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信传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海阳,杨龙祥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508890X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电信管理人员培训教材:本书主要介绍电信传输的基本定义、传输子网与电信网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的关系;SDH以及复用、交叉连接等设备的构成原理等内容。

第1章 概述 1

1.1 电信网的多层模型 1

1.2 电信传输的分类 3

1.2.1 现代电信传输系统 3

1.2.2 接入网、用户驻地网和核心网 5

1.3 电信传输的发展趋势 7

第2章 数字传送技术基础 8

2.1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8

2.1.1 基带传输码型 9

2.1.2 基带信号的波形形成 13

2.1.3 最佳基带系统的性能和眼图 16

2.1.4 时钟恢复和相位误差 19

2.1.5 时域均衡 24

2.1.6 扰码与伪随机序列 26

2.2 数字调制技术 29

2.2.1 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 29

2.2.2 相干载波恢复 33

2.2.3 差分编码 36

2.2.4 MQAM电路组成 39

2.3.1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40

2.3 差错控制编码 40

2.3.2 分组码 41

2.3.3 循环码和BCH码 43

2.3.4 交织码 43

2.3.5 卷积码 44

2.3.6 检错编码 47

2.3.7 纠错编码的性能 48

2.4 编码调制 50

2.4.1 8PAM网格编码调制 50

2.4.2 网格编码在PSK和QAM信号中的应用 53

2.4.3 网格编码32QAM标准 55

2.4.4 多级编码调制(MLCM) 56

2.5 多路复用技术 60

2.5.1 同步时分复用 60

2.5.2 ATM时分复用 65

2.6 用户线双向传输技术 68

2.6.1 用户线双向传输原理 68

2.6.2 回波抵消器 69

2.6.3 时间压缩复用数字用户线(乒乓法) 69

2.6.4 无载波调幅调相技术(CAP) 70

2.6.5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HDSL) 71

2.6.6 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 73

第3章 同步数字系列(SDH) 77

3.1 准同步数字系列 77

3.2 PDH数字传输系统的局限性 79

3.3 SDH的速率等级 80

3.4 SDH复用原理 81

3.4.1 STM-1的复用原理 81

3.4.2 STM-1帧结构及开销字节的定义 83

3.4.3 N阶同步传输模块(STM-N)的帧结构和段开销 87

3.4.4 指针 88

3.4.5 常用PDH群路信号到STM-1的复用方法 90

3.5 SDH传输网分层 93

3.6 SDH设备功能参考模型 95

3.6.1 功能块简述 95

3.6.2 终端复用设备(TM) 101

3.6.3 上/下路复用设备(ADM) 102

3.6.4 SDH交叉连接设备(SDXC) 103

3.6.5 再生器 104

3.7 SDH传输的性能和接口指标 106

3.7.1 SDH传输误码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106

3.7.2 基带信号接口标准 110

第4章 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 114

4.1 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 114

4.2 蜂窝移动通信网 116

4.3 计算机网络 119

4.3.1 计算机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21

4.3.2 局域网(LAN) 124

4.3.3 城域网(MAN) 132

4.3.4 广域网(WAN) 132

4.3.5 互联网和因特网(Internet) 133

4.4 公用数据通信网 138

4.4.1 X.25公用数据通信网 139

4.4.2 帧中继连接 141

4.4.3 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 143

4.5 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44

4.5.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144

4.5.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48

4.6 信息高速公路(ISHW) 150

第5章 光纤数字传输技术 151

5.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51

5.2 光纤和光缆 152

5.3 光源和光检测器 158

5.4 光放大器 164

5.5 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 166

5.6 光交换技术 170

5.7 光调制方式和光传输系统 172

第6章 数字微波传输技术 178

6.1 微波传输信道 178

6.1.1 微波传播 178

6.1.2 传播衰落和系统瞬断率 180

6.1.3 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 183

6.1.4 天馈线和收发信分并路系统 186

6.2 STM-4微波通信设备 189

6.2.1 终端站设备组成 189

6.2.2 中频调制解调器(IF Modem) 190

6.2.3 数字微波收发信机的组成 193

6.3 SDH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194

6.4 常用微波传输特性补偿技术 195

6.4.1 频域和时域均衡器 195

6.4.2 波道备份和无误码倒换 199

6.4.3 空间分集接收 203

6.4.4 非线性失真及其补偿技术 207

6.4.5 自适应发信功率控制(ATPC)和自动电平控制(ALE) 208

6.4.6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XPIC) 210

第7章 卫星通信系统 213

7.1 卫星通信概述 213

7.1.1 卫星通信系统及其组成 213

7.1.2 卫星通信历史 214

7.1.3 卫星通信的特点 215

7.1.4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 215

7.2.1 通信卫星轨道 216

7.2.2 通信卫星的覆盖与波束 216

7.2 通信卫星 216

7.2.3 通信卫星的组成 217

7.3 地球站 218

7.3.1 地球站的组成 218

7.3.2 天线 219

7.3.3 跟踪伺服系统 221

7.3.4 地球站接收机 221

7.3.5 地球站发射机 221

7.3.6 地球站终端设备 222

7.4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多路复用和多址方式 222

7.4.1 多路复用 222

7.4.2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 224

7.4.3 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址分配制度 227

7.4.4 卫星通信的体制 228

7.5 VSAT网与地球站 229

7.5.1 VSAT网简介 229

7.5.2 VSAT的网络结构 229

7.5.3 VSAT网的多址方式 230

7.5.4 VSAT站 231

7.6.1 IDR概述 233

7.6.2 IDR地球站 233

7.6 IDR和IDR地球站 233

7.6.3 数字电路倍增设备(DCME) 234

7.7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235

7.7.1 概述 235

7.7.2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ARSAT) 236

7.7.3 LEO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238

7.8 Ka波段和EHF波段卫星通信系统 238

7.8.1 Ka波段系统简介 238

7.8.2 Ka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 239

7.8.3 Ka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有关特性 240

7.8.5 EHF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进展 241

7.8.4 Ka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241

7.8.6 日本在EHF波段卫星通信系统方面的有关实验 242

7.8.7 欧洲EHF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有关实验 242

7.8.8 EHF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243

第8章 电信传输网络管理 245

8.1 电信网络管理技术基础 245

8.1.1 面向对象的管理方法 246

8.1.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47

8.1.3 管理者/代理 248

8.2 电信管理网络(TMN) 248

8.2.2 用于TMN的计算机系统互联模型 249

8.2.1 的基本概念 249

8.2.3 TMN的管理功能模型 253

8.2.4 TMN的物理结构 253

8.3 SDH传输管理网(SMN) 255

8.3.1 SMN的物理结构 255

8.3.2 SMN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256

8.3.3 网元层管理功能 257

8.3.4 网元管理层的功能 259

8.3.5 网络管理层的功能 261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