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跨越:邓小平经济观概述(导论) 1
(一)适应时代的理论 1
(二)发展创新的思想 9
(三)鲜明的风格特色 15
(四)巨大的指导作用 19
一、根本性任务:邓小平的中心观 23
(一)社会基本矛盾与现实国情 23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30
(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4
(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 38
二、发展的基础:邓小平的市场观 44
(一)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44
(二)社会主义也必须搞市场经济 54
(三)发展市场经济的主题 5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构造 61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性 66
(一)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70
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的改革观 70
(二)从渐进到突破的改革方法 77
(三)重点有序的改革策略 82
(四)全面系统的改革思路 89
(五)明确突出的改革目标 95
四、再造辉煌:邓小平的主体观 102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102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108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113
(四)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 119
(五)系统推进与主体培育 125
五、永恒的主题:邓小平的发展观 130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30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135
(三)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139
(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47
六、世纪的跨越:邓小平的战略观 157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转变 157
(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63
(三)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选择 170
(四)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 177
七、走向世界:邓小平的开放观 183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83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87
(三)对外开放的形式选择 194
(四)形成逐渐推进的滚动式的开放新格局 198
(五)在向世界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3
(一)充分利用有限时间集中精力搞建设 209
八、追求卓越:邓小平的效率观 209
(二)在提高质量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 213
(三)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220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29
九、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科教观 235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5
(二)科教兴国: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242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教发展 247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52
(五)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256
十、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利益观 259
(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59
(二)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 265
(三)先富带共富的推进格局 273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80
十一、现实的标准:邓小平的价值观 288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288
(二)允许看,不搞争论的发明 294
(三)“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300
(四)“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效应 307
(五)邓小平价值观的特点 312
十二、加速与超越:邓小平的机遇观 320
(一)把握机遇思想的基本内容 320
(二)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328
(三)抓住机遇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333
(四)把握机遇的思维方式 338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