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 1
1. 测量定义 1
2. 测量用途 1
3. 测量程序 1
4. 水平面 1
5. 地平面 1
第一编 距离测量 1
8. 测点 2
9. 测线 2
10. 单位 2
7. 地平线 2
6. 垂直面 2
第二章 器具 3
1. 测链 3
2. 捲尺 3
3. 钢尺 4
4. 视距 5
5. 其他器具 5
6. 附属品 5
第三章 测法 6
1. 平地量距离 6
2. 斜坡量距离 8
3. 沿斜坡量距离 8
3. 错误之原因 10
2. 差误之原因 10
4. 避免错误 10
1. 差错 10
第四章 差错 10
5. 差误之改正 11
6. 拉力 11
7. 温度 11
8. 定线 12
9. 垂曲 12
10. 差误之区别 13
11. 量距离应注意事项 13
第五章 杂题 14
1. 自线上一点设立垂线 14
2. 自线外一点设立垂线 15
3. 自直线外之一点作一平行线 16
4. 用钢尺设立角度 17
5. 二点彼此不能望见之量法 19
6. 遇障碍物之量法 20
7. 量不能到两点之距离 21
习题11则 22
第二编 罗盘仪测量 24
第一章 罗盘仪 24
1. 罗盘仪种类 24
2. 测量罗盘仪 25
3. 白伦敦罗盘仪 25
4. 棱镜及简单罗盘仪 26
第二章 测法 27
1. 方向测法 27
2. 计算角度 28
3. 磁针俯角 29
5. 偏差变动 30
6. 差误之原因 30
4. 磁针偏差 30
7. 错误之原因 31
8. 局部吸引 31
9. 罗盘仪测量之利弊 31
10. 罗盘仪测量应注意事项 32
第三章 计算方向 32
1. 角度及方向之正负 32
2. 角距 32
3. 角距与方向之关系 33
4. 计算方向 33
5. 计算多边形之方向 35
习题5则 36
2. 工程经纬仪 38
1. 种类 38
第一章 经纬仪 38
第三编 经纬仪测量 38
3. 望远镜 40
4. 物镜 41
5. 十字线 42
6. 目镜 42
7. 放大力 42
8. 放大力测法 43
9. 化微 43
10. 显微镜 48
11. 威特经纬仪 51
12. 蔡司经纬仪 55
第二章 角度测法 62
1. 安平经纬仪 62
3. 后视--前视 63
2. 望远镜之用法 63
4. 正镜--反镜 64
5. 定线 64
6. 重转法 64
7. 延长直线 65
8. 设立直线 65
9. 测量之记号 65
10. 视标 66
11. 测地平角 66
12. 复测法 67
13. 倍测法 68
14. 设立地平角用复测法 68
15. 测地平角应注意事项 68
16. 测垂直角 69
17. 用经纬仪应注意事项 70
18. 差误之原因 71
19. 错误之原因 71
20. 偏心差误 72
21. 仪器差误 72
第三章 导线测法 73
1. 导线 73
2. 测法 73
3. 方向法 73
4. 内角法 73
5. 偏角法 74
6. 右角法 74
7. 方位角 75
8. 方位角第一法 75
10. 测量导线之校对 76
9. 方位角第二法 76
11. 导线各种测法之利弊 77
12. 导线之精度 78
13. 开展导线 79
14. 开展导线之校对 79
第四章 碎部测量 80
1. 概说 80
2. 定物体位置应注意事项 82
3. 弧垂距及系线法 82
4. 系线法 84
5. 延距法 84
6. 角度法 85
7. 以此物体定彼物体法 86
8. 定不规则形物体法 87
9. 角度及距离法 88
10. 角度及距离定曲线 89
11. 垂距定曲线 89
第五章 土地测量 91
1. 概说 91
2. 决定界线 91
3. 精度 92
4. 测量队之组织 92
5. 测量记录 92
6. 土地测法 93
7. 三角形地之测法 94
8. 多边形地之测法 94
9. 图说 96
2. 试测线法 97
1. 遇障碍物距离之量法 97
第六章 杂题 97
3. 垂距法 98
4. 平分法 99
5. 遇小障碍物之量法 99
6. 等边三角形法 99
7. 直角三角形法 100
8. 定二测线之交点 101
9. 弧垂距法 101
10. 切线垂距法 102
11. 斜三角法 102
12. 两边及夹角法 103
13. 测量不能到两点间之距离 104
14. 以不能到两点之已知距离求能到两点之距离 104
15. 测高法 106
习题28则 107
第四编 水平测量 111
第一章 水平仪及水平尺 111
1. 水平测量 111
2. 水平基面 111
3. 水平基点 111
4. 水平仪种类 111
5. 活镜水平仪 112
6. 定镜水平仪 113
7. 威特水平仪 113
8. 蔡司水平仪 115
9. 手持水平仪 115
10. 水准 116
13. 自读尺 117
12. 觇牌尺 117
11. 水平尺 117
14. 袖珍尺 119
15. 自读尺之便利 119
16. 水平尺之水准 119
17. 温度及湿度之关系 119
18. 尺垫 120
第二章 测法 120
1. 安平水平仪 120
2. 水平尺之用法 121
3. 水平测量之记号 121
4. 测两点高度差 122
5. 远距离之测法 122
6. 定基点法 124
8. 基点及转点 126
7. 双转点法 126
9. 从断面之测法 127
10. 从断面图 128
11. 斜度 130
12. 斜度尺数 130
13. 设立斜度椿 131
14. 射测法 133
15. 设立坡椿 133
16. 横断面测法 135
17. 分格法 139
18. 取土坑测法 140
19. 开沟测法 140
20. 曲度差及蒙气差 140
21. 跨越河流之测法 142
22. 定水平基面 143
23. 差误之原因 144
24. 错误之原因 144
25. 司仪器者应注意事项 144
26. 司尺者应注意事项 145
习题17则 145
第五编 视距测量 149
第一章 概说 149
1. 视距测量 149
2. 视距原理 149
3. 视距常数 150
4. 内对光望远镜 151
5. 斜视公式 153
6. 视距表 156
7. 视距图 157
8. 视距计算尺 158
第二章 仪器 158
1. 经纬仪 158
2. 视距尺 159
3. 视距弧 159
4. 华滋视距仪 162
5. 汉模视距仪 164
6. 杰夫柯视距仪 166
7. 波士哈视距仪 168
第三章 测法 172
1. 平地距离之测法 172
2. 斜坡距离之测法 173
3. 高度之测法 173
4. 视距导线测量 174
5. 视距水平测量 176
6. 段量法 178
7. 长距离测法 179
8. 差错 180
9. 视距测量应注意事项 180
习题6则 181
第六编 平板仪测量 183
第一章 仪器 183
1. 平板仪之种类 183
2. 平板仪之构造 183
3. 小平板之构造 186
第二章 测法 187
1. 安平平板仪 187
2. 射线法 188
3. 交线法 189
4. 截线法 190
5. 图解三角纲 191
6. 三点题 192
7. 二点题 199
8. 定仪器之高度 200
9. 平板仪测导线 200
10. 安平小平板 203
11. 小平板测方向线 203
12. 小平板测高度差 204
13. 小平板测距离 205
14. 差错 206
15. 平板仪测量之利弊 206
1. 断面照准仪 207
16. 平板仪测量应注意事项 207
第三章 断面照准仪及测微轮 207
2. 照准仪测断面 208
3. 测微轮 209
4. 测微轮测角度 209
5. 定测微轮每格之值 210
6. 测微轮测距离 210
7. 测微轮之应用 211
8. 测斜轮 211
习题1则 212
第七编 地形测量 213
第一章 等高线 213
1. 等高线概说 213
2. 等高线之性质 215
3. 等高线之绘法 216
4. 由河流位置绘等高线图 219
5. 由等高线绘断面图 220
6. 用等高线图定流域面积 221
7. 用等高线图以定填挖 222
第二章 测法 226
1. 地形测量 226
2. 等高线测法 227
3. 直接法测等高线 228
4. 间接法测等高线 229
5. 等高线测法例题 230
习题4则 234
2. 罗盘仪之整理 236
1. 仪器整理概说 236
3. 水准之整理 236
第八编 仪器之整理 236
第一章 罗盘仪之整理 236
4. 磁针屈曲之整理 237
5. 偏心之整理 237
6. 磁针失性之整理 238
第二章 经纬仪之整理 238
1. 经纬仪之整理 238
2. 圆盘水准之整理 239
3. 十字线之整理 239
4. 支架之整理 241
5. 望远镜水准之整理 242
6. 垂直圈化微之整理 242
7. 垂直圈水准之整理 242
2. 十字线之整理 243
第三章 活镜水平仪之整理 243
1. 活镜水平仪之整理 243
3. 水准之整理 244
4. 支架之整理 245
第四章 定镜水平仪之整理(附手水平整理) 245
1. 定镜水平仪之整理 246
2. 十字线之整理 246
3. 水准之整理 246
4. 视线之整理 246
5. 手水平之整理 248
第五章 照准仪之整理 249
1. 照准仪之整理 249
2. 水准之整理 249
3. 定镜照准仪之整理 249
习题7则 250
4. 转镜照准仪之整理 250
第九编 计算 252
第一章 导线及面积计算 252
1. 计算概说 252
2. 对数与真数 254
3. 计算简法 255
4. 计算簿 256
5. 校对 257
6. 导线计算 257
7. 经纬距 258
8. 用方向角计算经纬距 258
9. 经纬距之正负 258
10. 用方位角计算经纬距 258
12. 经纬距差误之分配 259
11. 闭合差 259
13. 倍子午距计算面积 262
14. 倍仰酉距计算面积 266
15. 坐标之计算 269
16. 坐标计算面积 270
17. 四边形面积之计算 272
18. 由经纬距计算线长及方向 273
19. 由纵横线计算线长及方向 273
20. 经纬距改正后计算线长及方向 273
21. 闭合导线缺去一线之计算 275
22. 碎部面积之计算 276
23. 曲线形面积 276
24. 圆弧形地角面积 280
25. 四边形面积 280
26. 面积计 281
29. 遗失部份之补充 282
27. 面积之校对 282
28. 错误之稽查 282
30. 计算远点坐标以校对导线 284
31. 划分地面 285
32. 自一定点以一直线划分地面为一定之面积 285
33. 以一定方向之直线划分地面为一定之面积 286
34. 自一定点作一定方向之直线划分地面计算其面积 287
35. 取直界线 287
第二章 土方计算 288
1. 取土坑 288
2. 道路土方之计算 291
3. 用等高线图以计土方 294
习题16则 297
2. 丁字尺 301
4. 比例尺 301
3. 三角板 301
第一章 器具及用法 301
1. 铅笔 301
第十编 制图 301
5. 分度规 302
6. 直线笔 304
7. 曲线笔 304
8. 两脚规 304
9. 圆规 304
10. 平行尺 305
11. 曲线版 305
12. 铁路曲线版 306
13. 缩放器 307
16. 描摹纸 308
14. 断面线规 308
15. 绘图纸 308
17. 断面纸 309
18. 蓝印纸 309
19. 太阳纸 309
20. 墨水 310
第二章 导线绘法及其他 310
1. 概说 310
2. 比例尺 310
3. 分度规法 310
4. 分度规及丁字尺法 312
5. 坐标法 313
实习8 测多边形之内角而证以计算方向 314
6. 切线法 314
7. 弦线法 316
8. 碎部绘法 317
9. 横断面绘法 319
10. 纵断面绘法 320
第三章 整饰 320
1. 图中应备之要项 320
2. 字体 322
3. 英字及数字 324
4. 导线 327
5. 图例 327
6. 草地 327
7. 泽原 329
8. 耕地 329
9. 沙滩 329
11. 阔叶树 330
10. 水纹线 330
13. 等高线 331
12. 针叶树 331
14. 标题 333
15. 图廓 333
16. 子午线 334
17. 比例尺 334
18. 图之擦拭 335
19. 图之收藏 335
习题3则 336
测量实习指导 337
测量实习须知 337
测量记录须知 337
实习1 量二点间之距离 338
实习2 用钢尺量角度 339
实习3 量有障碍物之距离 340
实习4 罗盘仪测导线 341
实习5 安平经纬仪及读角度 342
实习6 经纬仪测地平角 342
实习7 多边形内角之倍测法 343
实习9 测量导线用方位角第一法 344
实习10 测量导线用方位角第二法 345
实习11 测量导线用偏角法 345
实习12 测内角用复测法 346
实习13 碎部测量(一) 347
实习14 碎部测量(二) 347
实习15 测不能到之高度 347
实习16 水平仪及水平尺之用法 348
实习17 测二点之高度差(用觇牌尺) 349
实习19 测纵断面 350
实习18 测二点之高度差(用自读尺) 350
实习20 定路基高度 351
实习21 手水平测横断面 352
实习22 定坡椿及测横断面 352
实习23 求经纬仪视距常数 353
实习24 视距水平测量 354
实习25 视距导线测量 355
实习26 直接法测等高线(一) 355
实习27 直接法测等高线(二) 356
实习28 直接法测等高线(三) 356
实习30 平板仪测地形 357
实习31 三点题 357
实习29 间接法测等高线 357
实习32 罗盘仪之整理 358
实习33 经纬仪之整理 358
实习34 活镜水平仪之整理 358
实习35 定镜水平仪之整理 358
实习36 平板仪之整理 358
实习37 调整导线及计算面积 359
实习38 调整视距导线 359
实习39 绘平面图 359
实习40 绘地形图 361
附表 362
表一 视距表 362
表二 曲度及蒙气差 370
表三 视距表(小平板用) 371
中英名词对照表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