蒙娜·德·波伏瓦 349
第四节 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55
第十一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 360
第一节 萨特的一生 360
第二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小说 368
《恶心》 368
《墙》 371
《自由之路》 373
第三节 萨特的“境遇剧” 379
《死无葬身之地》 380
《毕恭毕敬的妓女》 382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十二章 新小说派 388
第二节 新小说派的发展史 391
一、受到冷遇的时期 391
二、走运的时期 393
罗布—格里耶 393
娜塔丽·萨洛特 397
克洛德·西蒙 399
米歇尔·布托尔 406
第三节 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 411
第四节 新小说派的艺术特征 417
第五节 新新小说派——原样派 425
第十三章 荒诞派戏剧 428
第一节 概述 428
第二节 荒诞派戏剧的兴衰 430
一、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 430
尤奈斯库 435
二、荒诞派戏剧的兴盛期 435
阿达莫夫 446
热内 448
品特 449
阿尔比 451
一、贝克特 454
第三节 贝克特和他的《等待戈多》 454
二、《等待戈多》 454
第四节 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征 463
第十四章 垮掉的一代 470
第一节 概述 470
第二节 “垮掉的一代”的形成和发展 472
一、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472
二、兴衰史 475
第三节 《嚎叫》和《在路上》 479
一、金斯堡和他的《嚎叫》 479
二、凯鲁亚克和他的《在路上》 483
第四节 “垮掉的一代”的艺术特征 488
第五节 “嬉皮士” 492
第六节 “黑山派诗歌”和“自白派诗歌” 494
一、黑山派诗歌 494
二、自白派诗歌 495
第十五章 黑色幽默 497
第一节 概述 497
第二节 “黑色幽默”的源起和发展 499
一、文学渊源 499
二、社会与思想根源 502
三、作家和作品 505
巴思和他的《烟草经纪商》 505
冯内古特和他的《五号屠场》 508
品钦和他的《万有引力之虹》 510
海勒和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512
萨特的存在主义 513
第四节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517
第十六章 魔幻现实主义 524
第一节 概述 524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525
一、社会根源和文学渊源 525
二、形成过程 527
乌斯拉尔·彼特里 528
阿斯图利亚斯 529
卡彭铁尔 532
卢尔弗 535
第三节 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539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544
第五节 “动物心理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 549
第十七章 日本的现代派文学流派 552
第一节 新感觉派 552
第二节 新兴艺术派 553
第三节 战后派 554
第四节 内向派 555
第十八章 迷惘的一代+ 557
第一节 概述 557
第二节 作家和作品 560
菲茨杰拉尔德和他的作品 560
海明威和他的作品 564
第十九章 “南方文学派”和“愤怒的青年” 567
第一节 南方文学派——“重农派”和“南方文学” 567
第二节 “愤怒的青年” 570
第一节 新批评 573
一、新批评派 573
第二十章 “新批评”和“新浪潮”电影 573
二、结构主义 576
第二节 “新浪潮”电影 579
第三节 无边的现实主义 581
后记 583
第四节 “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