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宗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4623792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出版。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 11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替 12

一、农业文明的兴衰 12

二、星际生态文明假说对人类的启示 16

第二节 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变 20

一、观念的转变: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20

二、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是脱胎于工业文明的双胞胎 28

第二章 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自组织 39

第一节 自然地理系统分析 39

一、自然地理系统与地球表层 39

二、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分析 40

三、自然地理系统的系统科学基础 42

第二节 地球表层分析 44

一、地球表层的概念 44

二、地球表层的结构与层次 45

三、地球表层的他组织和自组织 46

四、建立全球模式的可能性与困境 48

五、地球表层学及其应用 50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 52

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52

二、全球系统的子系统与自组织 55

三、全球变化的不可逆性与复杂性 56

一、地球表层系统是复杂的开放巨系统 60

第一节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困境 60

第三章 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范型 60

二、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困境 61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 66

一、结构信息、交换信息和信息增殖的基本概念 66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广义信息 68

三、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律 70

四、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的进化论诠释 73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全球生态文明观 74

一、确定全球生态文明观乃当务之急 74

二、信息增殖和社会进步 78

三、地球表层系统的协调在于信息增殖 79

四、对工业文明的科学反思 80

第四章 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85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新特征 85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二律背反性 85

二、现代科学技术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89

三、人口膨胀加剧了生态危机 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96

一、现代科学技术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所作的努力 96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机制——生命进化与意识进化的统一 102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建构 106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观与环境资源成本核算 106

一、自然资源价值观 108

二、可持续性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110

三、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4

四、生态环境经济系统 117

第二节 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演替模型 123

一、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 123

二、逻辑斯谛演替模型 124

三、逻辑斯谛演替的改进模型 127

第六章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向 131

第一节 确立生态文明观 131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观 131

二、人的进化与复归——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 134

一、研究现状 140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40

二、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方略 143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45

一、转变价值观念 145

二、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147

第四节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154

一、组建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会 154

二、组建全国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会 156

三、中国妇女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社会意义 158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159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世界性和时代性难题 160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63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市——钟祥市效益农业建设实践 168

第七章 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68

一、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形成、发展及其相应的技术体系 169

二、从生态农业到生态经济农业再到规模效益农业的阶梯发展模式 173

三、钟祥市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77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郑州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79

一、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180

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产业链模式 184

三、项目意义 187

四、工艺流程 190

五、陇型堆肥的基本原理 191

六、有机复合肥的效能分析 194

七、原料供应与市场分析 197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观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 199

二、风景名胜是一种稀缺资源 203

三、风景名胜资源是风景名胜区赖以存在的基础 205

四、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207

第四节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实践 210

一、罗浮山的植被及景观特征 210

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212

三、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13

四、开发罗浮山旅游大市场的指导思想 216

结语 生态文明的理论一战略一实践:当代环境与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 218

主要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