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小传 1
专病论治 7
感冒 7
治感冒重在认证 用成方妙在加减 7
小伤寒证治三法 9
辨恶寒 11
咳嗽 14
为咳嗽正名 14
诸咳不同 须当细辨 15
湿痰咳嗽治疗七法 19
小儿五更作咳 治宜通里攻下 21
咳喜侧卧一边 当从瘀血论治 23
阴虚咳嗽治验 23
湿痰致咳尤多见 二陈底方巧化裁 26
止嗽散化裁治百咳 28
温病 29
温热之邪 初犯肺卫 虽用辛凉 夹配温散 29
温病重在辨舌 30
湿温病的发热特点及其证治 37
温病的愈后调理 39
治温病邪在气分四不可 39
邪伏膜原 41
泄泻 43
慢性腹泻 每多夹杂之证 温清补散 量其多少而行 43
从症状的鉴别诊治入手 50
热结旁流与食泻的鉴别 51
痢疾 52
便脓有内痈、痢疾之分 52
消化性溃疡 54
溃疡病重治更重护养 “三个五”体现整体思想 54
重症肝炎 首当清利 继则健脾 顾护胃气 56
重症肝炎 56
癌症 58
主方不变对癌瘤 副方灵活随证候 58
宫颈癌内治、外治系列六方 66
宫颈癌辨证论治为前提 以毒攻毒方可却 69
泌尿系感染 71
急性期有发热无热之分 慢性期有阴虚阳虚之别 71
肾炎的临床诊治 75
慢性肾盂肾炎治则 78
血证 79
吐血证治二十法 79
血证发热辨治 82
再生障碍性贫血 85
再障三大症 血虚出血及感染 治障虽宜补 寓补于和并消清 85
心悸怔忡 95
心悸证治 95
胸痛 98
胸痛总关气血瘀滞 治则不离活血利气 9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01
本虚标实寒热相间 病位心肺治从心肾 101
心衰多阳虚 补阳宜小剂 少火能生气 壮火则食气 108
心力衰竭 108
眩晕 110
眩晕四证 风火痰虚 风为病源 治从肝脾 110
治外感风热眩晕 用解表必兼活血 115
神经衰弱 118
神经衰弱证 辨治从心肾 118
痹证 123
痹发之前 气血必亏 三气乘之 关节闭塞 123
痹证疼痛四大特征 125
新痹当祛邪为务 久痹宜寓散于补 126
十八种痹辨治要则 137
神昏辨治 145
昏迷 145
一氧化碳中毒 146
一氧化碳中毒 宜从痰瘀论治 146
虚劳 148
血虚证治 148
内伤发热 150
虚火证治 150
虫证 155
虫证辨 155
大黄附子汤治愈胆道蛔虫症医案一则 156
崩漏四证 寒热虚瘀 夹杂难识 宜取腹脉 157
崩漏 157
寓塞流于澄源 图复旧于调和 161
月经不调 162
妇人经先期 证分虚热瘀 162
月经后期 非止虚寒 治之有法 未必调经 164
月经愆期病 关系肝脾肾 肝气因郁滞 脾肾多虚证 166
调经二法 168
月经不调析因 当重全身兼症 168
痛经 169
寒多于热 实多于虚 169
痛经之治 调气和血 170
闭经八证 少虚多实 审证求因 各施其术 171
闭经 171
因病致闭者 宜治其病 由闭致病者 但调其经 173
经行身痛 174
辨表里虚实 治经行身痛 174
经期便血 175
经期便血当从虚论治 175
带下病 176
带下病治疗四法 176
带下辨证 本证兼证并重 179
从带下量色辨转归 180
滑胎责之肝经虚热 殒堕关系脾肾气虚 181
妊娠病 181
妊娠恶阻无寒热 和胃降逆宜理气 182
妊娠腹痛有伤食、胞寒、膀胱热结之分 183
保胎要则 184
安胎不离益肾 184
产后病 187
产后病有广义、狭义之分 187
产后伤寒慎用汗法 187
产后恶露不绝 治宜养血和血 188
产后腹痛 证多夹杂 寓攻于补 寓补于消 189
产后身痛当从虚治本 191
大柴胡汤治疗产褥热一得 192
妇科杂病 193
热入血室证情复杂 治疗主线不离清热 193
阴痒多系肝肾湿热 194
五型分治子宫脱垂 194
妇人阴挺 气虚为本 196
脏躁养心兼顾肝脾肾 197
宫外孕 198
开中西结合治急腹症之先河 创宫外孕非手术疗法之壮举 198
诊断分型遵西医 199
活血祛瘀治本证 201
辨证论治疗兼证 203
补虚消积治包块 210
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 211
阑尾炎 212
论治阑尾炎 212
肠梗阻 213
寒实型肠梗阻治验 213
胰腺炎 214
胰腺炎证治 214
败血症 215
西名败血之症 中医两证相当 温病热入血室外科疔毒走黄 215
半身不遂验案一则 217
半身不遂 217
肝脓肿合并膈下脓肿 218
验案一则 218
诊余漫话 219
功在孰多孰少下药之中 219
审证入微 精析夹杂比例 用药精当 计较一分一厘 222
早小微疾 尤当重视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223
痼疾夹感新病 治标重于治本 224
诊断疾病 注重客观体征 理法方药 步步深究细察 225
认证用药 善抓独特 226
疑难重症 首重腹诊 227
辨别口感 犹重详察 229
练习诊脉应以缓脉为标准 233
伤寒、温病细鉴别 233
关于阳虚 234
关于阴虚 241
寒证小议 254
寒中包火与火中伏寒 256
血证论 257
论瘀血与五脏之关系 257
四肢厥冷有阳虚与失血之别 259
热入血室论 260
汗法小议 261
滋阴法的禁忌证 263
补子益母 264
下法在伤寒和温病中的不同应用 264
临证用药 重视调理脾胃 265
应用泻下之剂 贵在有胆有识 266
组方用药 严密灵巧 267
师古方重在师其法 270
关于方义与加减法 270
四物汤的临床应用 271
三泻心汤使用宜忌 273
丝丝入扣用“逍遥” 274
阳和汤治疗骨关节结核 279
细辛的用法用量 280
附子论 281
大黄论 285
师古而不泥古——读书笔记一则 288
《伤寒论·少阴篇》前二十九节解说评按 292
年谱 307
附录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311
李翰卿语录220则 430
后记 463