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说明 2
一、文献辑存 2
先秦至清末 2
禹会涂山 2
禹娶涂山氏 2
老庄学术 2
大泽起义 3
垓下之役 7
淝水之战 8
中都城 10
倭寇祸皖 11
黄山大狱 12
黄山大案奏疏 14
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上谕 15
康熙六年甲寅裁减布政上谕 15
《清朝通志》安徽建置始年 16
《清史稿》安徽建置沿革 16
《大清一统志》安徽建置、形势 16
徽商 17
北京歙县会馆观光堂题名榜 22
新安四宝 24
朱筠条奏导致《四库全书》之修 26
太平天国安民建政布告三帖 29
捻军盟主张乐行布告 30
皖省开埠 31
叶赫那拉氏进宫 31
忠王李秀成致征北主将张乐行书 31
中英烟台条约有关芜湖开埠条款 32
芜湖租界之开辟 32
芜湖《公共租界章程》十条 33
芜湖租界图说 34
英商凯约翰开办铜陵县铜官山铜矿事略 35
沈葆桢建平教案奏折 37
银币(清末铸钱) 39
铜元铸法 39
清末矿务 40
皖省铁路之兴办 42
李京卿原定铁路章程十条 43
高等学堂之创办 44
巡抚诚勋开办安庆省城巡警原奏 45
皖省炮台 45
禁止安庆藏书楼演说告示 47
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 47
全省矿山被卖的细情 49
暗杀时代 50
研讯徐锡麟情形 52
徐锡麟亲供 53
鄂军政府檄安徽文 53
安徽独立史 54
民国时期 56
柏文蔚任内禁烟风波 56
柏文蔚条陈禁烟通电 56
英领事还有何说 57
烟土案据理力争 57
安徽学生联合会致政府电 59
安徽省城各学校罢课宣言 59
林柏渠日记五则 61
中共安徽省临委关于党务工作概况给中央的报告 61
中共皖省各地组织统计表 64
中共安徽省组织统计表 65
中共安徽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第一号 66
中共安徽省委给中央的报告 68
中共皖西北特委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69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势略图 70
中共鄂豫皖省委给中共皖西北道委会信 71
中共皖西北特委报告 73
第五战区动委会安徽省分会成立 76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 77
安徽省战时施政纲领 77
刘少奇关于彭雪枫部已逐渐正规化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等电 80
半塔守备战斗详报 80
刘少奇关于建立皖东北根据地致张爱萍等信 83
朱德、彭德怀为太和惨案向国民党当局的抗议电 86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86
陈毅、刘少奇关于坚持皖南工作的方针致曾希圣电 90
陈毅为寻淮洲烈士写的碑文 91
茅坪烈士墓碑记 91
新四军第二师烈士纪念碑文 92
十四年来省库收入表 93
十六年来省库支出表 94
民国三十二年安徽省耕地、人口及粮食产销与盈亏分县统计表 96
华中分局给熊兆仁、倪南山的信 100
华东局给皖南地委的电示 103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 106
七、九兵团渡江任务已顺利完成 111
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 112
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为新华社撰写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 115
关于皖北地区当前工作方针和任务的指示(草案) 116
关于当前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 119
关于肃清大别山土匪及开辟山区工作的决定(草案) 121
关于执行华东区减租暂行条例的指示 123
毛泽东主席发布90师集体转业令 126
关于加强肃特清匪工作的指示 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6
皖北区土改实施办法 129
皖北治淮动员令 133
关于执行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134
关于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电 137
安徽三反运动总结报告 137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 140
安徽省人民政府通知 140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安大结束思想改造运动的报告 141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农委关于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 144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当前统购统销工作的几点指示 146
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召开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 148
关于我省灾情和生产自救打算给中央的报告 150
安徽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 151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各地试办高级社情况的报告 154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正确推行农业三改办法的补充指示 156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157
曾希圣在省委召开的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干部扩大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158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在4月份召开的全省肃反工作会议的报告 167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召开审干工作会议的报告 172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委工业交通部对于目前手工业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意见 175
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180
向少种、高产、多收的目标前进--郎溪县幸福人民公社的初步调查 185
王光宇书记善于分批办好农村人民公社的指示 188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公共食堂的指示 188
叶剑英元帅在中共安徽军区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0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立即贯彻中央反右倾指示的通知 194
安徽军区1960年军事训练纲要 195
关于立即开展小秋收运动的补充通知 203
中共安徽省委1960年冬季三级干部会议总结 205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试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办法的报告 209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改正责任田办法的决议”的通知 217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22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工业企业的报告 223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 226
关于革命群众上访和到外地学习、取经问题的通告 23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成立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的批示 231
关于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和闲散劳动力下乡上山问题的通知 233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安徽炼油厂建设问题的报告 235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关于召开皖赣铁路建设第一次指挥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237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 243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决定 246
关于两淮煤炭基地会战的意见 249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几项规定 250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委摘帽领导小组关于执行“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议案”若干问题的意见 254
中共安徽省委转发省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 257
关于当前冤假错案复查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262
万里同志在全省农业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64
关于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 268
中共安徽省关于进一步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 276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鼓励农民承包荒山造林加快绿化步伐的通知 280
中共安徽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尽快打开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工作新局面的通知 281
中共安徽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决定 285
中共安徽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 290
中共安徽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296
中共安徽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 301
地方志工作文献 311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成立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311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省地方编委会成员的通知 312
中共安徽省委转发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313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编纂安徽省志的几点意见》 316
关于调整省地方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其办事机构领导班子的通知 317
安徽省编委关于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 318
《安徽省志》编纂方案 319
《安徽省志》基本编目 322
《安徽省志》编写分工初步意见 325
省委办公厅关于调整省地方志编委会成员的通知 328
安徽省编委关于省地方志办公室增事业编制的批复 329
发办公厅关于调整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330
《安徽省志》总目和编写分工 331
省委办公厅关于调整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334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关于安徽省1993~1997年地方志工作规划报告的通知 336
安徽省编委关于同意省地方志办公室人员编制划分意见的批复 338
关于印发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339
二、摭记与考辨 342
一 342
安徽建省及其历史沿革 342
安徽省建置始年辨 343
苏皖建省论考 345
历史上的合肥城 350
(光绪)《安徽通志·辨讹》 355
寿县城不沉之说考 358
涂山考 358
郯--庐断裂带考 359
黄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之争 361
巢湖由来考 362
二 364
张秉伦谈安徽科技史 364
安徽古代的酿酒业 370
古代宣州的制笔业 373
唐宋时期皖南的造纸业 376
鲜为人知的皖人三项发明 379
皖人医药贡献考 381
豆腐渊源考 383
皖沪关系史略 384
忆佛子岭水库建设 388
水稻亩产“四万三”是怎样吹上天的 392
三 394
清代安徽的学风 394
丰富多采的皖文化 395
桐城派及其渊源 399
明清徽州书院考述 401
何绍基总纂(光绪)《安徽通志》考 408
“牧童遥指杏花村”考 409
安徽流亡学生在湘西 412
四 416
陈胜故里考 416
韩林儿、刘福通死因考 419
汪伦其人考 422
阮大铖家事考 424
渐江卒年考异 425
陈独秀家世 426
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 428
轰动桐城的方东美离婚案 432
为报生父仇 手刃孙传芳 434
回忆皖南事变 440
三、修志资料整理 451
皖志概观 451
旧志序跋凡例 464
皖志索引 502
《安徽省志》编纂始末 594
编纂始末 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