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甘华鸣,李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7820068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观察》主要内容简介:MBA教育诞生于美国,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事实是对MBA教育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PA教育也诞生于美国。在欧洲、北美一些发达国家中,MPA已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美国目前开设MPA课程的院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MPA的毕业生主要是去地方、州、联邦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基金会、协会等)、思想库或咨询公司等,也有一些在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中10%-20%的工作人员,公共政策领域中50%-60%的工作人员具...

第一篇 观察自然的策略 3

第一章 直接观察的策略 3

第一节 什么是直接观察 3

一、直接观察的定义 3

二、直接观察的优点 5

第二节 直接观察的策略概要 6

一、直接观察的策略的流程 6

二、直接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7

第三节 直接观察的策略祥析 8

一、确定观察目的 8

二、选择观察对象 9

三、选择观察条件 11

四、选择观察变量 14

五、实施直接观察 16

第四节 直接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7

一、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有限 17

二、人的感受能力缺乏精确性 18

三、感官接受信息的速度有限 18

四、每一种感官只能观察事物的部分性质 18

第五节 直接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19

一、确定观察目的 20

二、选择观察对象 20

三、选择观察条件 20

四、选择观察变量 20

五、实施直接观察 21

第二章 间接观察的策略 22

第一节 什么是间接观察 22

一、间接观察的定义 22

二、间接观察的优点 23

第二节 间接观察的策略概要 26

一、间接观察的策略的流程 26

二、间接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26

第三节 间接观察的策略详析 27

一、提出观察假设 27

二、选择观察对象 28

三、选择观察环境 29

四、选择观察工具 30

五、实施间接观察 31

第四节 间接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32

一、观察内容有限 32

二、相对复杂 32

第五节 间接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33

一、提出观察假设 33

二、选择观察对象 33

三、选择观察环境 33

四、选择观察工具 34

五、实施间接观察 34

第三章 实验观察的策略 35

第一节 什么是实验观察 35

一、实验观察的定义 35

二、实验观察的优点 36

第二节 实验观察的策略概要 38

一、实验观察的策略的流程 38

二、实验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39

第三节 实验观察的策略详析 40

一、提出实验假设 40

二、选择实验对象 42

三、准备实验仪器 43

四、设计实验方案 44

五、实施实验观察 49

第四节 实验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0

一、实验条件难以控制 50

二、实验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差距 50

三、实验人员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51

四、实验受到法律和伦理的限制 52

五、众多影响因素使实验复杂艰难 52

第五节 实验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52

一、提出实验假设 53

二、选择实验对象 53

三、选择实验仪器 53

四、设计实验方案 53

五、实施实验观察 54

第二篇 观察社会的策略 57

第四章 实地观察的策略 57

第一节 什么是实地观察 57

一、实地观察的定义 57

二、实地观察的优点 58

三、实地观察的适用范围 60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策略概要 63

一、实地观察的策略的流程 63

二、实地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63

第三节 实地观察的策略详析 64

一、提出观察设想 65

二、选择观察对象 65

三、选择观察环境 66

四、确定观察变量 68

五、实施实地观察 69

第四节 实地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78

一、观察结果会掺入观察者的主观影响 78

二、观察结果因观察者的观察能力而不同 78

三、观察结果因观察者观念的不同而不同 79

四、观察结果因观察者的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 80

五、实地观察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强大限制 80

六、观察结果具备较低的可重复性 81

七、分析处理资料困难 81

第五节 实地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82

一、确定观察目的 82

二、选择观察对象 82

三、选择观察环境 83

四、界定观察内容 84

五、实施观察 84

第五章 测评观察的策略 86

第一节 什么是测评观察 86

一、测评观察的定义 86

二、测评观察的优点 87

三、测评观察的适用范围 89

第二节 测评观察的策略概要 90

一、测评观察的策略的流程 90

二、测评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91

第三节 测评观察的策略详析 92

一、提出观察设想 92

二、选择观察对象 92

三、选择观察环境 93

四、确定观察变量 95

五、实施测评观察 103

第四节 测评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04

一、观察者会对被观察者产生干扰 104

二、观察者的测评标准可能发生漂移 105

三、观察者的测评可能产生晕轮效应 105

四、观察者的测评可能产生宽大效应 105

五、观察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不稳定 105

六、缺乏弹性 106

第五节 测评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106

一、提出观察假设 107

二、选择观察对象 107

三、选择观察环境 107

四、确定观察变量 107

五、实施观察 108

第六章 集体访谈的策略 110

第一节 什么是集体访谈 110

一、集体访谈的定义 110

二、集体访谈的优点 111

三、集体访谈的适用范围 112

第二节 集体访谈的策略概要 112

一、集体访谈的策略的流程 112

二、集体访谈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113

第三节 集体访谈的策略详析 114

一、提出访谈主题 114

二、选择观察对象 114

三、选择访谈环境 116

四、确定观察变量 116

五、实施直接观察 117

第四节 集体访谈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22

一、访谈对象间容易互相影响 122

二、被访谈对象容易受到团体的影响 122

三、主持人对访谈效果有鲜明影响 123

四、集体访谈适用范围有限 123

第五节 集体访谈策略应用举例 124

一、提出访谈主题 124

二、选择观察对象 124

三、选择会议环境 124

四、确定观察变量 124

五、实施集体访谈 125

第七章 问卷调查的策略 126

第一节 什么是问卷调查 126

一、问卷调查的定义 126

二、问卷调查的优点 127

三、问卷调查的适用领域 128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策略概要 130

一、问卷调查的流程 130

二、问卷调查的策略的具体技术 130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策略详析 131

一、确定观察问题 132

二、选择观察对象 133

三、设计问卷 139

四、实施问卷调查 167

五、问卷回收 174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77

一、文化要求较高 177

二、回答者的态度严重影响问卷质量 177

三、可控制性较弱 178

第五节 问卷调查策略应用举例 178

一、确定观察问题 178

二、选择观察对象 178

三、设计问卷 179

四、实施问卷调查 179

第八章 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 180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问卷访谈 180

一、个体问卷访谈的定义 180

二、优点 181

三、个体问卷访谈适用范围 183

第二节 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概要 184

一、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流程 184

二、个体问卷访谈的具体技术 184

第三节 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详析 185

一、确定访谈目的 185

二、选择访谈员 185

三、培训访谈员 187

四、选择访谈对象 191

五、选择访谈环境和工具 191

六、实施访谈 192

第四节 个体问卷访谈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00

一、易被拒绝 200

二、易产生访谈员偏差 201

三、可能产生社会期望偏差 202

四、匿名保证较差 202

五、环境影响较大 202

六、记录时间紧 202

七、费用高、时间长 203

八、对访谈员的要求高 203

第五节 个体问卷访谈策略应用举例 203

一、确定访谈目标 203

二、挑选访谈员 203

三、培训访谈员 204

四、选择对象、地点和时间 204

五、实施访谈过程 204

附录 205

一、美国访问员任用基准表 205

二、我国的访谈员标准 206

第九章 实验观察的策略 207

第一节 什么是实验观察 207

一、实验观察的定义 207

二、实验观察的优点 208

第二节 实验观察的策略概要 210

一、实验观察的策略流程 210

二、实验观察的策略的具体技术表 211

第三节 实验观察的策略详析 213

一、提出实验假设 213

二、选择变量 214

三、控制无关变量 215

四、选择实验对象 218

五、选择实验场所 220

六、选择测量工具 221

七、实验设计 222

八、实施实验 225

第四节 实验观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26

一、使用范围有限 226

二、与现实情况有距离 226

三、样本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 227

四、可能存在实验员的影响 227

五、可能存在实验对象的干扰 228

六、实验组与控制组间可能产生竞争 229

七、存在伦理和法律上的限制 229

八、可能产生霍桑效应 230

九、前测与后测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30

十、易受偶然事件影响 231

十一、可能产生选择偏差 231

十二、实验对象易流失 231

第五节 实验观察策略应用举例 232

一、提出实验假设 232

二、选择变量 232

三、控制无关变量 232

四、选择实验环境 232

五、选择实验对象 233

六、选择实验工具 233

七、实施实验 233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